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土壤肥料的角度出發,細致地分析和探討了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對相關專業人員可以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土壤肥料;可持續發展;農業
中圖分類號:S1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52
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人口基數大、人均可耕地資源很少、農業技術相對落后,因此發展農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1]。相關試驗和數據結果表明:土壤肥料不僅可以提高農作物的單產,而且還可以改善農作物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農業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為了更好地保護耕地資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土壤肥料,充分發揮土壤肥料的作用,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 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
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土地是農作物種植的根本,也是農業中最基本的生產資源[2]。土壤的礦物質組成、內部結構等特性差異很大,如果想進行科學合理地施肥,在種植農作物之前,應該對土壤的特性、農作物的營養需求等有足夠的了解,然后再進行施肥。土壤肥料主要可以分為以下3種。
底肥。底肥對于農作物的種植作用很大,在農作物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底肥可以給農作物提供較多的營養成分,可以促進農作物的生長,有利于農作物產量的提高。因此,應該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改善底肥,從而為農作物營造比較好的生長環境;種肥。種肥是指種植農作物初期時所施加的肥料。種肥是農作物初期根部的主要營養來源,農作物主要起到栽培作物的作用;追肥。在農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都應該依據作物的生長狀況,及時補充肥料,給農作物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滿足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土壤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對人類的生存意義巨大,科學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再生性,使我國土地資源可以循環利用,從而確保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1 增施有機肥,提升農作物產量
在應用肥料的實際過程中,應該合理利用有機肥,將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在給土壤進行施肥之前,應該盡量做好測土配方的工作,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施加有機肥,使得土壤與農作物具有充足的養分,確保物質與能量可以進行有效循環,提高土壤供應農作物的營養能力。而對于肥力比較高的土壤,應該重視養分的投入,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
2.2 做好綠色肥料的研究工作
科學施肥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前提,必須做好土壤肥料的研究工作,應該使土壤肥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確保土地資源的循環利用。近些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比較重視土壤肥料的研究工作,但由于經費較少、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大部分的研究工作都半途而廢,對土壤肥料的利用和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土壤肥料研究的資金投入,研究更為先進和環保的土壤肥料,提高肥料的品質。
2.3 增施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肥力
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科研人員研究出了各種新型肥料,其中應用得比較多的有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不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還可以減小肥料對土壤結構和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在進行微生物施肥之前,應該對種植地的污染情況進行嚴格地檢測,科學地使用新技術。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護土壤,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以后的農作物種植中,施加微生物肥料是大勢所趨,有助于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4 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合理利用
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廢棄物,因此,合理利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種植地的生態資源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中主要是將農作物的秸稈和動物糞便等進行轉化,使其成為在農業生產中可以使用的肥料。如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對農作物的秸稈進行有效處理,將其轉化為農機肥,或者利用畜牧業原料生產技術,將農作物的秸稈處理成生畜飼料。還可以使用發酵處理技術,將農作物的秸稈制作為有機肥料。
3 結論
土壤肥料有助于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實際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應該合理使用土壤肥料,增施有機肥和微生物肥料,進行科學地施肥,做好土壤肥料的研究工作,健全耕地資源的保護制度,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克江.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7(28):77-78.
[2]聶晨輝.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方農業,2017(5):1.
作者簡介:崔椿(1970-),男,山東棲霞人,研究方向:土壤肥料技術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