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冬保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學 332000)
“共點力的平衡”在考綱中屬于Ⅱ類要求,是力學體系的基礎和核心知識.試題通過對實際問題模型的構建以及科學思維方法的應用,實現(xiàn)對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等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2017年高考理綜全國試卷共3份,下面對“共點力的平衡”考點進行歸類分析,旨在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1.平衡條件的簡單應用
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包括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在平衡狀態(tài)下,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這類試題的情境往往比較簡單,主要涉及受力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摩擦力的計算等知識點,試題難度較小.
例1 (理綜全國Ⅱ卷,第16題)如圖1,一物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保持F的大小不變,而方向與水平面成60°角,物塊也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 )

答案C

點評試題以物塊的勻速運動為載體,綜合受力分析、力的分解、摩擦力等知識,考查共點力的平衡,突出相互作用觀念以及勻速運動模型建構與應用等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圖1 圖2
2.平衡條件的綜合應用
突出基礎性與綜合性是高考命題的方向.在共點力的平衡問題中,如果物體與彈簧或彈性繩等組合,則將演繹出相對復雜的情境,試題難度中等.
例2 (理綜全國Ⅲ卷,第17題)一根輕質彈性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兩點上,彈性繩的原長也為80cm.將一鉤碼掛在彈性繩的中點,平衡時彈性繩的總長度為100cm;再將彈性繩的兩端緩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點,則彈性繩的總長度變?yōu)?彈性繩的伸長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 )
A.86cm B.92cm
C.98cm D.104cm
答案B
解析在彈性繩的中點掛上鉤碼后,如圖2所示,由胡克定律及力的平衡條件,有2kxcosθ=mg.式中,x為形變量,且x=10 cm;θ為彈性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顯然,sinθ=0.8,則cosθ=0.6.
若將彈性繩的兩端緩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點,設彈性繩的總長為2l,則有2kx′=mg.式中,x′為此時的形變量,且x′=l-40 cm.
解得 2l=92 cm.選項B正確.
點評試題對靜力學基礎知識進行了考查,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原題沒有圖示,這就要求考生能依據(jù)題意畫出示意圖.能否把試題中所述的情境轉換成解決問題的物理情境,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是應用物理觀念思考問題,應用物理規(guī)律(平衡條件、胡克定律等)解決問題的關鍵.
3.動態(tài)平衡中平衡條件的靈活應用
動態(tài)平衡:一個平衡的力學系統(tǒng)(質點或剛體)中,若其中的某一個力發(fā)生變化,使系統(tǒng)緩慢移動,該體系在動態(tài)中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類平衡即為動態(tài)平衡.在常見的動態(tài)平衡問題中,物體僅受3個力作用,且3個力中,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及方向保持不變,另一個力的方向不變,討論動態(tài)中力的變化趨勢.常規(guī)分析方法是解析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合成與分解法等)及圖解法.

A.MN上的張力逐漸增大
B.MN上的張力先增大后減小
C.OM上的張力逐漸增大
D.OM上的張力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AD

圖3 圖4
解析如圖4所示,設繩OM、MN的張力分別為F1、F2.在OM由豎直被拉到水平的過程中,重物緩慢拉起,重力mg及力F1、F2構成封閉矢量三角形.由于夾角α保持不變,因此,矢量F1之箭尾或矢量F2之箭頭在以重力矢量大小為弦的同一圓周上滑動.考察圖4可知,力F1先增大后減小(最大值對應圓的直徑);力F2逐漸增大(其最大值亦對應圓的直徑,但F2以此收尾).綜上所述,故選項AD為正確選項.
點評試題設計規(guī)避常規(guī)思路,獨具匠心,考查的是一個力(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不變,另兩個分力方向均變化的動態(tài)平衡問題.試題解法很多,其中圖解法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求解方法.圖解法是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不同狀態(tài)下的力的矢量圖,然后由力矢量的變化判斷各力的變化情況.圖解法借助于矢量分析,能直觀地得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變化趨勢,較解析法,簡化了運算的繁度.
在電磁學中,若帶電粒子做勻速運動或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帶電粒子所受合外力等于零.在磁場中,導體棒的平衡問題;在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導體棒的勻速運動等,均可以根據(jù)平衡條件建立方程求解.

圖5
例4 (理綜全國Ⅰ卷,第16題)如圖5,空間某區(qū)域存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方向豎直向上(與紙面平行),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三個帶正電的微粒a、b、c電荷量相等,質量分別為ma、mb、mc.已知在該區(qū)域內,a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b在紙面內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紙面內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ma>mb>mcB.mb>ma>mc
C.mc>ma>mbD.mc>mb>ma
答案B
解析帶正電的微粒a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表明其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電場力,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因此,有aE=mag.微粒b做向右的勻速直線運動,洛倫茲力方向向上,由力的平衡條件,有qE=mbg-qBv.微粒c做向左的勻速直線運動,洛倫茲力方向向上,由力的平衡條件,有qE=mcg+qBv.綜上可得mb>ma>mc,選項B正確.
點評微粒a受重力、電場力及洛倫茲力作用,做勻速圓周運動,該狀態(tài)不是平衡狀態(tài),但是根據(jù)勻速圓周運動的特征,必有除洛倫茲力以外的其他外力之合力為零.此處力的平衡條件的應用情境比較簡單.
在熱學中,對于氣缸中的活塞、玻璃管中的水銀柱問題,在平衡狀態(tài)下,滿足力的平衡條件.一般通過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可以求得如氣體的壓強、活塞質量等有關物理量.

圖6
例5 (理綜全國Ⅰ卷,第33(2)題)如圖6,容積均為V的汽缸A、B下端有細管(容積可忽略)連通,閥門K2位于細管的中部,A、B的頂部各有一閥門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動的活塞(質量、體積均可忽略).初始時,三個閥門均打開,活塞在B的底部;關閉K1、K3,通過K2給汽缸充氣,使A中氣體的壓強達到大氣壓p0的3倍后關閉K1,已知室溫為27 ℃,汽缸導熱.
(1)打開K2,求穩(wěn)定時活塞上方氣體的體積和壓強;
(2)接著打開K3,求穩(wěn)定時活塞的位置;
(3)再緩慢加熱汽缸內氣體使其溫度升高20℃,求此時活塞下方氣體的壓強.


(2)打開K3后.B中壓強變?yōu)閜0,由力的平衡條件知,達平衡狀態(tài)時,A中氣體壓強應降至p0.同理,有3p0·V=p0·(2V-V″),式中V″為再次平衡時B的氣體體積.解得V″=-V,這一結果是不可能的,對應的物理意義是,活塞處在B的頂部,此時氣體壓強為p=3p0·V/2V=3p0/2.
(3)求解略.

參考文獻:
[1]楊榕楠.更高更妙的物理·高考高分與自主招生決勝篇[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