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平
基層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基礎工程,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緊迫任務。根據安排,筆者于2017年5月至7月間,在市水利局黨組織的支持下,采取以點帶面的方法,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的方式,對如何在基層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課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鎮江水利系統在基層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基本情況
從2010年起,鎮江水利局黨委連續多年堅持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原則,精心組織62個基層黨組織、1276名基層黨員進行一月一次的全年培訓計劃,做到企業、農村黨員、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全覆蓋”。把“鎮水講堂”為最重要的載體,掀起了基層黨員干部學習熱潮,凝心聚力推動發展。同時創新舉措,統籌兼顧,開展網站、微博、短信的點擊式學習,并向普通群眾擴散。整個學習融集中輔導、典型宣講、觀摩展覽、討論交流、建言座談、走訪慰問、志愿服務、文體活動、特色推介等為一體,使整個學習具有很強的新意和引力。設立了22個不同類型的學習點,11個不同特點的現場教學點,創立了5支志愿服務隊和12個民情意見站。2014年,“鎮水講堂”成為鎮江市十大學習品牌之一。
(一)做強“講堂”內容,推進品牌的升級改造
微課堂,集中式教育。“鎮水講堂”的課程安排充分,結合切身需要,通過不斷豐富內容、邀請更多的國內名家學者,受到廣大干部職工的歡迎。借助專家講課、視頻學習等多元化模式,從單純的政治理論學習向實用知識、專業知識培訓延伸,2016年組織開展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化》《國學與領導智慧》等專題理論學習和《土地糾紛和婚姻家庭矛盾調解技巧》《新聞寫作技巧》等專業學習,更好地滿足干部職工全方位的學習需求。
微宣講,雙向式交流。組織“鎮水宣講”活動,聘請“鎮江好人”進行宣講接力,用身邊樂于奉獻、先進經驗等典型宣講的事跡,促進宣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感召大家見賢思齊,推動理論宣講從“單項傳輸”向“雙向互動”轉變。
(二)做大“講堂”載體,豐富品牌的培訓形式
微載體,分眾式學習。夯實“鎮水講堂”這一載體平臺,開啟1+X學習模式。除理論教育外,不斷充實網上“鎮水講堂”的內容,并以中心工作為主題,舉辦菜單式選學。平時開展周末學堂:即每天有網上點擊學習、每周有周末學堂、每月有“專家型”集中輔導,雙月有專業知識學習、每季有視頻選修學習等,實現了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微調研,推動式發展。組織黨員干部赴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莊、龍頭企業、黨建示范點、民生工程等地參觀學習,把經驗交流放到了基層、項目現場,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的有利契機。
(三)做實“講堂”質量,打造個性化服務菜單
微建言,廣泛式獻策。設立了12個民情意見工作站和網絡窗口,開展“我為鎮水發展獻計策”活動,集中黨員智慧,舉辦招聘會、整治居民用水出入口環境等,進一步將理論學習轉化為實踐成果,科學謀劃來年發展思路,推動鎮江水利各項事業的發展。
微文藝,覆蓋式傳播。寓教于樂,將理論編進唱詞送文藝到家門口,借力文藝弘揚正氣。組織草根文藝愛好者編排《美麗中國夢》《鎮水處處好風光》等歌舞、快板、小品、錫劇等文藝節目,將黨的精神、構建和諧社會、變化和成果等內容融入到文藝中,使理想信念教育潤物無聲。
二、在基層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思想意識薄弱化,對學習工作提出新要求。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形勢下,精神文明處于次要地位。部分學習工作缺少創新、亮點。在部分黨組織學習教育工作不受重視,還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鶎狱h組織中宣傳骨干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數量偏少等種種因素,造成學習教育工作開展越來越難。
2、學習內容單一化,讓學習教育面臨新任務。新媒體蓬勃發展,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途徑也越來越多。信息傳播范圍廣、實時便捷互動強、獲取信息成本低等都是電子媒體的優勢,通過電子媒體獲取學習信息的方式更受年輕人的親睞?;鶎狱h組織學習方式大多停留在念文件、讀報紙,單調枯燥;學習內容與實際需求脫鉤,缺乏實用性與吸引力;離退休黨員外出人數較多,組織集中培訓困難。這些傳統單一的形式,激發不了黨員干部學習的熱情。這些不斷要求我們正視新形勢,做出新動作。
3、分散學習自由化,給推進建設帶來新壓力。雖然鎮江水利系統黨組織每月有集中學習的活動,但覆蓋面僅僅局限于全體黨員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的普通黨員還得依靠分散學習。部分黨支部未能認識到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對黨員的學習紀律要求有所放松,造成制度執行不嚴。同時,黨支部對不能長期按時參加學習的黨員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4、三、在基層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1、黨員干部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加強隊伍建設。把黨員干部建設成為學習型班子,努力成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的精心組織者、積極促進者、自覺實踐者,帶動全黨形成良好學習風氣,從而推動基層黨組織的學習。在基層水利部門成立宣傳辦,增加編制,充實宣傳工作隊伍。在各基層黨組織中加強宣傳思想工作重視程度,在基層班子設置時,設置年紀輕的專職宣傳委員,充實宣傳力量的延觸到最后一公里,構建相互協作的宣傳工作大格局。適度發展中青段的學習教育工作者,筑牢黨員干部“核心層”,發揮黨員小分隊“中堅層”,拓展基層群眾“外圍層”,多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同時倡導文明單位和相對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學習教育上先進帶動落后,實現資源共享。
2、不斷創新形式與匯聚特色,開展多形式送學。一是充分利用網絡、遠程教育開展送學。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組織黨員進行學習教育。充實網上“鎮水講堂”內容,包含政治理論學習資料、主導產業發展典型案例、社會管理先進做法、最新惠農政策等,黨員可自行下載學習。二是開展送學上門活動。對一些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采取送學上門活動,把學習資料及時送到他們手中。對文化不高的黨員,采取現場講解、送影像學習資料等辦法開展送學活動。三是制作理論宣傳小禮品進門入戶。將中央、省、市重大理論政策等,用簡單易懂的圖畫、語言,印制在小扇子、年歷張貼畫等小禮品上,使基層黨員群眾在生活中對此入腦入心。四是制作微視頻直觀傳播發展成果。精心制作《發展變遷》的成果回眸圖片展和成果資料視頻播放,使得廣大干部群眾通過看黨員干部做得實事及成就成果感受鎮江水利新變化,在心里引起了強烈的震撼和共鳴,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信念與熱情。
3、加強分類指導和督促檢查,完善激勵制度。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黨員干部的特點,把學習的普遍性要求與特殊需要相結合,分別提出相應的任務和要求。經常了解基層的學習情況,根據不同特點和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黨委定期對各部門學習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加強和改進的具體要求。定期組織開展工作例會,適時召開工作學習經驗交流會,宣傳先進典型,推廣成功經驗。對基層宣傳干部的培訓要實用化、制度化,多開展交流會、實地參觀,相互學習好的做法及經驗。強化業績突出者的評先評優,對基層學習教育工作給予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支持,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基層學習教育工作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