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巫術作為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現象,在歷史社會的各個階段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從心理學的視角出發,用交感思維方式的相似律、觸染律、諧音律探析中國巫術史上典型的行為現象,以一種更理性的態度更加深入地看待中國巫術。
關鍵詞:中國巫術;交感思維;相似律;觸染律
作者簡介:邢芳(1992-),女,漢族,河北省滄州市人,曲阜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基礎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B8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9--01
引言:
縱觀中國巫術史發現,很多巫術信念和行為都符合交感思維。本文基于交感思維方式的兩大定律,相似律和觸染律,分析中國巫術現象中存在的心理機制。另外,本文論述了中國巫術中和語音有關的現象,并從諧音律這一交感思維方式對此類巫術進行分析。
一、巫術中的交感思維
巫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很多學者都對其有深入的研究。巫術本質上是對自然世界內的因果關系的解釋系統。英國著名學者詹姆斯·G·弗雷澤,提出交感巫術理論,認為物體可以通過某種神秘的交感實現遠距離地相互作用[1]。我國著名學者高國藩將巫術分為四大類:交感巫術、模仿巫術、反抗巫術和蠱道巫術。其中,交感巫術的“順勢巫法”和“接觸巫法”以感應律為原則,模仿巫術以象征律為原則[2]。張全成、曹忠鵬(2014)從交感思維的特點、交感思維的形成機理以及交感思維的弱化等方面對交感思維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論述,并在食物厭惡、消費者購物等行為中驗證了交感效應[3]。
二、中國巫術的相似律
相似律的特點是“相似相生”,“果必同因”,認為相似的物體具有相同的本質。中國巫術中的模仿巫術就屬于這一類。唐代有一種十分有趣的月老配偶巫術,主要是通過剪紙人施術,具體做法是在兩個人形的剪紙上分別寫下男女雙方的姓名和年庚,然后對模擬的紙人施法,兩個紙人代表的真實生活中的男女,就像是被丘比特的神劍射中了一樣,互生愛意,而且女子還會迫不及待地主動前來促成好事。月老配偶巫術完全是用紙人替代活人,和人形狀相似的紙就能代表活人,紙人一旦寫上姓名和年庚等個人信息,就能指代具體的某個人。由此一來,人們把現實中想要結合的姻緣,寄托于用兩個紙人的巫術就能實現,這樣的月老配偶術怎能不受人歡迎?我們在古裝戲里經常見到這樣的劇情:后宮的某位妃子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在一個人形的玩偶貼一張字條,字條上面寫著皇帝的名字,然后把針扎滿玩偶的全身,藏在其他妃子的枕頭底下,用這種方法來陷害別人。這種玩偶一旦被發現,追究到當事人后果很嚴重,此舉被視為對皇帝的詛咒和威脅,當事人會受到很重的懲罰甚至死刑。皇帝都會懼怕一個玩偶,感到自身會因此受到威脅,可見,這種“相似相生”的巫術信仰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時至今日,這種模仿巫術的信仰在中醫的“以形補形”、傳統武術等方面仍然有所體現。
三、中國巫術的觸染律
觸染律是指物體一旦接觸,就能交換本質,即使分開以后還可以相互作用,符合這個定律的巫術稱為接觸巫術。曾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盛行一時的腳印巫術,就是最古老的接觸巫術,一個代表性的故事是伏羲的出生。《史記·補三皇本紀》有記載,“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皰犧(伏羲)與成紀”。即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去雷澤游玩的時候看見了一雙巨人的腳印,因好奇兩腳踩上去玩,結果巨人的魔力傳給了她,因此懷孕生下了伏羲神,這種履跡懷孕的巫術便是接觸巫術的反應。腳印在古代稱為足跡,人踏過之后形成,腳印就保留了人的本質。華胥踩到了巨人的腳印,而這個腳印不是普通的印記,她具有了和巨人同樣的魔力,一經接觸就傳給華胥,使她因擁有了魔力懷孕生了伏羲,所以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履跡懷孕的巫術就是通過和巨人的腳印接觸,間接地感染到巨人的魔力,實現了魔力的轉移。中國傳統的婚禮儀式中有一個過程叫做“結發禮”,即新郎新娘各自剪下一綹頭發綰在一起,夫妻在結婚之后就能永結同心,白頭到老。結發禮之所以仍受現代人們的推崇,說明人們還保留著些許接觸巫術的觀念。
四、中國巫術的諧音律
諧音律是指語音相同或相似的語言和文字能發揮相同的效應,中國巫術中有很多都是利用這種語音巫術來進行,這種思想存在很長的歷史淵源,并且在現代社會人們依然深受受其影響。唐代有一種“鞭桑除喪”的巫術,將馬鞭懸掛在桑樹上,意味著鞭笞喪事,遠離死亡。這種巫術是因為“桑”和“桑”同音,以諧音為結合契機,于是產生了同樣的心理效應。同樣的,原始社會“煙合成姻”的巫術,根據煙合煙散判斷男女能否結合在一起,是由于“煙”和“姻”讀音相似,使人在心理上形成了聯結。
現在人們仍然會這種用諧音的文化信仰來表達祝福或回避某些忌諱的話語。比如,在很多婚禮儀式中,司儀不讓一對新人將香檳滿酒杯,其說法是酒杯沒滿就是美滿的意思,預示著新人有幸福美滿的生活。在生活中,我們選擇電話號碼或是車牌號的時候,都不愿意用數字4,原因就是4讀音通“死”,選擇這個數字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運氣,這也是中國人獨有的文化“潛規則”。
總結:
中國巫術是祖先運用超自然力來控制和改造客觀世界所形成的綜合性的民俗文化。巫術的特性在中國大傳統中以理性的形式保存下來,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在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巫術體現的交感思維方式仍然可以尋到蹤影,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反觀中國巫術,也不能僅僅把它看做愚昧和偽科學的代表了。
參考文獻:
[1]詹姆斯·喬治·弗雷澤.(1987)金枝(上冊).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2]高國藩.(1999)中國巫術史.上海三聯書店.
[3]張全成,曹忠鵬. (2014).交感思維:表現、形成機理及其弱化.心理科學進展.22(7),119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