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賽夫
摘要:英語是高中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閱讀能力則是英語能力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筆者在高中學習中發現,部分同學對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方式不當,效果也不夠理想,因此結合自身經驗,就原版書籍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價值以及應用建議等展開分析,給出強調漸進性、重視延伸性等內容,為其他同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原版書籍;英語閱讀能力;漸進性;多元化渠道
前言
原版書籍是指非對照版的英文書籍,筆者在高中學習之余曾接觸過類似讀物,雖然早期閱讀存在難度,但能夠長期堅持的情況下,對詞匯量、語法以及詞句應用具有理想的提升作用。當前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參差不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方法不當,過于迷信教材,筆者以自身經驗為基礎分析原版書籍的積極價值。
一、高中生英語閱讀學習的誤區
(一)迷信教材
教材是高中生學習的主要媒介,但英語閱讀能力不等同于語法、詞匯的掌握能力,教材的內容也較為理論化、豐富性有限。筆者在高中學習中發現,很多教材中的篇目生詞較少,或者語言用法過于僵化,對閱讀能力的提升價值不高。如在課文中存在“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定語從句這一典型用法只出現1-2次,學習的深入程度有限,語序的特殊性則影響了閱讀的流暢性[1]。
(二)擴展性不高
與漢語類似,英語也帶有很多俗語、大量詞匯,高中生在進行閱讀時,接觸到了部分詞語,也能了解其基礎含義,然而無論教材還是現有的教學資源中,該詞語的出現頻率都是有限的,與之相關的擴展內容也相對不足,制約了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如英語中的俗語“Love me,love my dog”,高中生掌握了該詞匯后,其他閱讀資料中不再出現,可能造成學習遺忘等問題[2]。
二、原版書籍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價值
(一)內容豐富
原版書籍的一大特點是內容上比較豐富,在高中學習之余,筆者通過圖書館資料進行了閱讀,發現英語書籍中語言、詞句并不遵循規律出現,而是分布在書中的各處位置,有助于高中生隨時進行學習[3]。如關于旅游的書籍中,出現“The majority of Australian Airlines'captains are white.”該句中的生詞“majority”可提升高中生詞匯量,“white”的一詞多意也有助于提升高中生閱讀流暢性。在原版的名著之一,高中生進行足夠的閱讀,還能結合作品主題對文意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使自身英語閱讀能力邁上更高層次。
(二)有利于習慣養成
筆者和同學曾就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進行分析,大部分人都認同通過習慣養成的方式持續改善自身英語水平。筆者在閱讀英語原版書籍時還發現,大部分語言的理解并不難,即便句子、段落中出現若干生詞,也可以在持續的閱讀中自然理解其含義,從而掌握豐富的知識,提升閱讀的效率,最終養成理想的原版書籍閱讀習慣。如名著《雙城記》中有“If you love someone,feel at ease and let him/her fly freely,if he/she comes back to you at last,it is doomed.”一句,句中“doomed”意為“注定的”,即便高中生沒有學習過該詞,也能結合上下文完成閱讀和理解,使自身能力和思索、閱讀的習慣漸漸養成。
三、原版書籍的應用建議
(一)強調漸進性
漸進性是指高中生在應用原版書籍提升自身英語閱讀能力時,擬定一個合理的計劃,每日、每周、每月定量進行閱讀,逐步適應原版書籍的閱讀要求、持續提升閱讀能力。如一部小說可能共有100萬個單詞組成,快速完成閱讀是不現實的,可將閱讀目標設定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入門期,持續1個月,每天完成1000-2000個單詞的閱讀,第二階段為適應期,持續2-3個月,每天完成5000-10000個單詞的閱讀。發覺自身能夠流暢閱讀、理解文意時,進入第三階段——完善期,可根據自身精力和興趣確定每日閱讀量,直到閱讀完成。在此過程中,還可以針對性的記錄一些名句、經典句式,學有余力時進行復習,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筆者在高中學習中發現,即便表現能力理想的小說,其英語詞匯量、語法以及句式等,也是相對有限的。建議其他同學在進行閱讀時,做好書籍的選取,以小說作為入門類的讀物,之后選取自然科學類讀物、社會科學類讀物進行進階學習,最后選取專業讀物提升個人能力,如會議記錄、學位論文、學術期刊文章等。
(二)重視延伸性
延伸性是指將高中英語學習、閱讀能力提升作為一項長期學習目標,在校學習、放學后的自學以及假期的補充學習等,均可引入原版英語書籍閱讀法。為避免高中生學習負擔過重,建議對不同時期的學習延伸性做好安排,并結合不同高中接單的學業壓力進行調整。筆者在自身學習中發現,高一階段和高二階段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小,高三階段則較大,因此整個英語閱讀能力的延伸學習可分為兩個階段,即高一、高二階段;高三階段。
高一、高二階段,在校學習期間,英語閱讀的總量可控制在3000-10000單詞/日之間,周末閱讀量則酌情增加,達到20000單詞/日以上的規模。寒暑假期間,閱讀量可不做每日安排,改為假期讀完一本或者若干本英文書籍。進入高三階段后,在校學習期間,英語閱讀的總量可控制在3000-5000單詞/日之間,周末閱讀量達到10000單詞/日左右。寒暑假期間視個人學業安排酌定閱讀量。考慮到高三學習的特殊性,還可將英語原版書籍的閱讀作為高強度學習后的一種放松方式,如選取馬克·吐溫的幽默小說,在每日學習之余進行閱讀,既能放松心情,也能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和知識水平。
(三)渠道多元化
渠道多元化,是指在高中學習中,高中生可在利用圖書館書籍進行閱讀的同時,借助各類智能終端,包括智能手機等,完成原版英文書籍的下載、保存,以提升學習的便捷性。筆者曾與同學翻閱過一些資料,發現歐美國家以及日本等國家對高中生的閱讀持積極鼓勵態度,并在校內建立資源庫,使學生能夠快速獲取各類學習資源。我國目前高中信息化建設尚有不足,可在未來工作中謀求改善,以覆蓋校內范圍的以太網網絡作為紐帶,學生可輸入學生證號等完成連接,獲取資源庫內的書籍信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筆者同學在內,很多高中生可能無法有效分辨網絡資源的價值,導致劣質資源甚至病毒侵入到手機、電腦中,也有部分同學會在網絡環境下將學習放在次要位置上,沉迷游戲。因此建議學校在提供網絡資源的同時做好管理工作,如僅在日間提供免費寬帶、限制部分網站的訪問、通過防火墻保證網絡安全等。同時學校、教師還可以發動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互相比拼,能夠完成3000字的英文閱讀,還是尋求提升到5000字,有效發揮網絡渠道的積極作用,控制負面影響。
總結
綜上,高中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一,謀求提升是必要的、可行的。筆者結合資料和高中學習的經驗,認為當前高中生迷信教材的方式并不可取,原版書籍豐富的內容有助于高中生養成理想的習慣,可強調漸進性、延伸性并利用多元化的渠道,發揮原版書籍的作用,從而實現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艷霞. 高中英語閱讀能力提升之攻略[A]. .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2]張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95-96.
[3]李言株.批判性思維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32(04):130-132.
(作者單位: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