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靜 黃亞軍
摘 要:在能量不需要雙向流動的應用場合,三相三電平三開關VIENNA 整流器得到了廣泛應用。分析了VIENNA整流器的工作原理,設計了考慮中性點電位偏移的三電平SVPWM調制策略。對于電流方向判別在過零點容易誤判問題,采用了在dq坐標系中濾波,再反變換到abc坐標系統的方法,消除了紋波對區間判斷的影響。控制策略采用基于SVPWM的VIENNA整流器的電壓外環、電流內環的雙閉環矢量控制策略,最后進行了仿真和實驗驗證。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夠實現系統單位功率因數校正和低電流畸變。實驗結果證實了該整流器控制簡單,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和靜態性能。
關鍵詞:VIENNA整流器; 電壓空間矢量脈寬調制; 矢量控制; 中點電位平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128
0 引言
隨著現代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電網諧波問題變得越來越不容忽視[1]。傳統的整流電路存在輸入電流諧波大和系統功率因數低的缺點,造成電網電能的利用率降低。實現裝置單位功率因數,降低網側電流畸變是PFC技術的主要目標。相較于其它三相PWM整流器,VIENNA整流器具有結構簡單、開關管、二極管等器件兩端承受電壓應力小、網側電感電流紋波小等優點[2-4] ,在高壓、中大功率等性能要求較高的場合均能獲得理想效果。
VIENNA整流器的控制方式主要分為基于SVPWM技術的矢量控制[5-7]和單周期控制[8-9]。單周期控制實現簡單,但忽略電流內環,對電網的要求和電流波形要求高;矢量控制控制因其控制性能優越、響應快速、簡單易行而廣泛運用于PWM整流器等功率因數校正電路。本文研究了VIENNA 整流器的閉環控制策略,并針對上述中點波動問題,通過調節直流偏移量實現直流側中點電壓平衡控制,最后搭建了PSIM下的仿真模型和搭建了一臺實驗樣機,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案的采用確保了VIENNA 整流器系統具有優良的輸入性能和直流穩壓性能的同時,較好地實現了中點電壓平衡控制。
1 VIENNA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三相三電平VIENNA整流器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圖中,、、為三相輸入電源電壓,為交流側三相電感,、、為電感電流,、、為雙向開關管,、為整流器輸出端上下濾波電容,、為、上的電壓,為負載電阻,為負載電阻上的輸出電壓。
ABC三點與M點之間的電壓可以表示為:當導通,;當關斷,且,;當關斷,且,。為描述方便,引入單刀三擲開關,三位置分別為p,M,n,開關在相應的位置合上為1,否則為0。與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
(1)
令,與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
(2)
其中sign為符號函數。
三相電感的微分方程可由下面的方程來描述:
(3)
設為直流側中點M與中性點N之間的電壓,與, ,之間的關系為:
(4)
在三相對稱系統中滿足,忽略電感上的壓降,可得:
,
將式(4)代入式(3),可得:
(5)
結合式(3)、(4)、 (5)可得:
(6)
對于節點p,M,n可通過基爾霍夫定律分別得到如下關系:
(7)
(8)
(9)
2 VIENNA整流器的矢量控制
在式(6)中,令、、為調制后的控制電壓,如式(10):
(10)
則式(6)變為:
(11)
這樣就可以采用廣泛使用的PWM整流器的前饋解耦雙閉環控制策略。VIENNA整流器矢量控制系統結構框圖如下圖2所示。abc三相系統經過變換得到兩相系統,采樣的三相電壓經過鎖相環得到dq 變換的參考相位角。根據參考相位角將坐標系統參數變換為dq坐標系統。VIENNA整流器矢量控制采用電壓外環,電流內環的雙閉環控制策略。電壓外環控制使直流母線電壓保持穩定,且采樣的直流母線電壓與參考電壓給定值比較后的偏差值經過PI調節后作為d軸電流給定參考值;內環電流的控制引入、的前饋解耦控制,且、的電流環均采用PI 調節控制,以此來實現網側電流的正弦化,最后經SVPWM調制產生控制VIENNA整流器的觸發脈沖。
3 三電平SVPWM實現
3.1 基于二電平的三電平SVPWM實現
三位置開關產生的電壓為正、零和負電壓,可表示為1、0、-1。假設直流側電容 、兩端的電壓相同,考慮到三相對稱系統中不可能出現三相電壓同為正和同為負的情況,可以得到共有種電位組合狀態,可以產生19種矢量,開關狀態和矢量之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
