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旭
摘要:高速公路橋梁維修加固屬于目前較為重要的工作,可以起到橋梁工程的穩固性作用,提升承載能力,并針對裂縫問題進行合理的處理。目前在高速公路橋梁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受到車輛的影響,出現了裂縫問題。隨著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技術不斷完善,使得公路橋梁施工建設也得以快速發展,然而,公路橋梁實際施工過程中還有許多的缺陷存在著,從而對施工進度及質量造成阻礙,其中,需要加以注重的就是施工裂縫的出現。就進一步對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發生裂縫因素加以分析,繼而提出一定的解決措施,促進公路橋梁施工建設順利進行。
關鍵詞:道路橋梁;裂縫;措施
引言
眾所周知,公路是我國的主要運輸方式,無論是旅客還是貨物都少不了陸地運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公路橋梁的使用量急劇增大,給其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公路橋梁的病害現象也時有發生。公路橋梁的病害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降低了運輸過程中的便利性,還有可能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威脅,所以,必須重視公路橋梁的建造和維護措施,保障人民的財產安全。
1、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裂縫產生原因
1.1、操作技術及工藝不夠規范合理,質量意識淺薄
由于施工質量受施工人員操作技術水平以及工作內容所影響,所以,公路橋梁施工為了提高整體施工質量,一定要完善施工中的任何一個細節。然而,部分施工人員因為不能正確的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專業知識掌握不充分,不能較為全面的進行施工工作,從而導致公路橋梁施工的質量很難達標,公路橋梁因此就會發生裂縫情況,影響公路的正常運行。
1.2、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在當前建筑材料中比較常見,其具有熱脹冷縮的反應狀況,當自然條件下的溫度出現顯著變化,或是組織內部出現溫度變化等就會導致橋梁出現裂縫,在變形的過程中由于周圍組織的限制作用,進而橋梁內部就會產生較大的結構應力,當其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混凝土結構就會出現裂縫。由于溫度裂縫是由于溫度變化而出現的裂縫,因而其受溫度變化的作用很大。
1.3、收縮裂縫
作為一種脆性材料,混凝土抗拉強度度僅為抗壓強度的1/20~1/10,且其拉伸變形能力表現極小,在短期與長期加載情況下,極限拉伸變形分別為(0.6~1.0)×10-4和(1.2~2.0)×10-4。一般而言,混凝土用水量越多(表現為浮漿越厚),其裂縫產生機率越大,在實際施工中,混凝土所含水分中只有20%左右為水泥水化所需,剩余80%則會通過蒸發作用而散失,并且在蒸發過程中,最先散失的為自由水(含量約占30%),其所引發的收縮程度極小,基本可忽略不計,但是隨著蒸發作用的持續,當混凝土中吸附水(含量約占20%)逸出時,便會引發較大程度的收縮現象(即干燥收縮),并且呈現出混凝土中心收縮較小、表面收縮較大的趨勢,在此情況下,表面混凝土因受中心混凝土的約束而產生拉應力,且當該應力增大至混凝土自身(抗拉)強度不足以承受時,便會于表面出現開裂現象。
1.4、地基變形導致裂縫發生
不管開展什么工程項目,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視地基情況,因為地基是所有建筑的基礎,只有做好地基工作,才能保證上層建筑的順利施工。當然,公路橋梁也是如此,只有保證地基質量才能保證工程整體質量達標,一旦地基不牢固,那么整個工程質量就會出現偏移情況,那么造成的問題就會大大增加。一般情況下,地基本身能夠一定程度的抵擋外界所出現的變化,但是地基之所以出現變形的問題,主要是地基所承受的應力強度超出了標準,從而在地基不穩地的情況下就會改變形狀。隨著這種現象的發生,也會導致公路橋梁混凝土結構內的壓力發生改變,如果超出了承受壓力所規定的范圍,就會導致混凝土內部錯位,進而出現了裂縫問題。基于此,施工企業為了保證從根本上杜絕裂縫發生,就一定要結合各種因素,進一步依據科學合理的目標來增強地基設計力度。
2、公路橋梁施工裂縫的應對措施
2.1、強化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
