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舟子詠》是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柯勒律治最著名的長詩之一,縱觀之前的許多作品從生態(tài)視域,創(chuàng)傷原理,自然回歸,哥特式風格等方面解讀該著作,其中不乏對老水手的原罪的挖掘,但對于詩中其他水手的罪與罰卻鮮有闡發(fā),本文將結合柯氏的自然觀與浪漫主義的歷史語境,從罪與罰的角度深度闡述《古舟子詠》中體現(xiàn)出的柯氏對人類社會道德觀的悲嘆。
關鍵詞:《古舟子詠》;罪與罰;浪漫主義;道德觀
作者簡介:陶冶(1994.5-),女,漢族,籍貫是遼寧省沈陽市,遼寧大學學歷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9--01
柯勒律治的一生飽受磨難,作品不多,在評論界一直也飽受爭議,在其發(fā)表文章后,當時的評論家甚至有人公開發(fā)表批評他的作品枯燥無味,毫無道德感。然而柯勒律治卻意味深長地回復,他的作品除了道德其他一無所有。柯氏的作品充滿了哥特式味道,其中不乏超自然意象與神秘主義,全詩彌漫著詭異魔幻的色彩,使其較為難懂長期遭受誤解。但也正是由于這些超現(xiàn)實魔幻色彩的存在不斷地吸引著人們的興趣,持續(xù)受到評論界的關注。直到生態(tài)批評的興起,著名的生態(tài)學家羅伯茲和杰弗德將柯氏的《古舟子詠》譽為“最偉大的生態(tài)寓言”,才正式確立柯氏在浪漫主義詩人界的地位。
一、老水手的罪與罰
老水手在詩中是最主要的角色,在他們的航行途中,遭遇了風暴,正當危急時刻,天邊突然來了一只信天翁,瞬間一切有了好轉,仿佛他是上帝派來解救他們的使者,然而老水手卻無故射殺了大家認為會帶來好運的信天翁,而受到自然與上帝的懲罰,隨著信天翁的死去,天氣逐漸開始變得詭異,海面不再有一絲風,他們仿佛靜止在畫面上的風景,持續(xù)的烈日當頭、干旱饑渴使他們嘴唇都干到難以開口說話,海面上全是水,周圍是無窮無盡的水,卻沒有一滴水可以讓他們解渴。緊接著其他水手們仿佛像中了魔咒一般齊齊倒下,他們的靈魂從體內飛出,紛紛經(jīng)過他的身側,令人驚悚不已。老水手在烈日下與一堆昔日伙伴的尸體相處,夜晚四處還有詭異的鬼火閃爍,還要受到他們憤怒的、死不瞑目的眼神的洗禮。這些都是對老水手射殺信天翁的懲罰,然而與其他水手不同的是,老水手認識到自己的罪惡,不停地祈禱,最終獲得了上帝的原諒與大自然的救贖。
柯氏對自然也有一種深厚的感情,但與華爾華茲的自然觀不同,柯氏認為自然是沒有思想意識的,無理性的物質,就其本質而言它是上帝的杰作與創(chuàng)造,自然本身沒有反省活動,因此也就沒有道德責任。而人是有反省、自由和選擇的,柯爾律治主張 “自然人性化”,也就是說“要把人的主體性體現(xiàn)在自然中”,“這樣,上帝就體現(xiàn)在自然中,自然也就成了上帝存在的證明”于是,柯氏的自然實際上就等同于上帝。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就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而信天翁就是自然的代表。
當時的英國正處于工業(yè)革命階段,利益熏心的時代機器加速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也加速了人心的惡化與對環(huán)境的破壞。當時的人們均沉醉于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利益,柯勒律治卻用敏銳的直覺預言了人類即將面臨的生態(tài)災難,上帝的懲罰。詩中提到著了魔般的紅光,后人推測是海水因受到污染而產(chǎn)生的赤潮現(xiàn)象,夜晚海面上閃爍的青色的火光,應該是海洋中死去的魚類等的尸體造成的,其實柯勒律治也是在用《古舟子詠》暗示工業(yè)革命對自然的罪,終究會有罰,若不及時懺悔,終將產(chǎn)生難以挽回的場面。
二、年輕水手們的罪與罰
除了老水手以外的水手們,在詩中是世俗的代表,在他們遭遇困難時,出現(xiàn)一只信天翁,然后天氣轉好,他們就認為是信天翁帶來的好運,體現(xiàn)了世俗的愚昧無知。老水手射殺信天翁后,其余水手一開始因為他射殺了他們的幸運之鳥而譴責他,后來太陽不再那么炙熱,像上帝頭上燦爛的光輝一般溫暖時,大家居然又改口說他是對的,殺死了那該死的帶來迷霧的信天翁。當今接著數(shù)日的烈日當頭,海面上沒有一絲風可以助他們航行,其他水手卻又開始責怪起老水手,把所有的罪過推向老水手,把信天翁掛在他的脖子上。眾人沒有一絲懺悔,堅定地認為是老水手的錯誤帶來了災難,就應該由老水手一人承擔。然而大自然并沒有寬恕這些人,體現(xiàn)出作者對于愚昧的大眾的批判。
《古舟子詠》隱喻著人類對于自然從蒙昧無知到駕馭自然的沖突階段,在柯勒律治的詩中,自然被賦予了理性,代表了上帝的意志,駕馭自然、征服自然導致的生態(tài)危機是人類值得反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永恒話題。同時,在社會道德上,柯勒律治也是不提倡社會大眾愚昧,一味推卸責任,不反思懺悔的行為。正如恩格斯所說的“我們不要過于陶醉于我們對于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參考文獻:
[1]劉國清. 人類成長的寓言史詩—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古舟子詠》[M].長春:東北師大學報,2006.
[2]羅益民.管蕭婚曲聲中的流浪者—柯爾律治《古舟子詠》中的基督教主題[M].北京:國外文學,2006.
[3]羅佳.淺析《古舟子詠》中的宗教內涵[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
[4]John Parham,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al in English Literature [M]. Hampshire: Ashgate, 2002:156.
[5]Patrick D. Murphy, Literature of Nature: An International Sourcebook [M]. Chicago: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 199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