VIENNA整流器的三電平狀態與電流的方向有關,在實現電壓調制時,必須滿足電壓和電流矢量同極性;首先根據電流矢量的極性,可以將整個三電平大六邊形平面劃分成6個小扇區,而每個小扇區由小六邊形組成。當abc三相電流為+、-、-時,電流區間為I,如圖3中的灰色區域。設被調制的參考矢量為,利用三角形法則,,的作用時間為一個PWM周期,而可由和利用二電平SVPWM實現。
3.2 電流極性判斷
因電流受PWM高頻干擾、系統噪聲等因素的影響,通過傳感器直接采樣的電流往往含有大量諧波,對電流極性進行判斷,在過零點容易產生誤判。若對直接采樣的電流進行濾波再判斷極性,又存在電流相位滯后的問題。考慮到在dq坐標系中的量為直流量,對直流量進行濾波不存在相位滯后的問題,因此,本文將三相電流先變換到dq坐標系進行濾波,得到只含有基波分量的d軸電流和q軸電流,再將其反變換回abc坐標系,得到光滑的三相正弦波電流,這樣就可以相對準確地判斷電流極性。坐標變換法的電流極性判斷實現流程如圖4所示。
3.3 中點電位平衡控制
由于實際電路不能做到完全對稱,中點電壓會發生偏離,會導致注入電網的電流諧波分量增加,嚴重時可能導致開關器件及直流側電容承受過高電壓而損壞。分析發現零矢量和大矢量對電容中點電位無影響,中矢量對電容中點電位的影響是不確定的,而小矢量的兩組電位組合狀態對電容中點電位的影響是相反的;負小矢量使直流側電容放電、充電,中點電位將上升,正小矢量使直流側電容充電、放電,中點電位將下降。定義,對進行PI調節,即:
(12)
假設小矢量對應正、負冗余開關狀態的作用時間為、,且, 則作用時間的調整公式為:,。重新分配正、負小矢量的作用時間,便可以有效的抑制中點電位的波動。
4 仿真及實驗驗證
根據前面所述的控制方法,利用PSIM仿真軟件對三相VIENNA整流器進行仿真及實驗驗證。仿真時具體實驗參數如下:三相輸入電壓對稱,線電壓為380VAC/50Hz;直流側輸出電壓為750V;開關頻率為20kHz;三相輸入濾波電感為3mH;直流側兩個輸出電容均為1000uF。
仿真時,初始負載電阻為120,在0.04s負載增加,電阻值變為60,為驗證中性點電位平衡控制效果,在電容上并聯一個400的電阻,且、的初始電壓也不同,分別為270V和300V。圖5為仿真結果圖。由圖可以看出交流側電壓和電流同相位,三相輸入電流呈現正弦化,同時兩輸出電容的電壓穩定在375V左右,電壓波動值也很小。
圖6為實驗時輸出功率為7.5kW時a、b兩相輸入電流波形圖。由圖可看出,控制策略可以使輸入電流波形呈現正弦波,經功率分析儀的測量結果顯示輸入電流諧波含量為2.2%,各奇次斜波含量與THD值均明顯下降。
圖7為a相輸入電流與ab線電壓波形圖,圖線電壓波形相位超前于A相輸入電流波形相位30°,即滿足輸入電流波形與輸入相電壓波形同相位。
圖8為直流側上下電容電壓波形圖,由圖可看出:上下電容電壓的差值穩定在10V左右,實現了穩壓效果。
5 結論
本文分析了VIENNA整流器拓撲的基本工作原理,詳細分析了該結構的SVPWM脈寬調制器的實現方法,提出了基于dq坐標系的電流濾波方法,消除了電流紋波對電流區間的誤判。采用電壓外環和電流內環的雙閉環控制實現了VIENNA整流器的輸出性能要求。通過PSIM仿真平臺搭建了VIENNA整流器的仿真模型和驗證樣機,實驗結果表明,該整流器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和穩態性能,實現了單位功率因數運行的目標,網側諧波含量少,直流母線紋波小,負載突變時,動態響應快。
參考文獻:
[1]鄔祖平.注重電力諧波對電網污染的治理[J].科技信息,2014(05)
:178-179.
[2]馮鑫振,高捷.單周期控制三相VIENNA整流器[J].通信電源技術,2012(03):1-3.
[3]高燃.單周期控制VIENNA整流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
[4]Chongming Qian and Keyue M.Smedley.Three-phase Unity-Power-Factor VIENNA Rectifier with Unified Constant-frequency Integration Control.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CA 92697.
[5]姜海鵬,劉永強.帶中點電位平衡控制的VIENNA整流器簡化SVPWM雙閉環控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4,18(02):35-41.
[6]張豪,侯圣語.基于SVPWM的Vienna整流器矢量控制策略的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39(05):54-58.
[7]王正,譚國俊,曾維俊等. 基于SVPWM的VIENNA整流器研究[J]. 電氣傳動,2011,41(04):31-34.
[8]王智,方煒,劉曉東.基于單周期控制的三相三開關PFC整流器的分析與設計[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5(01):52-56.
[9]王曉強,牛利勇,高燃.單周控制單相VIENNA整流器小信號建模與環路設計[J].電源技術,2014(03):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