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陽
摘要:《運河謠》是由印青譜曲,黃維若、董妮聯合編劇,廖向紅導演的一部歌劇作品,以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京杭大運河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名叫水紅蓮,是一位唱曲藝人,性格開朗,歌聲美妙動人,她與上京告發貪官的書生秦嘯生相戀,又因陰差陽錯的不能在一起,隨在夜間演唱《秦生啊,你還好嗎?》,訴說了肝腸寸斷的相思之苦。其文章以《秦生啊,你還好嗎?》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藝術特征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通過研究增強對民族歌劇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詮釋。
關鍵詞:民族歌劇;藝術
一、歌詞分析
《秦生啊,你還好嗎?》這一段講述的故事背景是女主角水紅蓮與秦嘯生在命運的波濤中飽受折磨,為挽救盲女關硯硯的生命,秦嘯生不得不日夜守候在她身邊細心照料,善良的水紅蓮卻只能整夜苦等在門外承受煎熬。
“秦生啊,你還好嗎”這一句道出了歌曲主題也是水紅蓮對秦生最深情的問候,這一句令人動容的詞句既是紅蓮對秦生的關切又是對愛人的質問:“沒有我在你的身邊,你還好嗎?”。
“我真的恨你!......不,我不恨你”這一刻,善良的水紅蓮內心的痛苦糾結無以言喻,既埋冤秦生不陪在自己身邊又覺得秦生應該去幫助關硯硯,表現出了紅蓮的善良。
“初夜熬藥湯,不要燙著你;二更寒風起,你要多穿衣;三更星斗移,你要歇一口氣,四更孩子哭,給她喂點漿米;”這幾句排比句細致而生動的把聽眾帶入到歌曲中的情鏡,紅蓮對秦生的愛意和對關硯硯的同情溢于言表,細致到每一個細節,不希望愛人受凍挨餓,也不希望關硯硯和她的孩子受苦。
二、旋律分析
《秦生啊,你還好嗎?》整個唱段融合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特點,其構成是對比性的二部曲式,通過對比手法來表達女主人公內心的矛盾掙扎。但從整體的調性和曲式材料看,又具有再現三段的特點,可以說這一段曲式結構是呈現對比性的三段式。
A段中秦生啊,你還好嗎?我真的恨你,…她才有一線生機”這一小段的唱詞,寄托了濃濃的思念與哀怨之情,演唱時聲音應該如輕聲呼喚,節奏自由,語氣如同說話一般,重點是運用好氣息,每一個字都要落在氣息上,但又要很自然。這一段有很多休止符,演員演唱時要注意用氣息控制聲音,做到聲斷情不斷,營造出一種欲語還休的感覺。
可是我魂魄無依啊,夢見你常守在她身邊”是B段。B段則采用了平行兩句體的音樂結構,第一句轉為降e小調,音樂色彩上不復激烈,而是轉為黯淡神傷,略微喑啞抑郁。第二句調式上轉為降G大調,在情緒上,更加直接抒發出自己的真實情感。B段總體速度比前一段稍快,旋律更加細碎急切,節奏變化頗大。第一句轉為A段的同名小調降e小調,第二句調式上又轉為降G大調,整段節奏的過渡過程是由十六分音符轉換到四分音符,緊接著再到八分音符,最后停在二分音符上。這種節奏型使戲劇效果特別濃厚,就像歌詞所言—“魂魄無依”,水紅蓮急切表達自己的心境,乃至于唱到最后一句淚汪汪一聲,長嘆息”時,情緒已經無法抑制,瞬間爆發出來。
之后,通過一小段的過渡進入C段,此段由五個對比的樂句構成,有一種再現A段的感覺。調性轉到了E宮調上,其演唱按照情感層次不同,分為兩個部分:一到四更是將心緒和緣由娓娓道來,故而女主人公情緒平穩,但在情感表達的同時也為之后部分做了鋪墊;五更后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曲情感表現更加激烈突出的一個新層次,女主人公情感熱烈,前后對比強弱鮮明。最后一句你抽一點空把我想起”中,起”字是做漸強處理的,氣息與情緒都十分飽滿。緊接著是一個自由休止符,一句一個休止,聲斷情不斷。
三、民族歌劇的民族特色
《運河謠》是一部極具民族性和親民性的作品,千年的大運河在孕育兩岸文明的同時也見證了人間的悲歡離合。故事非常中國化,非常具有中華民族特性。作品以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大人工奇跡之一“京杭大運河”為背景,講述了明朝萬歷年間,江南書生秦嘯生和江湖藝人水紅蓮、書香閨艷關硯硯三人之間發生的一段跌宕起伏、蕩氣回腸的動人愛情故事,表現了特定時期運河兩岸各階層人物的命運際遇,歌頌了平凡人物義薄云天、舍生取義、舍己救人的人間大愛和偉大人性,展現了幅波瀾壯闊的自然歷史畫卷。
民族歌劇的音樂源于民間音樂,而且演員都是以民族唱法來發聲。民族歌劇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其結構講究勻稱和緩。以歌劇《運河謠》為例,在許多唱段的最后都為了結構的統一、形式的完美,而采用合尾的方式。
四、人物塑造
在《運河謠》中,水紅蓮融合了南北方的性格特征,既剛烈、俏皮、潑辣,又善良溫柔,是一個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有正義感的江湖藝人。正因為這樣的身份特征,她的角色音樂就不能只體現某一地域的特色。在前半場,水紅蓮大多使用了純民族唱法,而后一部分主要是采用詠嘆調。對于秦嘯生,她滿懷柔情,獨唱時旖旎婉轉又不失直截了當;而為了拯救關硯硯,她又義不容辭,堅決鎮靜;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徘徊,才以哀怨的曲調唱出心底的矛盾與哀切。
詠嘆調作為歌劇中的最重要的演唱形式,通常是在歌劇情感的高潮位置上出現,揭示和抒發人物角色的內心世界。以《秦生啊,你還好嗎?》水紅蓮的唱段為例,不僅需要精湛的演唱技巧,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知識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的了解整部歌劇的創作背景,了解在那個特定的時代下,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這樣才能豐富歌劇人物,使水紅蓮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鮮活。
水紅蓮這個角色塑造需要抒情女高音的音色,迄今為止,先后由雷佳、王麗達、王喆三人飾演水紅蓮的角色,在演出中,他們通過自己深厚的藝術修養對歌劇進行深刻的二度創作,用自己獨特的演唱方式演繹水紅蓮這個人物形象,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五、結語
《運河謠》可以說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歌劇,該劇在音樂方面既保持了民族歌劇的特質,又與新時代的創意相結合,整個歌劇的音樂、劇情等交織融合在一起,具有及其強烈的戲劇性和抒情性。整部歌劇以民族唱法為載體,運用不同的音樂形式,把劇情的發展與音樂的發展融合在一起,形成高度和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