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華 楊劍 曹光恒
[摘要] 目的 研究移動健康策略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區確診的冠心病患者8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移動健康策略干預。對所有患者均進行為期2年的隨訪,分別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生率、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情況、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生率為6.98%(3/4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26%(10/43)(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分別為(130.5±1.8)mmHg、(80.4±5.1)mmHg、(67.2±9.4)次/min,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46.5±2.2)mmHg、(91.2±6.2)mmHg、(84.2±9.0)次/min(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率為9.30%(4/4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91%(12/41)(P<0.05)。兩組治療前心臟LVEF及VE/VA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LVEF及VE/VA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結論 手機短信和微信方面的移動健康策略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壓及心率,同時降低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率,改善心功能。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移動健康策略;血壓;心率;心血管突發事件7
[中圖分類號] R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08-0082-04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health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its value
WU Xuehua YANG Jian CAO Guanghe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Zhejiang Medical & Health Group Hangzhou Hospital, Hangzhou 310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obile health strategy in th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86 patients with CHD who were diagnosed in our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obile health strategy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The incidenc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mergenc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indicators of heart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angin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98% (3/43) after treatment,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3.26%, 10/43)(P<0.05).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130.5±1.8) mmHg, (80.4±5.1) mmHg, (67.2±9.4) times/min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146.5±2.2) mmHg, (91.2±6.2) mmHg and(84.2±9.0) times/min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emergenci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9.30%(4/43),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7.91%, 12/41)(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LVEF and VE/V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LVEF and VE/V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 Conclusion The mobile health strategy in SMS and WeChat is of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emergencies and improve heart function.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obile health strategy;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Cardiovascular emergencies
有研究[1]報道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逐漸加重以及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臨床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且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致死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疾病的預防以及自身健康的管理日益重視[2]。隨著科技水平的逐漸發展,臨床上傳統的健康教育形勢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手機短信以及微信作為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的特點,可能在我國居民健康教育中起到較好的效果[3]。但目前沒有關于手機短信和微信方面的移動健康策略在心血管疾病預防和管理方面效果的研究及評價。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移動健康策略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并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為有效治療社區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最佳健康教育方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區確診的冠心病患者86例。納入標準[4]:(1)所有患者均經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2)排除肝、腎、肺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3)無語言交流障礙或神經系統疾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其中觀察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44~83歲,平均(57.2±10.3)歲;病程5個月~20年,平均(7.5±1.2)年。對照組男26例,女17例,年齡45~84歲,平均(57.4±10.4)歲;病程7個月~22年,平均(7.6±1.2)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即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神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793,規格2 mL/支)治療,共取30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進行靜脈點滴,1次/d,15 d為1個療程。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移動健康策略干預,具體方法如下:醫生定期每周1次對所有患者發送個人定制的指導生活方式的短信或微信,主要內容包括飲食方案、生活習慣以及運動鍛煉等方面的建議、指導,并予以患者鼓勵以及支持。與此同時,告知患者及時將自身的癥狀以短信和微信的方式進行反饋,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根據患者病情緊急情況可及時經120急救中心以及臨床科室配合處理。對所有患者均進行為期2年的隨訪,將末次隨訪所得數據記為隨訪結果。
1.3 觀察指標
通過手機短信以及微信進行隨訪,分別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生率、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情況、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其中心血管突發事件主要包括心衰、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猝死等。心功能指標主要包括LVEF及VE/VA。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生率為6.98%(3/4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26%(10/43)(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分別為(130.5±1.8)mmHg、(80.4±5.1)mmHg、(67.2±9.4)次/min,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46.5±2.2)mmHg、(91.2±6.2)mmHg、(84.2±9.0)次/min(P均<0.05)。見表2。
