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繼紅
年逾古稀的母親最近常丟三落四,剛開口說了半句話,下半句就忘了說什么。雖然我們從未責怪過她,她自己卻不安起來,不住地檢討:“老糊涂了,沒用了。”父親握住母親的手輕聲安慰:“沒關系,還挺可愛的嘛!”
母親從小聰明好學,是家里七個孩子中唯一考上大學的。大學畢業后母親在鄉鎮醫院當醫生,父親經人介紹與母親相識。據父親回憶,母親年輕時面貌清秀,兩條又黑又粗的大辮子在腦后甩來甩去,深深吸引住他的目光。父親年輕時一表人才,母親也暗暗喜歡他。于是,父親經常約母親逛公園,游湖劃船,感情日益加深。二人相戀五年后,終于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婚后爸媽調到同一單位工作,母親依舊當醫生,經常早中晚三班倒。只要早上在家,她都會天未亮就起床生火、燒水,張羅一家人的早餐,然后打開雞籠,將家里養的五六只雞放出來,喂食喂水,再急匆匆趕去上班。為了節省時間,身材矮小的母親不知摔了多少跤,愣是“馴服”了父親的二八自行車。母親下班后,又馬不停蹄地騎車飛奔回家準備全家人的晚餐,在雞籠里摸幾個雞蛋留起來,以備逢年過節給我們“打牙祭”。晚飯后,我和妹妹寫作業,母親開始踩縫紉機為我們縫補衣服。記得有一次學校要求我們第二天統一穿白襯衫上學,而我和妹妹都沒有,母親利落地將她的白大褂拆開,整整忙了一夜給我們做了兩件白襯衫。
母親聰慧過人,讀書看報過目不忘。然而似乎在一夜之間,她的記憶力突然減退,經常做完飯忘了關煤氣。有時人在客廳看電視,聞到燒焦的氣味,才猛然想起灶上還開著火,飯鍋也燒漏了好幾只。母親因此非常自責,看著她可憐兮兮的樣子,父親心疼萬分,帶她看過醫生后,確認是患上阿爾茨海默癥。
母親生病后,父親一改以往粗線條的作風,變得極為溫柔細膩。早上起床,一聽到母親咳嗽,趕忙為她披上外套,叮囑道:“天冷了,要記得多穿點”。母親睡眠不好,經常失眠,父親怕吵到她,走路、關門都盡量不發出聲響。外出散步,怕她走丟,緊緊地握著母親的手,一刻也不敢分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兩人相扶相依,攜手同行的樣子,不知羨煞多少人。
我經常帶孩子回來看望二老。女兒一見到姥姥,就撲在姥姥懷里撒嬌,哇啦哇啦地說個不停,還不住地給姥姥喂水果吃,我在一旁看母親開心得嘴都合不攏了。網絡上常用“媽寶”來形容事事依賴媽媽的孩子,但在我家,有家人悉心關照的母親,才是我們家不折不扣的“媽寶”呢!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一老是一種壓力、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幸福。趁老人還在身邊,好好地將她當作寶貝去愛,去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