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秦偉偉(1994.7-),男,漢,山西忻州人,自由職業(yè),研究方向為古典文學(xué),口頭榮譽(yù)稱“秦大才子”。字詩酸,號七泉居士。詩里含酸,故以“詩酸”為字。
宮聞車響,遂知伯玉之輪。道遇人悲,方嘆黔婁之被。偉乃屈谷之瓠,生于盛世亦未能成。性喜懶散,捫虱竇臭。蒲柳先秋,自覺是白雞入夢,是故莫伐吾寢兵之罪。 雖然。亦如阿蒙之涉獵于讀者之間,染指于《聊齋》之內(nèi)。閱其三味,偶錄人日鳥以強(qiáng)知。嘗自詡?cè)绺奚滹?,夫勖勉乎?現(xiàn)世輝煌,不作《聊齋》之語。今人暗利,重焚鬼狐之憤。棄席之松不思續(xù)貂之作,乞火之偉豈無腹稿之才?偉愿如松,花成藩圂,知我者亦于青林黑塞,足矣!獨(dú)偉慕松耶?
譯文:在宮里聽到車子響動的聲音就知道是蘧伯玉的馬車,道路上遇到有人悲泣才感嘆黔婁的貧窮。我秦偉偉是個無用的人,出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也不堪造就。因為喜歡懶散的性格,所以虱子全身都是,簡直是臭人一個。然后身體還不好,感覺自己就要死了,因此就不要攻擊我碌碌無為的罪過了。雖然如此,但我還是要像呂蒙那樣多多少少看了點(diǎn)東西,看的是《聊齋志異》。多少也看懂了點(diǎn),偶爾自己翻譯幾句,勉強(qiáng)知道大義。曾經(jīng)夸贊自己終于是有用之才了,這算是有進(jìn)步嗎?如今世界清明強(qiáng)大,用不著說鬼話來恐嚇別人。但是有些人暗室謀利,已經(jīng)燃燒起了那些躲在陰暗里鬼狐們的怒火。蒲松齡為什么不把《聊齋志異》寫下去,把筆一扔就走了。也沒有讓身邊的朋友來續(xù)寫《聊齋志異》,難道自告奮勇的秦偉偉就沒有文不加點(diǎn)才華?我秦偉偉愿意成為像蒲松齡那樣的人,盡管花兒落在了廁所里,盡管我的知己也在那黑乎乎的冥界里,我也值了,難道只有我秦偉偉羨慕蒲松齡的才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