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俄語學習中,動詞的體成為俄語學習的一個重點。本文將從有界和無界的角度對俄語動詞體進行分析。用“界”的概念將更好的區分動詞的體,也能幫助俄語學習者更好的掌握動詞體的使用。
關鍵詞:俄語動詞的體;有界;無界
作者簡介:宋陽(1988-),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對外漢語。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9--01
一、引言
大多數的俄語動詞都有完成體和未完成體。俄語動詞的體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是動作界限的體現。完成體指明動作的界限,未完成體則著眼于動作本身,而不強調動作的界限。完成體表示動作界限:可能體現為一種臨界點,動作在達到這個臨界點以后,即告窮盡并結束;還有可能體現為動作進行一下就結束。未完成體則表示動作進行、持續和重復。換言之,完成體既表明了動作的起點也說明了終點,而未完成體對此并未說明。有界動作在時間軸上有一個起始點和一個終止點,無界動作則沒有起始點和終止點,或只有起始點沒有終止點。所以說,俄語完成體是有界的,未完成體則是無界的。
二、俄語動詞體的使用及“有界”、“無界”
按照Бондарко A.B觀點,俄語動詞完成體具有以下一些具體語法意義:具體事實意義、直觀示例意義、可能性為意義以及總和一體意義等。而動詞未完成體則具有下列具體語法意義:具體過程意義、無限次數意義、概括事實意義、恒常持續意義、潛在能力意義以及有限次數意義等。
1.結果與過程中的“界”
動詞完成體強調動作的結果,從動作的開始到結束其中每個階段是不一樣的,構成“事件”;未完成體強調動作的過程,過程是均質的。試比較:
-Выпей с нами чаю! (-和我們一起喝茶吧!)
(1)-Спасибо,я уже пила.(-謝謝,我已經喝過了。)
(2)-Спасибо,я только что выпила две чашки.(-謝謝,我剛才喝了兩杯了。)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前者只是強調一個“喝”的動作,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的邊界很模糊。而后者“喝了兩杯了”,不僅強調了“喝”的動作,也說明了結果。作為補語的“兩杯”就是這個動作的終止點,可以說它是有界的。在這里,我們需弄清楚“喝了”和“喝完了”之間的區別。很多時候我們在考慮如何使用動詞體的時候,通常認為完成體表結果,未完成體表過程。從例(1)來看,如果讓學習者填空,很多人會用完成體,因為“喝過了”就是一個結果。作為學習者,我們應當學習并掌握目的語國家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語言使用習慣。因此便有了“具體事實”和“概括事實”的意義區分。其實“概括事實”就是“喝了”;“具體事實”就是“喝”了多少。我們常說“有界”和“無界”是在一個相對的范圍內比較的,“喝了”只能說明發生了“喝”的動作,但到底茶水到沒到嘴里,誰也不知道。而“喝完了”不僅發出了“喝”的動作,還說明了茶水已經被喝進嘴里了。與“喝了”相比,它的結果意義更強,它是有界的。
2.持續與非持續的“界”
在俄語學習中,我們說到動詞的體,往往避不開“時”。俄語動詞的未完成體有現在時,過去時和將來時三種形式。而完成體只有過去時和將來時。這是為什么呢?現在時是表示現在存在或經常存在的動作、狀態的一種動詞形式。經常存在的動作、狀態恰好說明了未完成體的恒常持續意義。完成體具有強調結果的作用,導致它所體現的動作具有“非持續性”。沈家煊先生表明,對動作形成的概念上“有界”和“無界”的對立在語法上的典型反應就是動詞有“持續”和“非持續”之分。試比較:
(5) Он всегда вставал рано. (他常常早起。)
(6) Но сегодня он встад поздно.(但是今天他起晚了。)
在許多俄語動詞體的語法書上都會看到:未完成體通常與表示經常、重復的詞連用,例如всегда(經常)、обычно(通常)、часто(常常)等等。與之相反,完成體動詞常常與вдруг(突然)、сразу(立刻)等表示某一個時間點或具體的時間點的詞或詞組連用。在例句中我們看到了表示經常的“всегда”,而與之對應的完成體使用則是在指定的“сегодня”這一天。也就是說經常發生的行為是持續性的,而偶然的動作則是非持續性的。必須強調的是,動作的“有界”和“無界”也是以人的認識為準,和客觀實際不一定完全一致。(沈家煊1995:370)由于俄語完成體要體現動作的結果,動作結束了,則無法重復。在此認知基礎上,未完成體所表現的動作的持續性則和重復性達成一致。“每天早起”其實就是“早起”這個動作的無限次重復,每一天的“早起”都是同質的,是無界的。
三、結論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俄語動詞體具有“界”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總結出許多規律,對于俄語學習者來說,這是有益的。但僅僅建立在記憶規律基礎上的動詞體使用往往不能解答所有的問題。因此從固有的理解中走出來,在認知上形成“有界”與“無界”的概念,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俄語。
參考文獻:
[1]沈家煊,“有界”與“無界”[J].中國語文,1995(05).
[2]李偉,零起點學生對俄語動詞體的認知和理解[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05)
[3]鄧瑩,關于正確選擇俄語動詞體、時形式的幾個問題[J].(2009)
[4]大學俄語《東方》第三冊[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5]劉劍英,俄語基礎語法[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6]Бондарко A.B. Вид и время русского глагола(Значение и употребпение) [M].М:Просвещение,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