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要:近年來,我國戰勝了包含非典、禽流感在內的大量疫情,并逐步建立乙型肝炎、血吸蟲病、結核病、艾滋病等嚴重傳染病的醫療救治與預防控制體系,維系了中國社會發展和穩定,在這一過程中疾病預防控制人才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將從當前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概況出發,對社會發展和穩定中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使命、任務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為高中生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社會穩定;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引言
疾病預防控制人才需要圍繞自身任務、公共職能、使命,采取先進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的使用、調動與開發有效資源,增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執行力、服務力、應急力、管理力、創新力等核心實力,為社會發展和穩定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因此,我們高中生研究社會發展和穩定中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使命、任務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當前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概況
在任何事業中,人力資源都是該事業的第一資源,疾病預防控制事業也是如此,在新形勢下,增強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綜合能力,建立一個疾病預防控制的高素質人才團隊,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其在社會發展、穩定中的使命與任務。所謂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綜合能力,指的是將“人”當作核心的綜合能力,如執行力、文化力、管理力、服務力、學習力、創新力等。綜合能力一般不會與人的態度、技能與知識等同,而是積極態度、嫻熟技能、適用知識的充分結合,變成無形中的一種社會發展與穩定推動力。在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綜合能力要求下,人才應具有高效迅速的應變應急力、扎實的社會實踐力、豐富的疾病預防控制知識。應將人才的配置與編制為基礎,綜合其職稱、學歷與年齡結構,從整合利用、計算機基礎、繼續教育、執業職稱準入等方面促進其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展和穩定。
二、在社會發展和穩定中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使命與任務
(一)開展國內疾病預防控制專題調查
在新時期,疾病預防控制人才具有開展全國性專題調查的使命與任務,主要調查內容包括疾病預防控制方面的傳染病與地方病當前患者數量調查、糖尿病與高血壓等流行慢性病調查、國內群眾影響情況調查。根據這些專題調查的內容和結果,為中國社會發展和穩定計劃的制定提供疾病預防控制戰略根據,明確我國近階段防治疾病的重點,從而讓國內各種重大疾病得以充分控制與預防,促進社會發展和穩定[1]。
(二)實施控制和預防重大疾病的項目
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針對重大疾病實施一系列控制和預防項目,通過行之有效的舉措,對嚴重阻礙社會發展、妨礙經濟穩定、危及人民群眾健康的瘧疾、血吸蟲病、氟中毒、鉤端螺旋病、出血熱、艾滋病、尖銳濕疣、結核、病毒性肝炎、霍亂、鼠疫等傳染病、寄生蟲病與地方病進行全面控制與預防。與此同時,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嚴格遵守防治傳染病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各方面工作的建設,根據我國法律法規來進行疾病的防治,持續提升傳染病防治管理的法制化程度,讓我國社會發展更加穩定。
(三)研究并實踐非傳染慢性疾病的防治
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借助綜合防治,研究與我國國情相符的慢性病預防措施和策略。應制定基于社區的綜合干預方案。例如,某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為了更好地防治慢性病,開展了一系列社區診斷工作,對當地慢性病、危險因素、人民群眾健康需要等方面進行了監測與評估,幫助和建議當地社區采取自我保健、預防活動,為當地居民提供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咨詢服務,并借助篩檢工作找到了部分高危人群,對這些高危人群提供了相應保健與預防舉措,如控制體重、努力鍛煉身體、少攝入酒精、少食用高鹽與高脂肪食物、嚴格控制吸煙等。與此同時,該地疾病預防控制人才還對糖尿病、高血壓進行了早期治療與診斷,完善了防治非傳染病的社區管理服務體系,清楚地劃分各級醫療機構、防病機構的防治非傳染病任務,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協調體制并優化工作機制。經過一段時間的疾病預防控制,該地成功進行了疾病預防控制實踐并建立綜合示范點,創建了一個與中國國情相符的防治非傳染病模式。
(四)構建公共衛生信息網絡系統與監測系統
在新時期,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通過公共衛生信息網絡系統與監測系統的構建與完善,對殘疾、傷害、重大疾病等情況及發展、發生態勢進行監測,找出人民群眾中各種危險因素的變化和分布狀況。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積極查過國外、國內疾控信息資料,完善我國在公共衛生方面的信息系統,同時實現對該系統的雙向利用,也就是說,一方面借助該系統對人民群眾健康、疫情、疾病、健康等影響因素信息加以收集,對人民群眾狀況與變化進行動態、實時的掌握,將有力的科學依據提供給群眾健康保護、中國疾病控制以及社會穩定發展的相關策略制定。另一方面將系統和大眾傳媒相結合,向人民群眾實施健康教育,讓人民群眾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健康保護、疾病預防、促進社會發展的有關知識,增強人民群眾保健水平與能力[2]。
(五)健全疾病預防控制應急體系
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針對國家級中毒、疫情、重大疾病等威脅社會發展和穩定的疾病,健全疾病預防控制的應急體系。增強自身檢測、發現各種突發疾病、暴發疫情快速反應與靈敏性的時效性,遵循群眾參與、部門協作、政府領導等多項原則,有序、科學、高效迅速地執行有效舉措,盡可能地使疾病危害社會發展和穩定的程度降低,讓人民群眾的健康得到保證,讓我國社會能夠始終保持安定,從而推動社會經濟長足發展。
(六)制定國家免疫計劃項目
在新時期,疾病預防控制人才需要積極制定并實施國家免疫計劃項目,采取一系列免疫的策略,強化疫苗控制疾病的能力。對于人民群眾中易感人群來講,免疫接種可以使其免疫力大大提升,并且是對傳染病進行預防過程中最有效、做經濟的舉措。因此,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將其當成自身的一項基本任務,確保免疫項目的有效落實,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完善、優化免疫服務的途徑與措施,為特殊群眾享受免疫服務提供更多機會。
與此同時,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應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對方便、經濟、有效、安全的疫苗進行大力研制與積極推廣,逐漸增加免疫計劃服務與規劃的內容,加大研究新疫苗的投入,制定新疫苗免疫、成人免疫等有效策略,構建與中國人民群眾、經濟發展需求相符合的免疫服務機制,從而讓疫苗能夠預防的疾病死亡率、發病率全面降低,盡可能保護患者的健康,維護社會發展和穩定。
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社會發展和穩定中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使命與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高中生應對當前疾病預防控制人才概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意識到疾病預防控制人才在新時期開展國內疾病預防控制專題調查、實施控制和預防重大疾病的項目、研究并實踐非傳染慢性疾病的防治、構建公共衛生信息網絡系統與監測系統、健全疾病預防控制應急體系、制定國家免疫計劃項目等使命與任務,從而更好地借助疾病預防控制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參考文獻
[1]王晶輝,王麗娜,關文英,等.河北省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生活飲用水實驗室檢驗能力調查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9,35(02):121-124.
[2]李鑫,陶小娥,閔連星,等.成都市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9,35(01):16-21+26.
[3]陳華,王海蓉,陳梟,等.2017年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女性職工對人乳頭瘤病毒及其疫苗知曉率及接種意愿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9,35(01):63-67+72.
(作者單位:吉林省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