嚴格遵行施工策劃標準來選用水泥類型,并準確計算水泥具體的使用量,優先選用規格較高的水泥;為了防止和減少出現水熱化的情況,一般應選用低熱規格的水泥。科學合理地實施骨料的配比,并嚴格控制其含泥量,并依照設計標準選用適當的輔助材料。添加劑和配比等方面務必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以最終達到緩凝和強化的功效。對于極易出現應力集中的區域,一般會使用預埋傳感器的方式來實時監測,以達到預警的作用。在進行施工之前,務必要認真檢查和核對原材料,施工的過程務必嚴格依照規范進行,提升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另外要能準確預見和及時發現相關的質量問題,并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從而使工程的質量水平不斷提高。
2.2、施工措施
(1)合理選擇水灰比。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越大,振搗過程游離水(實為稀漿)泌出越多,致使其易因離析而產生開裂現象,因此在不影響強度的前提下,大體積混凝土應盡量減小水灰比。(2)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在拌合過程中可采用加冰或冷卻水的方式降低混合料出倉溫度,同時在運輸過程中做好保溫隔熱措施,并且避開高溫施工,以此通過混凝土入模溫度的降低來有效減小其澆筑初期的溫度應力,從而抑制溫度裂縫的出現。(3)加強混凝土澆筑。為使混凝土熱量及時散發和提升密實效果,采用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連續施工方式,其分層厚度宜≤30cm(最大不得大于50cm),同時合理控制振搗間距,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無氣泡冒出以及泛漿均勻為控制標準,但需注意不得過振,以防混凝土表面因浮漿過厚而出現收縮裂縫。此外,在必要情況下,還可實施二次振搗及抹壓收光,以此減少混凝土表面收縮裂縫。(4)盡量延遲拆模時間。由于混凝土拆模可視為溫度驟降的過程,拆模過早易因表面冷縮而形成裂縫,因此延遲拆模時間,可使混凝土因強度提升而減少表面裂縫。
2.3、做好混凝土裂縫的處理
在公路橋梁工程中,出現混凝土裂縫一般是由混凝土收縮、溫度變化、鋼筋銹蝕等原因造成的。若出現結構的裂縫,那么將會加快混凝土結構腐蝕程度,需要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以有效減輕混凝土裂縫的病害。若混凝土裂縫不超過0.2cm,那么能夠在表面使用環氧樹脂漿液進行涂抹。首先需要清理裂縫表面,再使用酒精或二甲苯,等到裂縫表面干燥后,涂刷環氧樹脂漿液,兩次涂刷的時間間隔需要控制在3~5min,涂刷層總厚度大約是1mm。若裂縫寬度超過0.2cm,那么需要使用化學灌漿方法。現今比較常用到的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技術有表面修補法與填充封堵法。
2.4、提高澆筑質量和養護水平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時候,因為振搗不科學或是出現疏漏,進而使得混凝土的質量不符合標準,諸如蜂窩和麻面等不良情況,而這些都會使混凝土的質量大打折扣,并最終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
結束語
公路橋梁的運營已經成為了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部門必須加大重視程度,及時將病害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圍內。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是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對其應謹慎處置認真反思,探究其具體誘因采取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案,從而及時把出現的裂縫問題妥善解決,以確保公路橋梁預期的質量標準。
參考文獻
[1] 秦榮旺.公路橋梁施工裂縫的原因對策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12):133-134.
[2] 駱新菊.高速公路橋梁常見病害維修加固施工工藝研究[J].交通世界,2018(33):138-139.
[3] 汪琰鈞.高速公路橋梁加固施工技術關鍵點探析[J].交通世界,2018(32):143-144.
[4] 王繼平.公路橋梁病害成因及養護管理[J].交通世界,2018(31):90-91.
[5] 高袁.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的高墩施工工藝[J].交通世界,2018(33):86-87.
(作者單位:沈陽市交通運輸事務服務與行政執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