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飛 宋杰
摘 要: 通過全面系統、嚴格扎實的基礎科目實戰化訓練,打牢官兵知識、智能、技能、體能,夯實戰斗力根基。
關鍵詞: 實戰化;軍事基礎訓練
軍事基礎訓練是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乎部隊戰斗力生成、鞏固和提高。實戰化訓練能是提高部隊戰斗力的根本途徑,是當前軍事訓練的方向,也是軍事教育的本質要求。當前,我軍軍事基礎科目訓練偏重于技術技能,戰斗素養戰斗作風培養不夠;教學內容偏重于平時訓練,戰時訓練內容不夠;注重講解能力,實戰化訓練水平不夠;教學條件建設注重營區環境,實戰化條件建設不夠。隨著部隊實戰化軍事訓練改革的不斷深入,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提高部隊戰斗力的主要問題。因此,要通過全面系統、嚴格扎實的基礎科目實戰化訓練,打牢官兵知識、智能、技能、體能,夯實戰斗力根基。
一、樹立“能打仗、打勝仗”的訓練理念。
我軍長期處于和平的訓練環境,把當兵當工作,把訓練當任務,“練為看、演為看”的思想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軍事基礎訓練的實戰化水平。因此,要開展實戰化訓練,要深化當兵打仗、練兵為戰的思想。要結合部隊實際情況,開展經常性的教育工作。要結合我國歷史,開展居安思危教育。講述當前世界安全形勢的復雜性以及解決我國周邊領土、領海主權問題的艱巨性,從而使廣大指戰員強化危機意識,增強練兵打仗的緊迫感。克服“打不起來”的消極訓練思想,樹立今天訓練、明天打仗的思想。讓軍事基礎訓練真起來,努力按照訓練就是作戰、細節決定勝敗的標準和要求真打真練。
二、改變傳統的軍事基礎訓練方法手段
軍事基礎科目的理論教學應注重問題引領、要點歸納和方法輔導,促進組訓方式由知識型向培養能力型轉變。實踐現地教學應依據基礎科目的內容定方法、定時間、定標準,處理好實裝操作訓練與作戰運用訓練之間的關系,突出現地實踐教學在能力素質轉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訓練手段開展訓練,開展實戰化的對抗訓練和開展適應性訓練,堅持打仗需要什么就練什么、遂行作戰任務缺什么就訓什么,不能滿足于課程教學完成了、該講的東西講到了就行了,而是要以任務為引領,把作戰任務搞透、把作戰對手搞透、把戰場環境搞透,把實戰化訓練抓什么、怎么抓、形成什么樣的能力弄明白、搞清楚,要緊貼戰爭目標,設置環境、條件和氛圍,加大對抗訓練、模擬訓練、網絡訓練、聯合訓練、夜間訓練、極限訓練力度,著重培養學員在實戰條件下的智能、技能,使學員把基本功練扎實、把戰術思想練靈活、把武器裝備練精道、把信息系統練嫻熟,讓訓練與實戰達到一體化。
三、合理利用周邊環境,創造實戰化訓練環境
訓練環境是軍事訓練要素之一,訓練環境的實戰化程度直接影響到學員作戰意識的培養。軍事基礎訓練場地、設施缺乏實戰化氛圍和功能,有必要花大力氣加強建設,以保證軍事基礎教學能在近似實戰的環境氛圍中進行,增強學員戰場直觀感受,培養戰斗意識。軍事基礎技術技能是構成作戰行動的主要因素,只有把軍事技術技能訓練放在其作戰應用的環境之中,才能使基礎課目訓練從操場走向戰場,才能使其訓練水平與戰斗行動需要相適應。因此,認真學習和研究現代戰爭的特點規律,嚴格按照戰斗行動的標準和要求,構設符合現代戰爭特點的訓練環境,有效提高技術技能訓練的實戰化水平。要敢于在復雜天候和地形條件下開展軍事基礎訓練,讓官兵們在風吹雨打、沙漠戈壁中練戰術、練技能、練作風,從而使其盡快成長起來。經常選擇陌生的地域開展訓練,陌生的地形環境對官兵的反應速度、適應性、心理素質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充分利用營區周邊訓練資源,不斷變化選擇山林溝壑等生疏復雜地形,適當加大地圖使用、野戰生存等軍事基礎課目訓練的難度,官兵經過訓練能夠提高對未來作戰更大的戰場適應性。
四、利用現有裝備器材,創造戰場氛圍
戰場角逐往往伴隨著慘烈的傷亡。未來信息化戰爭并未改變其危險、緊張和殘酷的特性,流血犧牲會對官兵心理產生極大沖擊,進而可能導致畏懼死亡、恐懼戰場、精神壓抑等精神和心理問題。因此,塑造官兵適應戰場的心理素質是軍事基礎訓練實戰化的必然要求。廣泛采取實打實爆烘托、實彈實投造勢、實兵實裝顯示和實物器材模擬等多種方法,設置和顯示炮火攔阻、火力封控、核化生物武器襲擊等近似實戰化訓練氛圍。利用模擬器材,設置殘酷的交戰情景、激烈的對抗環境和復雜電磁干擾環境,把“敵”“我”雙方的對抗行動態勢逼真地展現出來,增強訓練的戰場實戰效果。制作和利用訓練場就便器材增強實戰效果。根據不同課目訓練需要合理利用燈光音響設備和訓練場周邊的枯草、樹枝、草皮、巖石等現有材料,進行偽裝和設置假目標等,從而使軍事基礎訓練更符合實戰要求。
五、從實彈訓練入手,強化學員的心理素質、作戰能力。
目前,軍事基礎課目訓練的操場化,實彈、實投、實爆訓練開展較少,以真正形成真打實練的基礎訓練導向,克服形式主義訓練問題。要經常開展實彈訓練,將武器射擊訓練常態化,尤其要安排復雜環境下的射擊訓練,真正提高部隊官兵在實戰條件下的射擊技能。要大膽開展手榴彈實投訓練,讓學員的心理素質在訓練中得到磨礪。要敢于開展實爆訓練,讓學員在實爆中練戰術、練技能,切身體會戰場環境的威脅,真正增強練就自身本領的緊迫感。
六、利用綜合演練開展一體化的軍事基礎科目訓練
綜合演練是檢驗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適應能力的重要方式,主要采用實兵演練的組織形式。以實編、實配、實地、實景、實時為演練條件,以全戰斗進程和全作戰要素為訓練要求,對軍事基礎技術技能和戰術動怍進行實戰化綜合運用訓練,以提高技術技能的實戰應用水平。經過高難度、大強度的訓練實施,培養吃苦耐勞、勇敢頑強、團結協作的戰斗作風;養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戰斗意識,在科目設置和內容確定上,著重突出“全”“實”“細”的特點,形成綜合演練的一體化組織訓練模式,按需調用,提升個人或者集體的戰場生存能力水平。一體化軍事基礎實兵演練,是高層次的實戰性訓練,難度大,組織復雜,應由演練指揮機構統一謀劃,搞好頂層訓練設計,組織專門的訓練保障,運用先進的導調監控手段,采取科學的評估方法,以達成訓練目的。■
參考文獻
[1]孫虎元,談軍事基礎課目實戰化訓練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問題.軍事訓練,2014(1).
[2]吳亞男.《實戰化訓練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