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劉國華 徐東雨
[摘要]目的 研究2015年三種常見婦科癌癥患病情況的分布特點和地區差異,為三種癌癥的防治提供參考。方法 收集2015年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乳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的患病率報告,對其進行統計描述、相關性分析和聚類分析,聚類分析方法采用Ward法,類間距離采用平方Euclidean法。結果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提示,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報告患病率兩兩相關(P<0.05)。聚類分析結果提示,乳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報告患病率位于前列的遼寧、安徽、河南、四川、重慶、甘肅、黑龍江、江西、云南、新疆、福建最早聚為一類。乳腺癌和宮頸癌均高發的新疆、福建容易單獨分成一類。結論 三種常見婦科癌癥防治形勢依然嚴峻,高發區域特征明顯,應重點加強此類地區三種癌癥的防治工作,對診斷為三種癌癥的患者采取積極的治療干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其生存率。
[關鍵詞]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患病率;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 R97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2(b)-0154-03
Clustering analysis on incidences of three common gynecological cancers of 31 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China
LIU Bing1 LIU Guo-hua2 XU Dong-yu3
1.Department of Musculoskeletal Onc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16,China;2.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Neuro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16,China;3.Computer Office,School of Fundamental Sciences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12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incidences of three common gynecological cancers since 2015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eventing these three gynecological cancers.Methods The report of incidences of breast cancer,cervical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were collected of 31 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China since 2015,and then statistical description,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were made on the incidences.The method of cluster analysis adopted Ward method,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classes was square Euclidean method.Results 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ported incidences of breast cancer,cervical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had pairwise correlation (P<0.05).The result of clustering analysis hinted that provinces of Liaoning,Anhui,Henan,Sichuan,Chongqing,Gansu,Heilongjiang,Jiangxi,Yunnan,Xinjiang and Fujian,which were at the forefront of incidences of breast cancer,cervical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were first clustered into one group.While Xinjiang and Fujian,which had high incidence of breast and cervical cancer,were easily divided into one category.Conclu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se three common gynecological cancers is still severe,wi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high-prevalence area,so focus should be on 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ork of these three cancers in such regions.Active treatment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for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hree kinds of canc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their survival rate.
[Key words]Breast cancer;Cervical cancer;Ovarian cancer;Incidence;Clustering analysis
癌癥是指可以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的統稱,也是威脅人類健康最為嚴重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全球癌癥報告2014》報道顯示,2012年約有1400萬新發癌癥病例,其中近一半新增癌癥病例出現在亞洲,中國占據了其中的大部分,中國新增癌癥病例數居第一位[1]。
據相關文獻報道,乳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是影響中國女性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這三種婦科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長期居于女性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前3位[2-4]。本研究旨在通過層次聚類分析方法,對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三種常見婦科癌癥報告患病率進行聚類,探討不同地區婦科癌癥的分布特點,為合理地制訂婦科癌癥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報告患病率來源于《2016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5]。
1.2方法
本研究將每個省級行政區視為一個獨立樣品,以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報告患病率作為聚類指標,進行樣本聚類分析。聚類方法為Ward法,類間距離采用平方Euclidean法,將省級行政區作為標注個案。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先對指標數據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分析[6],然后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對標準化后的指標數據進行聚類分析[7],聚類分析方法采用Ward法,類間距離采用平方Euclidean法,使得同類的樣本性質相近,不同類的樣本性質差別較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015年31個省級行政區三種常見婦科癌癥報告患病率結果
