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芳 靳晨聰 王振霞 楊翠平
摘 要:隨著社會對高水平、技能型的現場工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人才培養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因此,該研究采用北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利用技能大賽和“項目化”實踐教學項目,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素養,進而推進了基于CDIO的電氣本科“現場電氣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關鍵詞:CDIO;工程教育模式;工程素養;人才培養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176
0 引言
國內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大多是部分省屬本科院校的應用型本科專業或國家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與本科院校的聯辦本科專業,本課題的載體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北科技大學聯辦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工程實驗班。省屬本科院校的應用型本科,存在轉型難等問題,研究型本科的痕跡較重;國家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的應用型本科,要么效仿普通研究型本科,要么照搬自己的專科教育,也存在著諸多問題。而無論是哪一種,應用型本科在我國仍處在探索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招聘會上常聽到高技能技術工人或工程師難招的抱怨聲,因此加強技能人才培養,提升技能人才職業價值的發聲也越來越多。所以,如何開發出獨居特色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如何開發出與本地乃至中國的特色相結合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已擺在我們的面前,也是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本課題組學習北美發達國家在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從我國的國情出發,結合我校及我系教學條件的實際情況,開發基于CDIO的電氣本科“現場電氣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
1 職業教育模式
國際上職業教育模式較為著名的是德國的雙元制及北美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舉世矚目并始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便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所謂“雙元制職業教育”就是整個培訓過程是在工廠企業和國家的職業學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簡稱 BBS)進行,并且這種教育模式又以企業培訓為主,企業中的實踐和在職業學校中的理論教學密切結合。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從2000年起,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獲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會近2000萬美元巨額資助,經過四年的探索研究,創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國際合作組織。CDIO(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mplement--實施,operate--運行),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
在我校的專科職業教育層次,大多學習或結合德國模式,為突出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本課題組選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為更高層次應用型本科的研究方向。
2 研究目標、內容、重點和難點
2.1 研究目標
開發出一套適合于我校應用型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適宜的人才培養模式。
2.2 研究內容
利用技能大賽和“項目化”實踐教學項目,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素養,推進基于CDIO的電氣本科“現場電氣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對該課題進行實踐、研究及推進。
(1)開發實踐教學項目。開發課程級項目13項,開發課程群項目4項,開發專業綜合項目4項。
(2)組織完善“TID”(Technology Innovation Dream)活動月。
組織自動化類專業技能大賽、電子創新設計大賽、通信技能大賽、工業機器人技能大賽等4項技能大賽和1項職業規劃大賽。
2.3 擬突破的重點和難點
(1)三級實踐項目的開發,如何開發出難度適宜,知識面涵蓋全,實用性強的實踐環節,是本課題的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2)如何提高“TID”活動月技能大賽的參與度及水平也是本課題的研究的難點。
3 研究方法、前期研究、基礎計劃進度
3.1 研究方法
(1)組織課題組相關教師進行源于北美的CDIO人才培養模式的學習。
(2)組織技能大賽和開發實踐教學項目,以賽促學、以賽促練、賽學結合,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素養。
3.2 前期研究基礎及資料準備情況
(1)CDIO人才培養模式與我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的有機結合,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魚骨圖人才培養架構。
(2)“TID”活動月的連續兩年成功舉辦,并逐步增加和完善賽項,現已有賽項:
“西門子杯”自動化類專業技能大賽;
“泓福瑞杯”電子創新設計大賽;
“通建杯”通信技能大賽。
3.3 計劃進度
(1)第一階段,繼續深入學習CDIO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具有專業特色的魚骨圖人才培養架構;制定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
(2)第二階段,制定全部三級實踐項目的教學大綱。
(3)第三階段,籌辦2017年“TID”活動月,豐富基于CDIO的電氣本科“現場電氣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
(4)第四階段,積極發揮課題組專業教師與我專業本科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開發、更新、完善各類教學實踐環節。安排骨干教師利用我系新建教學實踐場所(西門子自動化訓練中心、“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開發比賽項目。
4 課題最終成果
(1)最終確定1套電氣本科“現場電氣工程師”的人才培養方案。
(2)制定全部主干課程的教學大綱。
(3)制定全部三級實踐項目的教學大綱,形成“13+4+4”的三級實踐項目魚骨圖架構。
制定課程級項目的教學大綱。
制定課程群項目的教學大綱。
制定專業綜合項目的教學大綱。
(4)增加“TID”活動月賽項:工業機器人專業技能大賽、職業規劃大賽。形成4項專業技能大賽加1項職業規劃大賽的“4+1” TID大賽架構模型。
(5)教學實踐場所與相關課程和專業綜合實踐項目的結合,尤其是安排骨干教師利用我系新建教學實踐場所(西門子自動化訓練中心、“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開發創新性、適宜性、開放性的比賽和實踐教學項目。
綜上所述,利用一年1次“4+1”TID大賽活動月和1條“13+4+4”的三級實踐項目魚骨圖架構來支撐基于CDIO的電氣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一套“以賽促學、以賽促練、賽學結合、重在實踐”的“兩條腿走路”的發散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四川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13〕295號)[S]. 四川省教育廳,2013(05).
[2]左遠志,蔣潤花,楊小平.以創新設計為導向的CDIO工程教育培養模式[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0(03).
[3]查建中.論“做中學”戰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