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推進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大背景下,社會中介組織作為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載體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社會中介組織仍存在管理落后、信任危機、官方色彩濃重、法律法規不健全等諸多問題。為了更有效更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應加快對社會中介組織的規范治理和完善改造,使其能夠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使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到實處。
關鍵詞:簡政放權;社會中介組織;發展規范
中圖分類號:F830.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5-0134-02
作者簡介:任艷茜(1994-),女,漢族,吉林財經大學,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
我國目前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決勝時期。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改變現行行政管理體制與經濟發展不相匹配之處成為重中之重。
簡政放權,就是給政府“松綁”,精簡政府機構,下放政府的經營管理權。加快行政體制改革通過科學的指導和法律法規的成熟完善循序漸進地推進精簡政府的機構,將經營權下放給企業。簡政放權,精簡的是束縛在市場主體上的“無形枷鎖”和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放活的則是企業的活力、發展的動力以及全社會的創造力。①這時就需要一個承接政府職能轉變的載體,一個政府和社會的緩沖帶,避免出現真空層,社會中介組織就隨之出現。
(一)社會中介組織的概念
國務院持續推進的簡政放權改革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將依附于行政審批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納入清理規范的范圍。社會中介服務組織,它能夠通過行業協調、信息溝通、資源整合等手段讓市場資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配置。社會中介組織是政府、市場和社會關系調整的產物,是市場經濟體系中調整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一個重要行業。
(二)社會中介組織的特征
社會中介組織是依照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者政府有關部門的委托依法成立的,有其獨特的法律性質。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社會中介組織不是政府的一個分支機構和附屬部門,不具有行政權力。社會中介組織具有獨立性,能夠獨立自主的承擔各種體制內外的事務和法律責任。
社會中介組織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都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組織,通過對自己領域內的專業知識進行合理地運用從而達到服務社會的效果。
加快推進簡政放權,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也是本屆政府向社會大眾發放的一大紅利。政府要從社會各種事物中抽離出來改變大包大攬的局面就需要社會中介組織的幫助承接一部分政府事物幫助政府減壓。然而在執行中部分以簡政放權為名義取消或者下放的行政事項轉移到社會中介組織手中之后出現了更多嚴重的問題比如為了謀取私利拖延時間,高收費,程序亂等,極大損害了簡政放權的公信力,對沖了行政制度改革的實際效果,不管是對政府自身改革還是市場的經濟秩序都帶來了巨大的發展阻力。同時將行政機構的一些審批權力下放給了社會中介組織手里,使得原本不具有行政權力的中介組織蒙上了政府的面紗,產生了鉆法律空缺的現象從而滋生腐敗的空間。
(一)官方色彩濃重
在行政體制改革的同時政府所掌握的行政審批權也一起下放到了這些有著“二政府”性質的社會中介組織手中,市場主體在參與經濟活動的時候仍然要面對繁瑣復雜的審批手續和程序。目前我國社會中介組織對政府的依賴性依然過強,政府對中介組織的干預過多,這也是目前我國社會中介組織發展的最大問題和最大的阻礙。
(二)法律規范不健全
目前我國缺少關于社會中介組織的立法,對社會中介組織的性質,職能,責任等規定的還不夠明確,在市場準入方面和權力行使以及事后維權等方面都缺少法律根據,這種現況就使得有很多不合理的制度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間。
(三)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社會中介組織目前缺乏一個標準的行業規范和行為準則,在市場準入方面和事后維權方面都有所欠缺,使得社會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能力不強。這樣的情況就使得我們目前社會中介組織存在為了謀取利益而擅自操作做主的現象,大大損害了簡政放權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為了推動各類社會中介組織按照市場化的規則運作,以優質的服務和專業的能力取得社會大眾的信任,建立屬于自己的品牌效應。讓政府更廉潔,讓人民更滿意,讓社會更和諧。
(一)增強社會中介的獨立性
增強社會中介組織的獨立性,減少社會中介組織對政府的依賴是社會中介組織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必須要明確社會中組織的性質,社會中介組織沒有政府的行政權力,是用于溝通政府和市場的中間橋梁,避免出現真空層。最大幅度地減少政府對小微事物的管理和參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能動作用。讓社會中介組織發揮其職能,讓每個部門各司其職。
(二)完善法律法規的建設
社會中介組織的性質復雜,業務范圍廣,服務人群多,這些情況都加大了管理社會中介的難度,加上遺留的歷史問題和起步較晚的客觀原因,可供直接借鑒的經驗又少,這些問題就要求我們抓緊建立和健全中介組織的各項管理制度,用法律的手段全方位地保證社會中介組織的合法運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中介對政府的依賴性。只有加強社會中介組織的法律建設才能使得其發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加強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設,轉變管理方式
為確保社會中介組織的長遠發展,落實社會中介組織從業人員的資格考試準入制度迫在眉睫。有關管理部門還應制訂社會中介組織統一的服務理念和行為規范準則,實行執業資格的審查制度和登記備案制度,在體制上統一管理社會中介組織的行為規范。要完善社會中介組織的持證上崗制度,以保證從業人員的專業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以為中介服務的水平。只有強化其自身的建設才能確保將政府工作承接的好。健全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和交流分清主次責任。社會中介組織也要建立健全的自我監管體系,增強行業內部的自律和自我檢查,推進公平準入原則。積極實現陽光運作不進行暗箱操作。社會大眾要對社會中介組織自覺主動地進行監督,當發現社會中介組織存在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的時候要積極指出并且幫助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和完善。各行各業的有關部門也要運用行業監督管理職能,監督中介組織的運行和從業人員的行為準則,按照法律標準、執業標準和行為守則從事中介活動。
我國目前處在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社會中介的發展改革必須要配合我國現行體制改革的需要,優化社會中介組織的機構設置、職能分配、工作流程形成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行政運行機制。嚴格機構管理。突出落實責任制,確保權責統一。
必須要通過對社會中介組織的準入、運行、維護、監督等各個方面的完善,配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全方位的完善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社會中介組織的出現是對政府角色轉變的重要支撐,適應了目前改革“全能政府”向著“有限政府”發展的政策落實。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推進簡政放權的時代背景下,大力發展社會中介組織是解放政府事務的重要保證。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政府既要認真負責地處理好該管的事,又要“放”好由市場自由發揮的事務,使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在實處。
①李立國.關于簡政放權如何發揮社會中介組織作用[N].人民日報,2014-09-29.
[1]郭國慶,陳凱,焦家良.社會中介組織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1):47-50.
[2]陳思詩.政府職能轉變視角下的社會中介組織角色和作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7):202-205.
[3]張鑫.國家創新體系中現代社會中介組織作用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4]周耀虹.改革發展:社會轉型時期中介組織的作用與影響[J].天府新論,2004(5):91-96.
[5]何星蓉,李菲.我國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科技信息,2010(6):249-251.
[6]汪杰.簡政放權與放管結合的把握[J].招標采購管理,2016(8):20-21.
[7]張超.我國社會中介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06(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