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濤,周怡,張貽量,駱書芳,朱來發
(1.集美工業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2;2.廈門市工商旅游學校翔安分校,福建 廈門 361021)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突破了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通過一定的方法讓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交替進行,沒有固定的先實踐后理論或先理論后實踐,而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于知識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自身原有的知識經驗“生長”成新的知識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師生、生生互動及總結中完成的。建構主義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思想淵源,它具有迥異于傳統的學習理論和教學思想,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指導價值。研究建構主義對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影響,具有極為重要的實踐價值[1]。
當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差、厭學,但動手能力較強是公認的普遍現象[2],而“數控編程與應用”這門課程的特點是理論知識點較多,學生最后在實際工作的時候應用的都是基于理論知識的技能,因此技能一定要多練。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中職生開展教學,特別是枯燥乏味的理論課堂教學對他們來講形同坐囚籠,這樣的教學效果不好。針對這些問題,相關教師進行了研究和嘗試,取得了大量的成果[3]。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的教學模式由原來傳統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模式發展為多種教學方法并舉的教學模式,各學校又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對課程進行改革,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教學模式(見表 1)。
通過各個地區、學校根據自身條件進行的嘗試以及學習效果反饋來看,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最適合中職“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教學的教學模式。

表1 現階段“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的教學模式
目前,“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需要在一定的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開展,其中最適合的就是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觀認為[4],學習在本質上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建構主義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來理解世界,教師和學生都作為主體,通過教師和學生對知識進行合作性建構來完成教學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是由4個要素構成的,4個要素分別為會話、情境、協作和意義,建構主義的進行策略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這符合“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需要。
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拋錨式、支架式、隨機進行式等方法是較成熟的教學方法。拋錨式教學方法是構建在挑選出的比較適合于教學的實際任務的基礎上,確定這類實際任務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確定教學案例、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中,提出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數控編程與應用”一體化課程模式讓教師和學生對該課程相關知識點進行合作性建構,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者;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個人在企業中成長的實際案例來傳授知識,以常見小任務來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真實問題來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一體化教學實施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的精心策劃、有效組織、合理引導,幫助學生完成從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做出決策、計劃實施、檢查控制到評價反饋的全過程,是教學的核心環節,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成敗。由于一體化課程及其教學方式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講,都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加上很多教師缺乏必要的企業實踐經驗,一時之間還無法徹底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與模式等原因,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圖1 現階段“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教學流程圖
以我校“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為例,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圖1所示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為我校數控專業的教學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學習興趣偏差、敷衍了事,導致學生兩極分化嚴重,最后不得不將進度快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教學,將中等的學生分成一組教學,將進度慢的學生分成一組教學;很多學生在教師教學時,知識點掌握的還可以,但過一段時間后,又將教師的知識“還”給了教師;另外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意識及團隊合作意識薄弱,教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完后就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了,碰到自己不懂的知識點,任務就不做了,等教師來解決,不能夠通過自我或同學間的協作來解決。
針對“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索與反思,最終基于建構主義對“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該教學模式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圖2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對“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的教學改進
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在企業實際案例中選擇適合當次課學習的真實圖紙及案例,或者根據教學計劃要求,對企業真實的圖紙及案例進行適當修改,使得符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
①知識儲備 教師根據該次課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在藍墨云上創建本堂課的知識儲備,針對以往學生易錯點及本次課的重難點錄制微課視頻,方便學生反復學習。
②自主學習 將任務下發給學生,并將知識儲備及微課等放置在云課堂資源上,讓學生自主學習,并要求學生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再由教師針對每個學生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知識水平和云課堂的資源解決問題。
③合作學習 根據學生的特點及成績,進行互補安排、學生進行分組,保證一個組里成員高低搭配。然后每個學生在小組里將自己的問題提出來,以小組為單位,大家積極發言,進行問題的解答。最后每個小組將自己小組已經解決的問題及未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每個小組將解決的問題及未解決的問題提出。在這里注意老師應參與整個小組間的交流探討過程,發現有些學生們自認為已解決的錯題及時進行引導,然后教師針對各小組均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解答。
④學生建構知識 每個學生將自己及所在小組在整個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
⑤學生拓展反思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本次課學習的知識還可以應用在什么零件什么圖紙。
⑥教師評價反思 教師針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做形成性評價及記錄。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形成性記錄,對癥下藥地對每個學生進行引導。3.2.3 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建議在實施基于建構主義理論進行“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教學中牢牢抓住幾點:
①切記不要讓學生自生自滅、“放羊”,教師要進行相應的組織、引導;
②評價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而不僅僅只有結果評價,每個小的階段完都應有一個階段性的評價,最后再有一個總的評價;
③始終堅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來學習知識,教師在適當的時候予以引導,完成從分析明確任務到評價反饋的完整工作過程;
④在相關資料及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師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使學生能夠梳理出任務實施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與技能點,并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建構主義對“數控編程與應用”課程一體化的改進把學生從知識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搭建者,把教師從知識的搭建者變為引導者。學生將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交流等學習環境中,通過自身查詢資料、協作學習與會話交流等主動的、積極的思維行為,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并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這一模型準確地反映上述教學設計思路,結構清晰完整,同時又由于教學設計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自主探索學習等要素不局限于依次順序進行,而會不斷游走于各模塊之間。這對指導當下職業學校開展有效的“數控編程與應用”一體化教學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許真.行動導向教育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1(09):113.
[2]董維玲.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構建數學教學設計模型:中國職協2014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秘書處專題資料匯編,2014.
[3]王新國.建構主義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創新探析[J].裝備制造技術,2012(01):192-195.
[4]趙一簣.建構主義在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4(08):38-39.
[5]陳義華.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辦法:中國職協2014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下冊)[C].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秘書處專題資料匯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