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玲
摘 要:文章介紹了電梯試驗原理和流程,通過試驗中產生的各類問題,記錄試驗數據,并進行分析。根據作者多年的檢測工作經驗和學習經驗,對目前電梯試驗流程和工藝進行剖析,提出了合理的改進方案,大大提高了電梯的檢測效率和安全性,節約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關鍵詞:空載上行試驗;靜載試驗;安全鉗-限速器聯動試驗
中圖分類號:TU8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10-0103-0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flow of elevator test, records the test data and analyzes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test. According to my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sting and learn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levator test process and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a reasonable improvement schem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elevator detection and sav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no-load uplink test; static load test; safety clamp-speed limiter linkage test
本文主要對空載上行試驗、靜載試驗、安全鉗-限速器聯動試驗流程進行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決方案。
1 空載上行試驗
當對重支承在被其壓縮的緩沖器上時,空載轎廂不能被曳引繩提升起,電梯空載上行試驗流程如圖1所示。
試驗流程:
(1)電梯空載運行到頂層平層位置,切斷主電源開關。
(2)用松閘扳手,點動松開抱閘,使電梯點動上行,直至對重完全壓縮緩沖器,電梯無法上行為止。
(3)短接上極限開關、對重緩沖器開關,合上主電源開關,電梯以檢修速度上行,空載轎廂不能被曳引繩提起,曳引繩在曳引輪上打滑。
存在問題:
(1)當對重完全壓縮緩沖器后,電梯以檢修速度上行,無法控制電梯的運行速度、行程。
(2)如果曳引繩與曳引輪之間摩擦力過大,曳引繩將帶動曳引輪一直上行,有發生沖頂的危險。
(3)在電梯轎廂持續上行過程中,對重側鋼絲繩完全松弛,極有可能掛在對重導軌支架上。如果鋼絲繩在曳引輪上不打滑,電梯復位下行,對重側鋼絲繩會將對重側導軌支架拉脫,造成重大事故。
解決辦法:
(1)當對重完全壓縮緩沖器后,機房維修人員在機房盤車檢查。一人把盤車輪固定在飛輪(馬達軸心)并緊握住,另一人用松閘扳手松開抱閘,兩人互相配合,一松一盤,不可疏忽。盤車運行電梯,檢測人員可以控制電梯上行行程、電梯的上行速度和上行動能,不會發生沖頂事故。
(2)電梯停在頂層平層位置時,維修人員在機房鋼絲繩上做標記。維修人員盤車上行,如果電梯上行超過250mm,在層站觀測對重側鋼絲繩是否松弛,對重鋼絲繩沒有松弛,才可以繼續緩慢盤車上行,至鋼絲繩在曳引輪上打滑為止。如果對重側鋼絲繩松弛,則可以判斷鋼絲繩與曳引輪之間摩擦力過強,停止試驗。確認對重側鋼絲繩沒有掛住對重支架上,電梯才可以向下盤車。在層站觀測對重鋼絲繩狀態時,要遵守電梯維修安全操作規程,層門口放好防護欄,維修人員系安全帶,只能將層門打開50-100mm進行觀測,空載上行試驗測試如表1所示。
從表1測量數據可知,當電梯向上運行300mm后,鋼絲繩還不打滑,我們就要特別注意對重側鋼絲繩是否松弛,可以初步判定電梯曳引能力過強,還需進行進一步試驗。
2 靜載試驗
靜載試驗是檢驗電梯曳引能力大小,制動器是否可靠,箱體、鋼絲繩、繩頭組合是否牢固。當轎廂面積不能限制載荷超過額定值時,則需要用150%額定載荷做靜載試驗檢查,歷時10min,曳引繩無打滑現象。
試驗流程:
(1)電梯停止運行。
(2)在轎廂內加入150%額定載荷的砝碼。
(3)歷時10min,曳引繩無打滑現象。
(4)電梯制動可靠、轎廂不變形,曳引鋼絲繩頭連接牢固、無裂紋。
存在問題:
(1)電梯轎廂停在其他樓層,在作靜載試驗時,如果鋼絲繩在曳引輪上打滑,制動器、安全保護電路將無法使電梯可靠停止,會造成重大事故。
