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中對“被告人近親屬免于強制出庭”作出了規定,這意味著我國刑訴法對人倫親情的重視,也對以后修法的價值取向起到指導作用。但我國現有的“親屬免于出庭制度”與國外的“親屬拒證權制度”相去甚遠,所以,為了保障程序正義與人倫親情的統一,我們有必要對現有制度進行分析,探索“親屬作證豁免制度”的構建之路。
關鍵詞:親屬拒證權;作證豁免;出庭豁免;人倫親情
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5-0170-01
作者簡介:盛英夫(1993-),男,漢族,湖南株洲人,湘潭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
人倫親情通常是維持家庭的重要因素,特別在中國這么一個人情社會中,人倫親情更是維系著人際關系,同時也關乎著整個社會的穩定。而所謂“親屬拒證權”是指,“具有證人資格的人由于與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含潛在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有法定親屬關系而享有的選擇拒絕作證的權利?!蔽覈诖朔矫嬉灿兴幎?,《刑事訴訟法》第188條:“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相對“親屬拒證權”來說,我國所規定的實則是一種“親屬出庭豁免”的權利。
由于刑訴法188條的規定僅限于庭審階段的“免予強制出庭作證”,且沒有實質上免去親屬的作證義務。所以,在未來的司法改革中,我們有必要從倫理親情出發來構建我國自己的“親屬作證豁免制度”,并由此出發最終建立起完善的“證人作證豁免制度”。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同時,為保證證人出庭作證,《刑事訴訟法》第188條第2款規定,“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準,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由此可見,證人原則上必須履行作證義務,除非其“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
結合上述法條,《刑事訴訟法》第188條規定的“親屬出庭豁免權”可從如下三個方面分析:(一)權利行使的主體限于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這三類近親屬,而這僅僅是近親屬中的一小部分主體;(二)權利行使的階段僅限于審判階段。第188條規定親屬出庭豁免權的行使僅限于審判階段,在其他場合或訴訟階段親屬仍有作證的義務;(三)對于刑訴法188條所賦予的近親屬的權利而言,被告人親屬所獲得的是對“出庭”的豁免權,而非“作證”的豁免。與普通證人不同的是,如果親屬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的,法院不得強制其出庭。但是,親屬證人如果自愿出庭作證仍是法律所鼓勵的。
在參照國外規定的親屬拒證權的基礎上,筆者對我國構建親屬作證豁免制度,提出如下建議:
(一)就拒證權的主體而言,筆者認為188條中所涉及“近親屬”適當擴大,將“同胞兄弟姐妹”也歸入其中,特別是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改變,這樣更能突顯法律的人道關懷。同時,也能使《刑事訴訟法》中對“近親屬”的定義保持一致。
(二)關于如何行使拒證權,參考域外立法例可發現,拒證權原則上貫穿于偵查、審查起訴及審判等全部刑事訴訟過程。筆者認為,《刑事訴訟法》可考慮在有關證人作證條款中直接列明享有親屬拒證權的證人類型。至于證人被強迫要求作證或因此遭受懲處的,可賦予其向上級主管機關提起復議的權利;如對復議結果仍不滿意,可就其拒證權被侵犯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此外,如果符合國家賠償條件的,可申請國家賠償。這樣,可更加充分的保障親屬拒證權制度的實施。
(三)有原則就會有例外,構建親屬拒證權也應規定相應的例外。我們都在強調對證人人權的保護,但人道不僅是保障人權,同時也要尊重證人的自主選擇。權利可以用來行使,權利也可以被放棄。在近親屬主動放棄該項權利的時候我們也應尊重他的選擇,畢竟每個家庭的構造以及每個人的價值取向都是不同的,不能一味的強調對人倫親情的保護,而忘記了對權利人選擇的尊重,這也是人道主義的重要內涵之一。
雖然說不應在法律條文中倡導“大義滅親”,應尊重人性,但問題出現了極端化時,我們仍應有最基本的價值判斷。筆者認為,當犯罪份子的行為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公共利益時,我們需要堅持“大義”。也就說,犯罪份子觸及《刑法》所規定的幾項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時,可以對作為例外,對其近親屬也可以強制要求作證。
沒有任何一種法律制度能夠兼顧所有人的價值追求,同樣,構建親屬拒證權的過程,也將是一個“人道”與“大義”激烈碰撞的過程,我們需要從中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平衡點。
[1]陳光中.證據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羅思榮.拒證權論[J].當代法學,2002(8):41-44.
[3]何邦武.親屬作證制度在近代中國的演變及啟示[J].中國法學,2014(3):196-210.
[4]楊鴻烈.中國法律發達史[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2.
[5]范忠信.中西法律傳統中的“親親相隱”[J].中國社會科學,1997(3):88.
[6]王劍虹.親屬拒證特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32-35.
[7]楊宇冠.論不強迫自證其罪原則[J].中國法學,2003(1):130.
[8]閻磊.構建我國刑事訴訟證人拒證權制度的理性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3(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