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noush Fanaei
摘 要:網絡恐怖,利用的是計算機的惡意軟件而非常規武器,網絡恐怖分子所使用工具包括病毒、垃圾郵件、木馬、轟炸電子郵件(Bombing Emails)、谷歌轟炸(Google Bombing)、黑客和通過入侵和破壞計算機或者互聯網的網絡操作等。
關鍵詞:恐怖主義;網絡
中圖分類號:D8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5-0175-01
作者簡介:Farnoush Fanaei(1987-),女,穆斯里穆族,伊朗人,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網絡恐怖主義犯罪。
所謂恐怖主義,是指某些組織或個人通過使用暴力或者采取威脅手段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或某種具體要求。網絡恐怖主義的定義與其相似,不同之處在于,網絡恐怖主義的目標是網絡空間中的可用資源。網絡恐怖主義分為兩種:國內恐怖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網絡恐怖主義比傳統的恐怖主義更加危險,因為許多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社會服務都是借助信息和通信技術建立的。網絡恐怖主義可以被定義為:有計劃和有目的實施的、基于政治性和非個人目的,將針對計算機硬件和設施和存儲在他們的應用程序通過全球網絡傳播,并造成了嚴重后果的恐怖行為。
事實上網絡恐怖主義無論其性質和目的,都會造成損害,有時是不可挽回的結果。他們的目標通常是政治敏感區和重要的社區,對這些區域進行干擾和損壞是網絡恐怖分子對其目標最基本也最有力的打擊。當然行動措施的易用性和低成本是相當重要的,因此,網絡恐怖分子會為了實現他們的罪惡目的而配備最先進的工具。其中最有力的工具,也是網絡恐怖主義所有行動進行的基礎,就是網絡空間。恐怖主義,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從這個角度來看,恐怖主義的擴大化和危險性是日益嚴重的。
最近恐怖主義已從國家的威脅轉變成了國際和全球性的威脅。在全球化的時代,伴隨著先進的技術,恐怖主義行動不再局限于國家或區域的邊界。在國際合作伙伴的幫助下,恐怖分子依靠通信技術和金融網絡,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按照自己的意愿組織恐怖行為。
在另一方面,雖然恐怖分子已經成功將恐怖行為危害的范圍波及到全球,但反恐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仍然停留在國家層面,在國際合作制度上尚存空白,這使得起訴和懲罰網絡恐怖行為更加困難。
在當今世界,日益引起關注的恐怖主義威脅越來越依賴于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對由于使用相同的網絡和信息技術從而成倍地提高效率的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威脅,甚至有可能嚴重危害政府、組織和個人等。此外,應該注意到,公共領域和私營領域,都相當依賴計算機網絡。而網絡恐怖主義可以在一個行動中就對這些區域的網絡產生影響。此外,在二十一世紀初,這些網絡的脆弱性將增加,恐怖行動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電子戰的破壞力在一定程度上比生物和化學武器還要大。
網絡恐怖主義是分析和了解恐怖組織行為模式的重要模型,依據不同特征,可以對它們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法包括四種恐怖組織的類型,具體如下:1.民族主義團體;2.宗教團體;3.政治組織;4.單一問題團體。
首先,相比傳統的空間,在計算機環境下群體行為的變化,取決于這些群體重復利用新工具的意愿和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應該考慮到兩件事情:首先,世界各地的恐怖組織,在計算機領域進行的各項活動是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業務和壯大。這意味著任何類型的恐怖組織,都具備采取先進的溝通能力的優勢。無論是作為宣傳目的使用,還是作為幫助金融團體穩步增長的新工具,無論是在組織內還是在組織間使用,都具有這樣的優勢。
其次,對于四類恐怖分子而言,使用電腦進行非暴力活動的意圖遠遠超越進行恐怖主義犯罪的意圖。選擇計算機技術作為武器的恐怖組織的數量,目前尚不清楚。在這一層面上,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對于受害者的傷害,相比正常使用這種技術進行通訊或廣告,需要專門知識和更高的水平的技能。不僅是將原始計算機使用轉變為破壞性武器的技術轉換,更是為了將這些武器替代品發揮出超出常規的效能。簡單來說,相較于傳統的攻擊,利用計算機攻擊對手,需要較少的努力,卻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網絡恐怖主義將恐怖分子曾經幻想過的計劃變為具有可操作性的現實。
第三,網絡恐怖主義的另一特點是成為了恐怖分子犯罪的優選策略。網絡恐怖主義活動最有可能將重點放在對計算機基礎設施的常規攻擊上。對基礎設施的攻擊成為了新戰略的一部分,具有顯著的破壞性。特別是1988年以前,有一次針對英國的國家基礎設施開展的恐怖襲擊,攻擊結果眾所周知,對這些目標的攻擊,主要風險體現在被攻擊單位,而對于平民幾乎沒有太大風險,并在另一方面,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使得它如此出名。這些攻擊,主要是針對基礎設施,如公共交通、能源、電力等。
第四,依靠計算機技術相互聯系的基礎設施,可能成為網絡恐怖主義分子打擊的主要目標,計算機技術的逐步發展使得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1]Pakzad,Batool,Cyber Terrorism,Doctoral dissertation,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Law School,Shahid Beheshti University,2009.
[2]Nourmohammadi,Morteza,"Cyber Terrorism:Terror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Nader Sa'ed,Tehran:World Peace Forum,First Edition,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