(2)如果不切斷電梯主電源開關,乘客電梯配有自動再平層功能。轎廂內加入150%負荷,鋼絲繩伸長30-50mm后,控制系統檢測到平層位置偏差,抱閘會自動打開,系統進行再平層。由于轎內載荷超過額定載荷150%,曳引機提供的轉矩無法達到該載荷要求,會造成轎廂的墜落,釀成重大事故。
(3)直接往轎廂內加入150%額定載荷,轎廂架、轎廂底承受壓力倍增,對轎底的電氣部件,稱重裝置、減震橡膠墊等設備造成不可恢復損傷。
(4)轎廂內加入150%額定載荷,鋼絲繩會相應伸長,箱體也有微小變化,試驗10分鐘后,無法判斷轎廂地坎與層門地坎的偏差是否在合理范圍內。
解決辦法:
(1)電梯必須停在最低層平層位置,即使電梯曳引力過弱,鋼絲繩在曳引輪上打滑,緩沖器也可承受轎廂打滑的動能和沖擊力,不會造成設備重大損失。
(2)必須切斷電梯主電源,使電梯控制回路失電,當電梯平層距離偏差超標時,控制系統也不可能進行再平層。
(3)在作試驗前,必須對轎底的機械電氣設備進行保護,可以頂起轎底的四個支撐螺桿,讓轎廂的重量承受在轎廂架上,而不是箱體減震膠上。靜載試驗測試數據如表2所示。
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5到10分鐘內,隨著時間的變化,滑移距離變化不明顯的電梯,可以判斷試驗合格。隨著時間增加,滑移距離顯著增加,可以判斷為不合格。判斷不合格的電梯,要盡快減少轎廂內載荷,防止轎廂跌落底坑。人員在操作時,不可以站在層門和轎門之間,避免發生剪切的事故。
3 限速器安全鉗聯動試驗
主要目的是檢測限速器-安全鉗聯動可靠,限速器-安全鉗安裝、調整達標,轎廂、限速器-安全鉗聯動機構、導軌與建筑物各連接件牢固。
(1)額定速度大于0.63m/s及轎廂裝有數套安全鉗時應采用漸進式安全鉗,其余可采用瞬時式安全鉗。
(2)限速器與安全鉗電氣開關在聯動試驗中動作應可靠,且使曳引機立即制動。
定期試驗流程:
(1)維修人員將電梯運行至行程下部范圍內,將電梯切換至檢修狀態,轎內無人。
(2)試驗時,電梯以檢修速度下行,人為讓限速器動作,電梯應可靠停止。
(3)短接限速器安全開關,釋放限速器夾繩鉗,電梯繼續以檢修速度下行,限速器夾繩鉗夾緊限速器鋼絲繩,并提起安全鉗拉桿,安全鉗開關動作,電梯應可靠停止。
(4)短接安全鉗開關,電梯繼續以檢修速度下行,限速器拉桿提拉安全鉗楔塊,將轎廂夾持在導軌上,轎廂無法繼續下行。
(5)轎廂一旦被制停,曳引鋼絲繩應在曳引輪上打滑,且在載荷試驗后,轎廂底傾斜度不大于5%。
(6)控制電梯以檢修速度繼續下行,鋼絲繩在曳引輪上打滑。
(7)鋼絲繩打滑后,電梯以檢修速度向上運行,安全鉗機械部件應自動復位、維修人員手動復位安全鉗開關、限速器電氣開關和機械部件。
(8)試驗完成以后,檢查導軌有無劃傷,必要時進行打磨、修復到正常狀態。安全鉗的楔塊應無損壞、無變形。
存在問題:
(1)電梯停在行程下部范圍做試驗,如果安全鉗機構卡死,安全鉗楔塊在轎頂無法釋放,則只能在轎廂底拆卸安全鉗進行調整,對維修人員非常危險。
(2)如果維修人員站在轎廂頂操作電梯,限速器-安全鉗聯動機構有內傷、裂紋、內部斷裂等情況,做試驗時有可能造成機械部件拉斷,限速器鋼絲繩在限速器上失控飛車,對維修人員和檢測人員都非常危險。
(3)載荷試驗時,如果電梯在快車狀態下運行,動作限速器、安全鉗,轎廂的動載荷對導軌產生很大沖擊,導軌會嚴重變形,無法修復。
解決方法:
(1)在次底層試驗,如果限速器-安全鉗聯動機構卡死,維修人員可以方便的進入底坑進行維修。
(2)做試驗時,要保證轎內和轎頂都沒有人,在機房操作電梯上行或下行,檢測人員動作限速器、安全鉗后,要與設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現場盡量不進行滿載快車試驗,如果一定要進行該試驗,可以從廠家申請同款限速器-安全鉗,在指定的專業型式試驗機構進行試驗。
(4)載荷試驗時,應在次底層進行試驗,電梯以檢修速度下行,如果安全鉗無法將轎廂夾持在導軌上,要立即停止電梯運行,防止楔塊損傷導軌。
隨著電梯設備更新換代,電梯檢測試驗方法和流程也在不斷改進,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的設備,制定合理的試驗流程,充分考慮試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僅僅探討了引起電梯檢測部分試驗流程,有不對和不當之處,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GB7588-2011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S].
[2]GB10060-2011電梯安裝驗收規范[S].
[3]GB10058-2009電梯技術條件[Z].
[4]GB10059-2009電梯試驗方法[Z].
[5]GB24478-2009電梯曳引機[Z].
[6]日立電梯安裝維修工藝[Z].
[7]三菱電梯安裝維修工藝[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