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恩喜 宮敬君 曹冰
摘 要: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森林是不能缺少的資源。為了保障森林的延續, 需要做好防火工作。本文對森林防火工作的意義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防火;意義;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78
森林是人類發展歷程中非常重要的瑰寶,森林的存在,既可以為林業發展提供原始資源,也可以保護環境,由此可以看出,森林資源是極為重要的存在,對森林進行保護是勢在必行的。
1 森林防火工作開展的意義
1.1 滿足生態環境保護需求
森林不僅是不可多得的林業資源,也是眾多動物棲息生活的主要場所,所以對森林進行保護,就是在為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在森林保護中,火災的危害性最廣,所以做好防火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森林被破壞,在森林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森林中的林木可以發揮生態環境保護作用,減少沙塵的出現,儲存雨水,為動物的一代代延續創造環境條件。所以說,做好防火工作,其本質就是在保護生態環境。
1.2 滿足林業發展資源需求
鑒于林業經濟的發展性,國家大力發展林業,并推出了生態林業建設設想。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森林是建設工作開展的資源供給者,在借助森林資源的基礎上,才可以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國土等工作。所以說,將森林防火工作落實到實處,可以實現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的目標,而保護這一資源不被破壞,就是為生態林業建設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
2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應采取的措施與對策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要從健全火災預防以及撲救體系,更新火災預防與撲救技術以及落實火災預防管理工作入手。
2.1 強化森林防火意識
意識對行動有著指引作用,因此想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就應先從意識入手,通過強化防火意識來提高所有人員的森林防火水平。在意識強化過程中,應先對周邊群眾的防火意識進行培養。防火工作人員應通過宣傳工作,讓周邊林區的人民群眾了解防火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在森林中有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是容易引發火災的,通過這樣的宣傳做法,引起人民群眾對森林火災的重視,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引發森林火災的危害行為。不僅如此,想要做好防火工作,就應在預防方面下功夫,將火災發生的苗頭扼殺在搖籃中。因此,在火災預防中,必須要做好前期的預防管理工作,落實好火災預防工作。火災預防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存在疏漏,盡可能的實現24h的全天候監控,這樣一些安全隱患就能夠及時被發現,這也是強化森林防火意識的重要表現。
2.2 構建完善的森林防火責任機制和撲救體系
在森林防火工作開展過程中,火災預防以及撲救體系是重要的工作基石,在基石穩固的情況下,森林防火工作的落實才能是穩扎穩打的,而一旦基石不穩固,那么防火工作的落實就會出現問題。在火災預防與撲救體系中,對職責的劃分要避免單一情況,不能夠只確定林業部門的主要職責,對于次要職責的規定也要盡可能的詳細,這樣即使一旦發生火災的時候,其它部門也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職責,不會錯過了第一時間的撲救,從而使火災后期控制更加容易。與此,在防火責任機制構建中,應建立逐級明確的責任體系。在防火工作中,需要先確定總的責任人,一般情況下是由行政負責人來擔任第一級的責任人。之后應組建一支專門的防火小組,組員應由防火部門工作人員、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企業、團體人員以及人民群眾等組成。最后對每個小組的負責區域進行劃分,明確該小組在區域范圍內的職責,確定每一個組員的護林工作。
2.3 采用現代化的技術開展火災預防工作
在火災預防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是極為關鍵的影響因素,為了保證預防效果,就應將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融入其中。在火災預防過程中,可以采用監控技術來完成24h的全天候監控,在森林區域范圍內,結合監控的監控范圍,構建完整的監控網絡,之后將監控設備與人工監控結合起來,互相彌補監控死角,從而保證監控的有效性,保證火災的有效預防。在當前的火災預防以及撲救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就是風力滅火機、滅火彈等基礎的撲救設施。那么,在一些位置比較特殊的山區中,也可以適當將這些設施運送上去,使這些設施能夠在一些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的山區中使用。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火災的位置比較特殊,火災部門也不會束手無措,避免看著多年成長起來的林木毀之一旦的情況發生,從而保護苗木。
3 結語
為了保證森林資源的延續性發展,林業部門就應提高對防火工作的重視程度,為這一工作的落實提供更多的支持與援助,保證防火工作能夠落實到位,保證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書精,胡海清,孫龍,等.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勢及對策[J].森林防火,2011(2):1-4.
作者簡介:田恩喜(1975-),男,吉林蛟河,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