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淑
摘要:在日語的閱讀教學模式中語篇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能夠有效的促進閱讀理解教學得到進步,該方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結合。本文針對語篇教學的優點開始著手,研究其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主要作用,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日語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語篇分析;日語閱讀;日語教學
在過去的日語閱讀教學中,對于日語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是對于詞匯的認識分析,沒有對其具有科學的認知。語篇分析在進行日語閱讀理解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能夠使其教學現狀得到一定的轉變。在語篇分析這一教學模式中,主要關注的是對于文章的整體理解,這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具有促進的作用。
一、語篇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的優點
在日語的教學活動中,閱讀理解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水平,就要從日語的教學活動開始著手。在過去的日語閱讀教學中主要進行詞匯和語法的分析,沒有對整篇文章構成理解,也沒有充分的發展學生的語言使用能力,所以閱讀的結果并不理想。而這樣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當前的需要,因此要轉變這一教學模式,而語篇分析在教學中的作用十分關鍵。
(一)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主體是教師,主要是教師進行文章的講解。教師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主要進行講解的是詞匯和語法的相關內容,往往忽視了對于文章的整體理解。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任務是接收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點。長時間采用該種教學模式,為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懈怠的態度,失去了對日語學習的積極性。而在語篇分析這一教學模式中,學生占據課堂的主體,教師主要進行問題的設置。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有效的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處于主動地位置,能夠發散思維進行思考,從而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二)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得到提升
語篇分析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文章具有全面的了解,能夠根據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通過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夠了解其構成的結構和段落關系,能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在閱讀中充分的運用語篇分析這一教學方法,可以使得學生具備分析文章題材的方法,從而更有效的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讓學生具備語篇知識,能更容易的對于文章內容進行分辨,把握住中心內容,提高閱讀的效率和分析能力。
二、日語閱讀教學中的語篇分析理論的運用
(一)指導學生進行背景知識的學習
基礎知識在語言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相關的文化背景也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所以要注重文化背景的學習。在進行文章的閱讀中,如果沒有豐富的背景知識,就會出現誤解文章內容的現象,從而正確率就會大大降低。同時,背景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促進學生對于日本文化知識的了解,擴大知識范圍。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相關的作業,進行有關背景知識的搜集,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或圖書進行資源的搜集,從而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作為教師也要對于日本文化知識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知識的選擇運用。在面對學生的觀點闡述時,作為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態度,積極的指導學生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以便能夠更好的完成多種類型的文章閱讀。
(二)激發學生自主尋找主題的積極性
在語篇中主題通常可以通過文章的題目來表述。在進行文章的閱讀時,首先要注意的是題目,將題目和文章進行融合,在根據已經具備的知識文化背景進行文章內容的預測和學習。如果一篇文章沒有題目,教師要指導學生對于段落進行劃分在尋找主體句。在段落中,一般主題句處于段首或段尾,要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一般情況下,對于文章的中心闡述的句子是段首,學生可以根據這樣的特點進行文章的學習閱讀。
(三)幫助學生認識篇章的結構
在進行閱讀理解時,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詞匯量是至關重要的,只要掌握大量的詞匯就能正確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其實不然,有的時候文章中并未出現生詞,但是卻不能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內容。產生這樣現象的原因是,對于文章的結構把握不足。每一種體裁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區別,但是依舊有共同之處。作為教師,要注意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認識不同的語篇及其結構的特征,發現其構成的規律。對于文章的結構了解之后,能夠正確的對于內容進行掌握,所以結構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注意對于段落的劃分,學會找到文章主旨,能夠把握文章的關系和結構,從而有效的進行閱讀理解。
(四)指導學生掌握連貫和銜接手段
每一個語篇結構都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密不可分。這樣的聯系是通過一些關系和手段建立的,因此要想使得閱讀的速度得到提高,正確的把握文章的內容,就要學會這些手段,提高閱讀理解的效率。在語篇中所運用的手段有很多種,所以在進行文章的分析時要準確的掌握這些手段。在進行分析時,要注意發現連接詞和指示詞的使用,出現這些詞語時要認真的思考,明白其所指的內容是什么。其中,指示銜接是最普遍的方法之一,所以要正確的把握和運用。
(五)指導學生積極進行歸納反饋
學生通過獨立的學習,對于文章的整體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行交流溝通,最后進行歸納反饋。整個過程中,讓學生作為主體,充分的運用課堂,自主的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反饋作為借鑒,進行文章的創編,并形成一個相對精簡的文章,在采用其他形式來檢測學生。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使得學生對于學習充滿熱情,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解題技巧和水平。
總而言之,語篇分析在日語閱讀的教學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看問題的好習慣。在閱讀中,讓學生更快速的掌握文章的內容,正確的理解文章,進而提高了解題能力。所以說,在進行日語閱讀教學中語篇分析的運用必不可少,具有重要意義,要有效的將其利用到教學活動中來。
參考文獻:
[1]李明慧.論日語泛讀課課程優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3(12).
[2]王新明.高職日語精讀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