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群
摘 要:基于CNABS和DWPI專利數據庫對國內外有關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的專利申請文件進行檢索、篩選、統計和分析,對該領域申請量、技術原創國和重要申請人進行了統計分析。
關鍵詞:撓性;分隔裝置;蓄能器;專利
中圖分類號:TH137.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0-0032-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tent database of CNABS and DWPI, the patent application files of accumulator with flexible separator are searched, screened, coun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in this field, technical originals and important applicants a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Keywords: flexibility; separator; accumulator; patent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蓄能器在各個領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量的企業、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均對其展開研究。限于重錘式蓄能器和彈簧式蓄能器的缺點,現代蓄能器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充氣式蓄能器,尤其是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1-3]。此類蓄能器在工作過程中分隔裝置被反復折疊,容易造成材料的疲勞或者局部損壞,并且流體的沖擊力易對分隔裝置造成損傷。因此,相應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分隔裝置的機械強度、如何控制分隔裝置的行程以及如何緩沖壓力沖擊等。本文根據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選取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作為專利技術分析對象。
1 數據源與關鍵詞
本文檢索對象包括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檢索關鍵詞包括:蓄能器,容器,罐,桶,筒,箱,囊,袋,膜,層,波紋管,膈,accumulator,storage,reservoir,vessel,container,barrel,bucket,tank,bladder,bubble,diaphragm,membrane,bellow,corrugated,pipe,tube。IPC[第8版]分類號為:F15B1/+,F16L55/+,F16J12/00。為保證全面檢索,避免重要技術領域遺漏,根據檢索結果的反饋,及時調整并擴展分類號和關鍵詞,并通過瀏覽檢索結果去掉不需要的專利文獻。通過對檢索所獲得的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進行統計與分析,對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所涉及的技術進行分解。
2 數據統計與分析
2.1 申請量年度分布
圖1展示了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專利申請量在國內以及全球范圍內隨年份的變化趨勢,其中曲線反映出全球以及國內的申請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的專利申請始于20世紀60年代,并在70年代迎來了首個發展高峰。由于材料和加工工藝的限制,這一階段主要研究如何提高隔膜和氣囊的機械強度以及如何提高分隔裝置的氣密性。隨著液壓技術、材料科學以及加工工藝的進步,分隔裝置的制作工藝不斷更新,相應的專利申請量自90年代起逐步增加。與此同時,出現了中國專利申請,但中國國內的專利申請量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2010年后,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相應的專利申請量迅速增長。一方面反映出國人對專利申請和技術保護的重視以及相關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發展低碳、綠色經濟的觀點逐步深入人心。
2.2 技術原創國分布
圖2為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的相關專利申請的技術原創國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德國、美國、中國以及法國等國家為該技術領域的主要原創國家。這5個國家的專利申請量在全球總申請的占比超過了八成。而作為傳統工業強國的美國、日本以及德國,由于各自都具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在材料和機械加工工藝等技術領域都領先于其他國家,因此依靠技術的優勢,這些國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合理的專利布局。上述三國的合計專利申請量在全球總申請量中的占比超過了六成。而我國在此類蓄能器的專利申請量的份額能夠達到11%的比重主要在于2010之后國人進行了大量的專利申請。
2.3 重要申請人分析
根據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的專利申請文件中申請人以及相應申請量的統計分析,得到該領域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申請人申請量排名情況,如圖3所示。排名前7位的申請人依次為:NOK株式會社(NOK)、德國賀德克(HYDAC)、日本蓄能器股份有限公司(SUGIMURA)、羅伯特·博世、Greer hydraulics INC、日本發條株式會社(NHK SPRING)以及德國大陸集團,上述企業都是液壓元件領域中具有雄厚實力的大型企業。日本和德國在前7位的排名中各占3席,美國占據1位,可見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德國和日本企業手中。
3 結束語
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對能源的消耗與日俱增。而為了降低環境污染,提高單位能耗的GDP產出,在液壓技術領域中人們對蓄能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具有撓性分隔裝置的蓄能器的發展已經比較完善,且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為了提高我國企業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未來國內企業、研究所以及高校等機構應加強對蓄能器隔膜或者氣囊的結構強度以及氣密性方向的研究,并根據市場行情合理進行專利布局。
參考文獻:
[1]孔祥東,權凌霄.蓄能器的研究歷史、現狀和展望[J].機床與液壓,2004(10):4-6.
[2]張路軍,李繼志,顧心懌,等.蓄能器類型及應用綜述[J].機床與液壓,2001(06):5-7.
[3]薛小龍,侍吉清,耿雪峰.我國蓄能器標準現狀及其對策[J].石油化工設備,2014(04):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