數據見表1。2015年31個省級行政區三種癌癥合計患病率較高的前5位省級行政區為:新疆、福建、云南、遼寧、廣西。乳腺癌患病率較高的前5位省級行政區為:新疆、遼寧、安徽、廣西、上海。宮頸癌患病率較高的前5位省級行政區:福建、云南、新疆、山西、廣西。卵巢癌患病率較高的前5位省級行政區為:黑龍江、遼寧、江西、青海、云南。
2.2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
對三種癌癥報告患病率之間的相關性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提示,乳腺癌與宮頸癌(相關系數=0.570,P=0.001)、乳腺癌與卵巢癌(相關系數=0.363,P=0.045)、宮頸癌與卵巢癌(相關系數=0.597,P=0.000)報告患病率兩兩相關,且均為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樣本聚類分析結果
由表1可知,三種癌癥的報告患病率相差較大,因此不適合直接按原始報告患病率指標進行聚類分析,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標準化公式:xi′=(xi-xi)/Si[8],其中,xi′為標準化后的指標數值,xi為原始數值,為xi的均值,Si為xi的的標準差。以乳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的報告患病率的標準化值為聚類指標,使用SPSS 19.0軟件對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進行樣本聚類分析,結果見圖1。
各省級行政區分為2類時,遼寧、安徽、河南、四川、重慶、甘肅、黑龍江、江西、云南、新疆、福建為一類,其余省級行政區為另一類。結合表1數據,遼寧、安徽的乳腺癌患病率位于第2、3位。云南的宮頸癌患病率位于第2位。黑龍江、遼寧、江西、云南的卵巢癌患病率位于第1~3位和第5位。
當各省級行政區分為3類時,新疆、福建單獨為一類。結合表1數據易知,新疆、福建兩個省級行政區三種癌癥合計報告患病率高居前2位,明顯高于其他省級行政區。其中新疆的乳腺癌和宮頸癌的報告患病率分別位于第1位和第3位,福建的宮頸癌的報告患病率高居第1位。
從圖1可知,當各省級行政區分為4類時為最佳分類。當省級行政區分為4類時,新疆、福建為一類。遼寧、安徽、河南、四川、重慶、甘肅、黑龍江、江西、云南為一類。上海、山東、廣西、內蒙古、湖南、湖北、海南、山西、青海為一類。其中廣西、上海的乳腺癌患病率為第4、5位,山西、廣西的宮頸癌患病率為第4、5位,青海的卵巢癌患病率為第4位。其余省級行政區為另一類,這些省級行政區的三種癌癥的報告患病率均不太突出。
聚類分析結合表1結果提示,乳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報告患病率位于前列的遼寧、安徽、河南、四川、重慶、甘肅、黑龍江、江西、云南、新疆、福建最早聚為一類。乳腺癌和宮頸癌均高發的新疆、福建容易單獨分成一類。
3討論
潘蕾蕾等[9-10]認為性成熟期提前、絕經期延后、晚生育、不哺乳、不良情緒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均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概率。陳慧等[11-12]認為早婚、早育、多產、性生活不衛生以及避孕藥、雌激素的濫用是宮頸癌重要的致病因素。藍素純等[13-15]認為卵巢癌的患病與持續排卵、促性腺激素誘導及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
本研究的聚類分析結果提示,三種癌癥均高發的省級行政區很快被聚為一類,而患病率低的省份很難聚為一類,說明三種癌癥在高發省級行政區中的患病特征明顯。
本研究結果提示,31個省級行政區三種癌癥的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新疆、福建、云南、遼寧、廣西等沿邊沿海省級行政區,三種癌癥的報告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省級行政區,因此這些地區要加大防控力度,建議這些地區由省級衛生和計生部門牽頭成立“三癌”防治工作小組,督導“三癌”的篩查,加強對街道、鄉、鎮等基層醫療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技能強化培訓和指導。基層醫療機構要加強轄區內育齡或已婚育女性的宣傳、教育和動員工作,可以采取發放宣傳手冊、面對面講解、調查問卷等方式進行,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QQ、手機APP等新興媒體或信息化平臺對本地區人群進行“三癌”防治的培訓和指導。對明確診斷為“三癌”的患者采取積極的治療干預。對高風險人群進行追蹤隨訪,督促其復檢,并給予心理疏導。以上措施的實施將有利于提高“三癌”知識的知曉率、普查參與率,做到早診斷和早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其生存率,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趙宇平,王慧,楊光,等.基于生物信息學的中藥青蒿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14):2695-2700.
[2]龔巍巍,羅勝蘭,胡如英,等.2005~2010年浙江省女性乳腺癌、宮頸癌與卵巢癌生存率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5):366-369.
[3]劉海鳳,劉屹,王靜依,等.婦科腫瘤患者醫院感染特征及相關易感因素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7,12(9):897-900.
[4]向陽,李源.重視婦科少見惡性腫瘤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7,33(4):329-332.
[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5:220-220.
[6]王濤.基于Spearman秩相關系數的紅外弱小目標檢測[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7,17(2):234-238.
[7]孫振球.醫學統計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99-412.
[8]張志常,劉雁,婁巖,等.我國大陸地區各省艾滋病與淋病、梅毒報告發病率的系統聚類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6,32(7):670-672.
[9]潘蕾蕾,馬俊,方芳,等.青年乳腺癌與中老年乳腺癌相關對比分析[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15,36(2):93-95.
[10]陳基善.早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聯合保乳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0):30-31.
[11]陳慧,周思園,孫振球,等.常見婦科三大惡性腫瘤的流行及疾病負擔研究現狀[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6):108-112.
[12]陳劍萍,葉柳青,于愛軍,等.多種腫瘤標志物在宮頸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7,27(17):2533-2535,2538.
[13]藍素純,謝麗琴,黃彩紅,等.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指導在晚期卵巢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8):183-185,189.
[14]劉云,杜成,劉文超,等.卵巢癌治療新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15,23(4):553-556.
[15]銀琪,生秀杰.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卵巢癌病因研究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6,43(6):681-685.
(收稿日期:2017-12-06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