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茂 尚鐘聲 王巖
摘 要:自動化控制系統,是社會技術全面創新的代表,它具有數字化、程序化、靈活化等特征,為機械生產的進步提供更可靠的技術保障。基于此,本文對自動化技術的分析,主要從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層面進行探究,實現自動化技能夠充分發揮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程序設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057
0 引言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步拓展,社會生產中資源運用的創新探索效率也在逐步增加。一方面,自動化技術將基礎程序融合在社會生產環節中,實現產品加工的綜合利用。另一方面,自動化技術也在現有技術的之上,實現數字化技術綜合調整,適當的進行產品加工技術的調節,從而使自動化優勢發揮出來,提高社會生產效益。
1 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設計的理論基礎
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主要運用程序自定義處理優勢,對工業加工商品,進行外部修飾樣品加工、細化,與現代機械加工處理技術之間,有著密切性關聯[1]。同時,自動化機械控制系統,也將其借助外部機械設備,實行產品包裝工序的同步做功,確保機械裝置做功體系的綜合化處理。
2 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設計方法與應用探究
2.1 程序關聯性控制方法
程序關聯是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主體部分,在系統運作過程中,主要負責物品包裝機械的命令傳輸與掌控。我們可以將自動化機械控制系統的這部分設計,理解為人的頭部。通常而言,自動化包裝程序,以產品包裝輸出的第一環節為核心,構建程序關聯性控制包裝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逐一進行機械包裝裝置信息的綜合處理。
舉例來說,某類產品的包裝形狀為矩形,且該物品的包裝需要經過初步物品包裝處理和禮盒包裝處理兩部分。實行后期處理時,自動化關聯程序,就會按照關聯數據庫中信息,設定這類產品包裝的程序分為:物品審核、初期包裝處理、商品歸納、以及二次包裝審核四步驟。程序關聯的確定代碼為“M”,問題代碼為“Y”。這一程序實踐過程中,機械處理系統的整體程序執行“recycle”、“if……end程序”、以及“inspection”命令。如果自動化機械程包裝處理時,物品樣式審核通過,則程序就會向下一環節發送“M”,下一部分的關聯環節自動啟動;反之,如果程序發送的數據為“Y”,則下一環節將暫時性停止工作,重新進行樣品審核檢查[2]。
2.2 模塊化機械控制裝置
模塊化機械裝置控制結構,是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核心部分。模塊化在主體關聯結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實行模塊包裝環節的細化。首先,模塊化依據機械包裝的基本環節,實行包裝環節的內部程序的細分。其次,各個模塊之間又通過關聯代碼相互協調運作,從而實現了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靈活運用。
舉例來說,某企業主要生產糕點禮盒,其加工環節主要分為:禮盒設計模塊、原料裁剪模塊、禮盒拼裝模塊、以及禮盒封裝模塊四部分。企業運用自動化機械裝置進行包裝時,禮盒設計模塊采用圖像處理技術,假定本次禮盒為12cm×15cm×10cm,系統進行設計時,分別預留出10cm-20cm的理禮盒計算空余,進行禮盒顏色、形態、圖案繪制分析;原料裁剪模塊、拼裝模塊,運用CAD制圖程序,進行禮盒包裝樣式的進一步裁剪、處理;禮盒封裝模塊,運用控制對象指令操作信息,逐一對外部機械傳送帶的傳送情況作出判斷,系統執行Y=CAB的運算公式,其中C為禮盒長度,A為禮盒寬度,B為禮盒高度的程序執行命令,如果封裝檢驗合格,包裝結構將執行reput“輸出”,否則將執行recycle“轉回”命令,需要人工進行問題檢驗。
我們從案例中給予的各個模塊實踐主要程序介紹發現:自動化控制裝置下的機械控制裝置,分別在主干控制程序的基礎上,又建立起獨立的模塊運轉“指揮”程序。當自動化包裝結構進行命令解析的過程中,也將實現機模塊控制裝置的綜合式調整,確保自動化機械裝置各個部分的連貫式做功。
2.3 微調整處理結構
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設計中的,未調整處理結構,也是自動化包裝結構靈活運轉的保障。
一方面,我們在以上模塊分析章節中可知,模塊加工處理時,會將最后封裝不合格的產品直接清理出來,需要人工手動進行調整,這類產品是自動化機械已經進行系統微調后,依舊不合格的產品,而本節所說的機械生產自動化微調,是指在模塊運行的過程中,產生的不會對包裝產品運作產生較大影響的問題。例如:包裝圖案印刷過程中,logo印刷的位置調整、外包裝盒子內部多余、或者部分殘缺等細小問題,自動化程序的包裝綜合處理,能夠保障現代包裝物品經過簡單的程序檢驗調整,達到標準化的狀態。
另一方面,自動化機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微處理結構,能夠對外部機械做功的速率進行自我調整。例如:包裝機械程序,能夠依據包裝產品的長×寬×高的模型計算公式,對包裝樣式進行未調整,同時也結合P=V×S的公式進行分析,對外部紙殼運輸的速率變化進行調整,其中P為功率,V為速度,S為實踐,與檢驗程序的信息輸出檢驗方式等,都是自動化機械處理的范圍。
同時,新型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中,增添了可選擇模式。操作人員可以依據當前產品包裝的需求,實行樣式統一或者樣式初差異性生產。例如:加工人員在對話窗口中輸入“紅色”、“綠色”,并選擇較差生產。則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進行產品包裝時,就會“choose”命令實行“紅色-綠色”或者“綠色-紅色”模式,結束周期循環時,執行“end”命令,完成包裝盒制造過程。
3 結論
綜上所述,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初探,是數字化技術在社會發展中融合的直接體現,也是新技術適應社會需求的代表。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動化技術在社會生產中的優勢,應做好程序關聯性控制總體控制、優化模塊化機械控制裝置、靈活進行微調整處理結構、以及人機對話結構的綜合利用,提高產品包裝效率。因此,淺析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將為機械加工技術的創新提供探索趨向。
參考文獻:
[1]侯躍.包裝機械設計中控制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13
(31):77-79.
[2]杜巧連,陳旭輝,舒柏和.自動化包裝機械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15,30(06):2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