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貴元 李征
摘要:混凝土冬季施工受溫度影響極大,因此在進行道橋建設時,要根據施工地區氣候特點,結合施工條件及質量要求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進行調整和改良,在配制、攪拌、澆筑、養護等施工環節認真做好保溫防風措施,確保混凝土在適宜的溫度下水化和硬化,以減少裂縫發生了,降低凍害程度,最大限度的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確保道橋建設在寒冷季節的順利施工。
關鍵詞:冬季;道橋施工;混凝土澆筑
1.冬季道路橋梁常用的施工技術分析
1.1 電加熱方法
在冬季道路橋梁施工中電加熱法是一種常見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措施,具體是指將變壓器與拌合站用電纜連接,并且裝配相應的漏電保護裝置,然后在每一個拌合站水池底部設置 1 kW 的電熱管,根據拌合站的尺寸控制電熱管的數量通常情況下添加 35 根,通過設置在上水口的溫度計對拌合站內的水溫進行實時測控。如果冬季氣溫較低,為了避免拌合站內的熱量過快散失,應該給頂口配備棚蓋結構起到保溫作用并且配合使用水溫箱,一旦溫度降低可以通過水溫箱加熱提溫。
1.2 水蒸氣加熱方法
制作場地應當在設置蒸汽鍋爐的同時劃分出導出蒸汽管道的兩條支路,分別與拌合站水池、預制場地相互連接。確保拌合站水池底部的管端封口與蒸汽管道相通,通過在水池管壁上制作不同的小孔來維持正常的熱交換。在拌合時應用通氣處理的方法,并在拌合水池上的水口處設置相應的溫度計來實現對拌合水溫度變化情況的及時掌握。為免熱量過度散失,需在拌合水池的頂口合理地添加棚蓋。
2.冬季施工中采取的質量保護措施
2.1 冬季道橋混凝土施工的前期準備
前期準備就是為了在后面的施工中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盡量不延誤施工時間。具體要做的就是,比如,在施工前去現場進行考察是施工地形、當地環境的溫度差變化有多大,最高溫和最低溫又分別是多少,兩者之間的中間持續溫度有多久,掌握當地最近天氣變化等。方便對施工計劃做出合理及時的調整,既不耽誤工時,又能避免其他不利的自然因素的影響。然后就要對混凝土的材料的質量問題進行嚴格的把關。需要什么樣的材料,混合材料的量的多少,進行混合時需要配置多少才能使混凝土的物理性質達到最優。混凝土的質量主要體現在它的強硬度、承載力、耐用性以及體積變化等方面。做好前期準備,就可使保證在施工中不至于體積變形,強度抗壓力減小等問題。確保混凝土的質量的方法中,主要做到清楚養護時的最低溫度,掌握好混凝土的軟硬度以及控制好水化時的溫度,避免造成混凝土過硬或不達標。
2.2 混凝土運輸
考慮到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常常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導致其結構性能減弱,在運輸時可實施以下方法:對運輸車輛進行清理,以避免裝料后混入過多的雜質;運輸道路需維持暢通,不得出現阻塞情況而造成運輸時間變長;運至現場實施澆筑后需對速度嚴格把握,從而減短車輛的等待時間,防止混凝土質量受到損壞。
2.3 調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適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體做法:
(1)選擇適當品種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凍的重要手段。試驗結果表明,應使用早強硅酸鹽水泥。該水泥水化熱較大,且在早期放出強度最高,一般3天抗壓強度大約相當于普通硅水泥7天的強度,效果較明顯。
(2)盡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從而增加水化熱量,縮短達到齡期強度的時間。
(3)摻用引氣劑。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引氣劑后生成的氣泡,相應增加了水泥漿的體積,提高拌和物的流動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緩沖混凝土內水結冰所產生的水壓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
(4)摻加早強外加劑,縮短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提高早期強度。應用較普遍的有硫酸鈉(摻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復合早強試水劑(摻水泥用量的5%)。
(5)選擇顆粒硬度高和縫隙少的集料,使其熱膨脹系數和周圍砂漿膨脹系數相近。
2.4 現場混凝土澆筑方法
(1)在承臺頂部砌筑30cm高的堰然后撤除之前覆蓋的土工布以及電熱毯,然后在堰內注入冷卻水進行保溫處理。對于承臺側面的溫度則應該采用鋼樁圍堰間隙的方法,具體是指用彩條布把承臺與鋼樁圍堰間隙頂口密封,通過這種棚狀結構有效地防止溫度的過快散失。
