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礦是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重點內容,隨著我國礦產資源需求不斷增大,采礦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采礦力度增大,對水文地質環境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大。本文對礦山開采過程中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礦山開采過程中的防災策略,旨在提高礦山開采水平。
關鍵詞: 礦山開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防災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礦產開采力度逐漸增大,開采過程中帶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多,其中水文地質條件問題是礦山開采過程中的嚴重環境問題,由于水文地質災害對采礦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極大影響,在采礦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礦產水文地質災害的防治,做好水文地質分析,對采礦過程進行嚴格設計與規劃,從而不斷提高采礦安全水平。
一、礦山水文地質分析
礦山水文地質分析是礦山開采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對礦山開采過程中的地質條件進行了解的第一步,也是礦山開采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礎。以某礦山為例,該礦山的水文地質條件呈現出幾個特點。第一,礦山所在的區域是巖溶空間,含有豐富的地下水,但是巖溶區域的發育情況各有不同,巖溶地區的巖石結構在發展過程中也不相同,礦山的礦床層位有較大差異。第二,此礦產資源所在的區域的含水層變化十分明顯,而且巖溶空間的高度有很大差異,這些巖溶空間之間的連接也不夠順暢,在巖溶之間,填充物的形態不夠均勻,對整個礦產資源的水文地質條件產生一定影響。第三,這個礦產資源所在的區域,地下水的產生主要是通過降雨獲得的,但是由于降雨過程受到空氣、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地下水的儲量、流動等也受到影響。而且在流動的過程中,其流向也各不相同,比如遇到一些凸起的巖石,地下水就會被分隔開,形成明顯的地下水區域。
該礦山呈現出的明顯區域特征,主要是受到地形地貌的影響,例如本礦產資源中的地下水的含量十分豐富,在花崗巖凸起的地帶,出現的凹陷和凹槽比較多,凹槽也成為地下水集中的主要區域。由于地下水的來源是降雨,所以如果降雨不能及時補充地下水的時候,就會導致地下水枯竭。
二、礦山開采過程中的水文地質災害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水文地質災害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帶來的危害比較嚴重,加強礦山開采過程中的水文地質災害防治是開采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在防治災害時必須要首先了解產生水文地質災害的原因,當前導致礦山開采中水文地質災害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過度開采導致水文地質災害。由于市場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較大,所以過度開采現象一直存在,有些比較傳統的礦區經過長時間開發,其礦產資源已經接近枯竭,為了開發更多有利用價值的礦產資源,很多企業超越了自然礦產能夠承載的界限過度采礦,導致水文地質環境發生改變,地下水的流向發生改變,并且存在滑坡、泥石流、礦山崩塌等安全隱患。
第二,對水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夠重視。在礦山資源開發過程中,水文地質災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是導致水文地質災害的主要誘因,由于很多企業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只重視礦產資源的開發,對開發過程中的環境地質災害問題不夠重視,所以在礦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安全事故預警系統,在開采過程中也沒有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使得礦床的排水不順暢,地下水的累積較多,從而導致礦床的水文地質災害較多。
第三,缺乏基礎的水文地質工作。我國很多礦區發展過程中都存在明顯的地質勘查缺陷問題,水文地質資料的存檔不足,勘查效果不佳,同時,由于采礦行業的快速發展,地質水文資源是很多采礦企業的商業秘密文件,在各個采礦企業之間很少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水文地質資料的保存方式不同,有的企業并不注重對水文地質資料的保存,對礦區水文地質災害防治產生影響。
三、礦山水文地質的水災防治
(一)礦山防災的基礎性工作
每一個礦區的水文地質條件都不相同,所以開展水文地質災害防治的措施也不相同。在實際的防范過程中,應該要根據礦山的實際情況,對礦山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勘測,得到充足的數據,對整個礦區可能出現的水災隱患以及損失程度進行客觀地評價、預警,還可以基于以前的各種資料,完善礦區的水文地質圖紙材料,制定出更加全面的防災措施,對礦山地區的水文地質災害進行預防。
(二)加強水文管理和預報工作
水文地質災害的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強、復雜程度較高的工作,在開展水文地質災害防治時,應該要著重加強水文預報和管理。第一,要實施對礦區的涌水量進行動態監測,實時控制,根據觀測到的實際情況分析可能會出現的異常現象,及時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第二,要制定月度、季度、年度水災害預報工作,根據每一個階段的采礦計劃,對以前的水文災害防治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并且對礦區的水情水害情況進行客觀地分析,制定出階段性防災措施,提高礦山開采過程中對水文地質災害進行預警和處理的水平。
(三)開展不同類型的水文地質災害防治
在水文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水問題的防治方法略有差異,要針對不同的水文災害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防治和預警。主要防治的水源為地表水和斷層含水層:第一,對地表水災害進行預防的時候,首先要對地表水的流向、流速等水文特征、規律等進行掌握,并且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地質條件等,擬定地表水的排水工作和災害預警工作。第二,對斷層水災害進行預防。由于斷層水災害會阻斷水流向,帶來嚴重的危害,所以要及時加強對礦山開采過程的監控,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礦山地質斷層情況,做好排水設施建設,及時將斷層含水層中的積水排出,防止出現嚴重的地質災害。
(四)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
礦山開采過程中也必須要加強環境保護,礦山開采企業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措施開展礦山開采工作,在礦山開采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要嚴格設置相應的邊坡角、臺階、邊坡高度,確保采礦過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對礦產資源的保護。同時,對于礦產開采過程中產生的渣土,要嚴禁隨意排放,需要全部堆放到排土場中,并且加強對排土場的統一管理,防止排土場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危害。
結語
綜上所述,在礦山開采過程中,礦山水文地質條件是影響開采過程的重要因素,為了減少礦產地質災害,必須要加強對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并且結合分析和勘察結果制定嚴禁的礦山開采方案,提高礦山開采水平。■
參考文獻
[1]段紅梅.礦山水文地質分析及防災策略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7(12).
[2]王慶祥,劉玉萍.礦山水文地質分析及防災策略[J].環球市場,2016(20).
[3]冷炎.礦山水文地質條件分析與防治策略探討[J].商品與質量,2017(19).
作者簡介:唐吉兵(1984-),性別:男,籍貫:四川省彭州市,工作單位: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〇九地質隊,學歷:碩士,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