2.3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率為9.30%(4/4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91%(12/41)(P<0.05)。見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前心臟LVEF及VE/VA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LVEF及VE/VA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4。
3 討論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第一死因,且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日益升高[5-8]。另有研究報道顯示,在對心血管疾病進行預防和管理的策略里,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很重要的影響[9-11]。本研究選取的對象均為冠心病患者,該病患者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風險較高,通常需要長期藥物維持治療,年均到醫院就診次數多,再次住院率高,國家對這類人群總體醫療支出壓力大,如果便捷的移動健康管理策略能提高該類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的主動性,將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社會經濟壓力[12-14]。另外,也為移動健康應用于國家疾病預防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和理論參考。
本文通過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生率為6.98%(3/4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26%(10/43),且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說明了移動健康策略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壓以及心率水平。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手機短信和微信是通過移動電話網絡、傳真機或IP地址收發簡短文本信息的一種通信服務。其內容可以是文本和數字,還支持圖片、聲音、動畫等多媒體信息,有利于幫助患者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心血管疾病相關知識以及防治手段,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此外,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表明了移動健康策略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中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分析原因,本文認為醫生可通過手機短信以及微信的方式向患者傳輸心血管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包括危險因素以及預防措施等,從而有助于對患者進行相關預防以及管理,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進一步達到降低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風險的目的[15-16]。另外,兩組治療前心臟LVEF及VE/VA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LVEF及VE/VA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提示了移動健康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手機短信和微信方面的移動健康策略有效縮短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患者及時向醫生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同時可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遠程指導,從而促進了患者的疾病康復。且臨床上已有研究學者將手機微信用于多種疾病患者的護理管理中,且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充分證實了手機短信或微信服務對患者疾病康復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17-18]。
綜上所述,手機短信和微信方面的移動健康策略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壓以及心率,同時降低心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率以及再入院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Woringer M,Cecil E,Watt H,et al.Evaluation of community provision of a preventive cardiovascular programme-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Health Check in reaching the under-served groups by primary care in England:Coss 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J].BMC Health Serv Res,2017,17(1):405.
[2] 薛萱,屈艷玲,李學信,等.前列地爾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造影劑腎病的預防作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0):65-66.
[3] 張廣有,楊劍.實現數字醫學夢 揚帆遠航正當時——中華醫學會第四次全國數字醫學學術會議擷萃[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4,29(20):21-21.
[4] 劉興磊,王恒和,程剛,等.葛根素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及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6):1061-1065.
[5] 李琳,王斌,郝宇麗,等.社區健康管理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5,17(1):79-80.
[6] 車琳.心血管疾病社區防治的理想模式社區心臟康復與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的整合[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2,27(24):21.
[7] 鄧木蘭,李河,石美玲,等.廣州市番禺區農民急性冠心病事件發病率及20年變化趨勢[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3):236-240.
[8] Van Belle E,Baptista SB,Raposo L,et al.Impact of rutine factional fow rserve on mnagement Decision and 1-yar cinical otcome of ptients wth aute cronary sndromes: PRIME-FFR(isights fom the POST-IT [prtuguese sudy on the ealuation of FFR-Guided teatment of cronary?dsease] and R3F [French FFR Registry] itegrated mlticenter rgistries-mplementation of FFR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in rutine pactice)[J].Circ Cardiovasc Interv,2017,10(6):4296-4297.
[9] 鄭穎,劉玉紅,張海川,等.北京某社區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應用調查[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7,16(7):557-559.
[10] 王玲,武軼群,唐迅,等.北京房山中老年冠心病人生命質量調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4):323-326.
[11] 陳業雄,符峰梁.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老年冠心病伴焦慮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107-6108.
[12] 白楊,肖瑜琪,修建成,等.基于安卓系統對心臟康復風險評估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前景[J].中國醫學創新,2016, 13(19):129-132.
[13] 張學爾,儲慧民.社區綜合干預對糖耐量異常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防控作用[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23(3):240-241.
[14] 鄭聰毅,王增武,陳祚,等.新疆、西藏地區居民肥胖類型與10年冠心病發病風險關系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7,38(6):721-726.
[15] 黃愛華,李磊,馬麗芬,等.微信隨訪實施二級預防對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3):1590-1592.
[16] 劉燕,徐良雄,羅菊英,等.電話加短信隨訪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7):797-800.
[17] 孫筱璐,孫妍,王國干,等.遠程監測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應用價值[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4):416-420.
[18] 黃愛華,李磊,馬麗芬,等.微信隨訪實施二級預防對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3):1590-1592.
(收稿日期: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