(2)當遇到冬季溫度較低的情況時,在以上的鋼樁圍堰間隙中還需要添加碘鎢燈,對承臺進行必要的加溫防護。而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則需要對頂面混凝土進行土工布以及電熱毯覆蓋的保溫防護。
(3)在施工過程中對于系梁側面同樣可以利用彩條布封閉的形式,進行保溫防護。當側模拆除后采用系梁內層覆蓋土工布外層配合彩條布封閉的方法進行保溫處理。
(4)對澆筑墩柱進行保溫處理時,首先對模板進行預熱,然后包裹土工布進行保溫。由于墩柱澆筑施工非常復雜,因此給保溫處理也增添了一定的難度。為了避免混凝土澆筑時溫度過快散失,在蓋梁澆筑完成后頂面需要通過覆蓋土工布以及塑料薄膜進行保溫,如果周圍溫度過低還需要配合使用電熱毯。對于側面和底面的保溫防護,則需要采用彩條布封閉措施。箱梁的澆筑通常在低溫條件下施工,在冬季里選擇白天施工避免夜間施工時的大功率加熱而造成的能源浪費。對于混凝土的施工縫需要使用碘鎢燈以及熱水澆淋等措施進行防護,將溫度控制為5℃左右。當墩柱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以后,則應該立即進行保溫防護以便給混凝土的凝結提供一個合理的溫度。
2.5 做好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在冬季混凝土凝固時形成快速的熱量擴散,晝夜較大的溫差造成內部溫度和外部溫度差異,產生不一樣的凝固溫度會造成應力的不均衡,從而導致道路和橋梁的開裂。道路和橋梁中采用連續不間斷方式進行澆筑施工時,還應避免由于澆筑作業的中斷引起混凝土凝結分層的問題。在澆筑的過程中應使用多臺振動棒進行振搗,減緩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出現分層現象。可以的話搭建保溫棚,保證保溫棚的密封性。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歷時較長,受天氣條件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為了能夠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冬季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則需要對施工工程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避免混凝土結構因為穩定因素而出現分化和開裂的現象。
2.6 工程道路建設冬季澆筑的施工養護
在冬季混凝土的施工中,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及當地的氣候條件來確定冬季施工的混凝土質量保證措施。工程實際施工中,在混凝土拌和時摻加適量的防凍劑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而且采用經過加熱的集料和水進行拌和,從而保證混凝土出料溫度達到15℃以上。為保證混凝土在運輸中不被凍傷,對裝料設備、運輸機具等也采取了適當的保溫措施。由于本工程的承臺、墩柱施工時間較早,僅少量工程需要在冬季施工,因此在本工程實際施工中,采用蓄熱法對承臺混凝土進行養護,保證了混凝土的3d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60%以上,7d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為減少周圍環境對墩柱混凝土澆筑質量的影響,墩柱混凝土澆筑前先對模板進行了覆蓋升溫,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在5℃以上,在澆筑完成后采用蒸汽和火爐在暖棚內部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箱梁混凝土的養護采用蓄熱法保溫,充分防止水分的過快散失引起混凝土的干縮破壞。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寒冷的冬季,溫度降低到零下十幾度,使得工程材料極易收縮和變形,硬度以及強度也達不到標準工程質量所要求的,這對整個道橋建筑的質量都得不到保證。我國的科學家一直投身于對冬季施工問題的研究,但是,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有許多問題仍需要解決。
參考文獻
[1] 徐浩.淺析道橋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冬季澆筑技術[J].民營科技,2015(5).
[2] 常永琴.論述道橋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澆筑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4).
(作者單位:沈陽振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