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 劉佳慧 樂舒
摘 要: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國當前的重點工作。本文對我國立法、執法和司法環境的現實情況進行分析,探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方式方法,以期為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依法治國;國家治理;嚴格司法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5-0102-01
作者簡介:許可(1996-),男,漢族,河南項城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
國家治理體系,指的是以政府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多元主體,共同對國家進行治理的制度體系,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其中法律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更好地統籌協調社會各階層力量和社會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國家治理中各要素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推進國家治理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近些年來,我國在法治國家建設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依法治國戰略方針得到了初步的實施。然而,我國的法治環境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在法治建設與發展的各方面仍然存在著諸多困難。
一是立法體制尚不完善。在我國,由于建國初期有經濟發展壓力,以及改革開放的需要,逐漸形成了宜粗不宜細的立法思想,相當部分的法律規定過于粗放和原則,不具有現實可操作性。而地方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為了便于操作,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司法解釋進行細化,導致立法權實質上轉移到了地方。少數情況下,下位法的規定超出甚至違反了上位法的立法意圖,但其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從而危及國家的法治的權威和統一。
二是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存在。在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出于政績考慮、經濟發展以及個人私利等考慮,各種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仍然存在,對法治環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在我國,許多地方特別是經濟比較落后、思想相對保守的地區,地方政府和民眾不支持甚至極其反對外部地區的司法介入,有的甚至利用行政執法權保護地方經濟,阻礙外地企業的進駐。此舉不僅有損我國的經濟發展秩序,而且破壞了中國的法律秩序,使法律的權威性大大折損。
三是法治環境不如人意。由于我國幾千年來行政、司法不分家,因此行政和司法工作帶有了非常明顯的“官本位”色彩。一方面,黨委政府通過“聯合執法”的形式,使行政執法的主體資格、程序規定、管轄分工、相互監督等制約機制成為一紙空文;另一方面,司法工作難以完全擺脫政府的干預,以權代法、以權壓法的情況仍然存在,權錢交易仍然是腐敗的重要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困難重重。
一是要著力完善立法體制建設。依法治國,立法是前提。必須要明確立法的權限和范圍,并進一步提高立法的質量,避免地方以細化法律規定為例進行地方保護。要進一步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不僅要加強對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法律的起草和擬制工作,而且要加大對規章制度、司法解釋的審核力度,盡可能地完善法律法規內容,使國家法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從而保證立法的質量和公正。
二是要著力完善法律實施環境。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要實現法律的功能與作用,使法律價值得以彰顯,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必須要構建良好的法律實施環境。要切實做到依法行政,進一步健全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使政府的行政行為始終保持在法律的邊界范圍內。要切實推進政府重大決策的合法性審查,使政府行政行為更加規范化、法治化,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與制約,逐漸建立規范高效的法治政府。
三是要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司法,切實推進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和司法責任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舉措,逐步實現司法機關人、財、物的統一管理,建立并不斷完善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機制,確保司法權力的獨立行使。要嚴格落實司法人員主體責任制,明確誰辦案誰負責,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對于辦案質量差、辦案能力低的司法人員,嚴格追究其辦案責任,切實提升司法隊伍整體水平,確保司法辦案質量不出現問題。
四是實現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我國是一黨專政的國家,中國共產黨是建設中國事業的核心力量,因此,依法治國不能脫離黨的領導。與此同時,黨的活動必須始終在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范圍內,必須受到法律的限制和約束,不能偏離法律的規定而單獨存在。必須要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使黨的各項規章制度與法律法規有機的統一起來,形成科學完備的法治體系,從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發展。
國家治理要求國家和社會的各方面力量協作互動,共同參與國家建設與生產生活秩序的維系與推進,因此必須要以法律為準繩,通過嚴格規范的法律來統籌把握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政治改革等諸多方面的原則和底線,使國家治理的各項事務都保持在穩定可控的范圍內,從而建立良性互動的關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和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必須進一步完善立法體制,改進法律實施環境,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從而推進國家法治進程的不斷發展,有效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1]曹勝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困境與求索——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視角[J].法學論壇,2015(1):20-30.
[2]馬千惠.從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視角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6(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