邵成志
摘 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工業生產建設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隨之而來的令人堪憂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僅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優美,同時也使城市居民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更為嚴重的是因為環境的污染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從而使人們的生命受到傷害,財產遭受損失。特別需要提及的是城市黑臭水體的問題更是使百姓深受其害。本篇幅文字就海綿城市建設的黑臭水體整治的技術和手段進行了探索和討論。
關鍵詞: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整治技術
前言:
黑臭水體是有關水環境污染的一種后果惡劣的現象,事關百姓疾苦需要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海綿城市建設深度挖掘了黑臭水形成的根源,并對導致城市水資源被嚴重污染的罪魁禍首即黑臭水進行了整頓和治理。近些年隨著黑臭水整治技術的日臻成熟,環境污染問題的預防和治理工作已略見成效,我們應該對海綿城市的黑臭水整治問題有個更為全新的認知。
1.對海綿城市的理論認識
海綿城市最形象的理論解釋是把城市比喻成海綿一樣,在降雨的時節將水盡量吸進體內,而在缺水的干旱時節再將水釋放出來,形成一個具有主動調節城市干度和濕度功能的循環系統。為了迎戰大自然的洪澇災害,并有效的進行防御和治理,我們要在城市發展進步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環境整治工作的管理體系和防控措施的制度規定。從理論上認識海綿城市不但是適應現代城市的發展需要,而且也是為了保持自然生態的平衡,并通過實踐驗證海綿城市與生態環境同時平衡發展和建設的理論。
2.分析海綿城市黑臭水體產生的原因
若想保護好城市水利資源的純凈,提高自然環境的生態質量并使其保持平衡,全面整頓和治理海綿城市的河道溝渠是勢在必行的工作。黑臭水體顧名思義就是泛著黑色的水體,并伴隨著刺鼻難聞氣味的產生。黑臭水體的主要物質成分包括CH4和H2S等致使臭氣產生的化學物質和FeS和MnS等致使黑色形成的化學物質。水資源發黑發臭的原因主要是化學有機物因為厭氧而產生分解反應,并最終致使化學生物現象的產生。含有蛋白質成分的化學有機物在分解時消耗了大量的氧氣,并產生了大量的碳單質,為厭氧的微生物提供了瘋狂生長和繁殖的條件。在數以萬計的厭氧微生物的化學作用下,水資源的復氧速度低于厭氧速度,從而使水體的含氧量降低。在氧氣嚴重不足的條件下,厭氧微生物會被分解成若干種有機化合物,其中包括具有臭味的CH4和HS等化學成分,從而使水體發臭。
3.海綿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技術措施
3.1環保清淤工藝
河道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淀,經歷復雜的化學、物理、生物反應,使水資源發黑發臭并使水流的暢通性受到阻礙。除此之外有毒的物質使水生物的世界遭到破壞,水生物的物種種類逐漸在減少甚至瀕臨滅種。通過清理水道的淤泥和污染重金屬物,使河道防洪和泄洪能力提升,同時使水渠河道形成良性的循環系統,使水資源的生態環境逐漸恢復到良好的狀態。
環保清淤工藝可以簡單地概括為:通過挖泥船上的泥漿泵對水底淤泥進行攪吸,再通過一系列的脫水、分離程序進行將污處理最后使水資源得到凈化。攪吸挖泥船的清淤處理工藝因其清淤管道的密封性好,對底泥的處理比較穩定并對四周的環境不會產生太大的干擾,因此采取此種工藝不會產生再次的污染。
3.2從源頭上控制并截流污染
海綿城市黑臭水治理的最直接最徹底的手段就是從污染的源頭入手,主要包括截污納管和控制城市水源污染兩個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在原有的管道設施基礎上,在河道兩邊鋪設截流污水的管道,同時將污水截流井設置在截流的主干道前方。主干道水管的直徑要以截流的污水量和洪澇情況為參考,依不同的情況而定。依據理論可以將污水暫時排放到污水截流主干道,從源頭上使污染得到控制。另外城市水源控制主要是對雨水中的污染成分的控制,主要采取的手段是初期雨水的控制措施和低影響的開發技術措施。
3.3生態護岸的發展對新型海綿材料的利用
海綿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的遠大前景是通過凈化、再利用、蓄存等手段和方法使城市的污染降低,使水利的排放壓力減緩。利用新型的海綿材料,提升海綿城市的規模和防治水污染的的防治工作質量,主要技術手段如下:
第一種是蜂巢格式護坡技術,是指利用高強度的新型復合材料采用超強的超聲波焊接技術形成一種類似蜂窩狀的格式立體結構。然后將沙土、碎石料、水泥混合物等疏松材料填充到網格內,從而形成強大剛度的側向限制結構體系。該種護坡技術屬于河道生態體系的柔性護坡,能使河岸抵抗沖刷的能力增強并使護岸的穩固性表現更為突出。
第二種是柔性生態土工袋護坡技術,土工袋的構成材料是聚酯纖維和聚丙烯這兩種有機化合物。同時在土工袋內放置用于植物種子繁殖和生長的土質,并同時放入植被的種子。將準備好的土工袋放置在護坡表面或者護坡的坡底并規則地擺放,形成一道防護墻。經過一段時間,植物的生長對于護坡的穩定和堅固是有利無害的,對于雨水和洪水的沖擊抵抗力增強,同時還能預防水土的流失、綠化環境。
第三種是生態混凝土護坡技術,新型的混凝土護坡技術有別于傳統的混凝土護坡技術的不同之處就是注重環境的保護,化解了生態環境和硬性護坡的矛盾,此種技術最適宜水利項目的護坡工程。生態混凝土護坡的優越之處在于良好的滲透性、力學性,使植物能夠生長發育的同時,有利于水質的凈化及自然環境的的優良性的提升。
4.結語:
根據以上文字所言,海綿城市規劃工程作為一種新型的多技術領域體系,與黑臭水體的治理是密不可分的。黑臭水的治理和整頓是一個復雜而又艱辛的過程,我們應該以黑臭水的治理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首要重點,積極學習和吸取國內和國際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并結合實際靈活運用,真正實現長治久安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嚴興邦.淺談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河湖治理[J].中國建筑:2015(11):23—89.
[2].吳萬國.海綿城市建設研究進展與若干問題探討[J].水資源保護:2014(02):26—85.
[3].李子宗.臨海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實踐與思考[J].水資源保護:2015(08):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