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祈韻 吳旸 董磊
摘要:金山城市沙灘西側水上活動區工程對周邊環境敏感目標以及臨近海域的海洋水質、沉積物、生態環境、海底地形均可能產生影響,為進一步了解工程所在海域的工程后的環境特征,需要對區域環境現狀展開系統調查,并圍繞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核準工作,開展本項目的環評后評估項目,通過對水上活動區周邊海域、自然保護區等敏感目標進行環境現狀調查,就該項目的建設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提出對環評核準工作的建議。
1 前言
金山城市沙灘西側水上活動區工程位于上海金山新城的城市沙灘與上海石化之間凹灣處,工程東南側4.8公里處是金山三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為上海市級自然保護區,由核心區(大金山島)和緩沖區(小金山島、浮山島及鄰近1km海域范圍)組成;項目東側緊臨景觀旅游資源金山城市沙灘。工程對上述周邊環境敏感目標以及臨近海域的海洋水質、沉積物、生態環境、海底地形均可能產生影響,為進一步了解工程所在海域的工程后的環境特征,需要對區域環境現狀展開系統調查,并圍繞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核準工作,開展本項目的各項工作。
2 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金山新城的城市沙灘與上海石化之間,工程區域東至金濤路商業街,西至衛二路,北至大堤路,南臨杭州灣。區域呈不規則的五邊形,緊鄰城市沙灘。工程分為:配套管理區、水上休閑區和濕地景觀觀賞區,三個區域緊密聯系,能夠方便游客娛樂與休息。
3?工程及鄰近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現狀
3.1監測內容
本項目監測評估旨在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以及對水上活動區周邊海域、自然保護區等敏感目標進行水質、沉積物、水動力、水下地形環境調查(設8個水質站,4個沉積物站位,3個水動力站位),分析工程前后項目所在海域水質、海流場、鹽度、水溫、水下地形等指標的變化,就金山城市沙灘西側水上活動區的建設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
3.2樣品采集和現場分析
水質、生物樣品的采集和預處理按照《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2007)和《海洋調查規范》(GB/T 12763-2007)的要求嚴格執行,并按各項目要求作好相應記錄;漏站、漏采或臨時變更站位應說明理由并按規定程序報批,樣品記錄按中心的計量認證質量體系文件的要求執行;
鹽度樣品帶回實驗室分析,同時采集10%質控平行樣;葉綠素a項目按規范現場抽濾后,必須冷凍保存。水質CODMn做100%的雙平行分析樣,DO做100%原始樣雙平行,須現場分析。三氮、活性磷酸鹽做10%的加標回收,每批次樣品同時做試劑空白,每天做內控樣分析;按照規范要求現場分析,如無現場分析條件,應采集平行樣現場過濾后,用符合要求的樣品瓶分裝冷凍保存帶回陸上實驗室分析。
3.3評價方法
采用單因子標準指數法進行評價,公式為:
①?Si,j=Ci,j/Cs,i
式中,Si,j為評價因子i在第j取樣點的標準指數;
Ci,j為評價因子i在第j取樣所有實測濃度的均值;
Csi為評價因子i的評價標準值。
②?溶解氧:
當DOj≥DO?s時,S?DO、j=
|DOf-DOj|/|DOf-DOs|;
當DOj
10-9DOj/DOs
式中,S?DO、j為溶解氧在第j取樣點的標準指數;
DOf為飽和溶解氧濃度;
DOj為j取樣點水樣溶解氧所有實測濃度的均值;
DOs為溶解氧的評價標準。
③?pH:SpH、j=|(pHj–(pHsd+pHsu)/2)/((pHsu-pHsd)/2)|;
式中,SpH、j為pH在第j取樣點的標準指數;
pH?j為j取樣點水樣pH實測值的均值:
pHsd為評價標準規定的下限值;
pHsu為評價標準規定的上限值。
3.4?檢測結果
3.5?水下地形歷史分析
2014年和2015年的5米等深線相對2009年的偏移量約為100米,而2018年5米等深線相對2009年的偏移量已超過200米,這表明工程近岸海域水深有變深的趨勢,海底沖刷現象較為顯著;2018年20米等深線較2009年已南移約300米,表明深槽南側邊緣正向南向擴展,深槽規模有所擴大。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分析
(1)金山城市沙灘水上活動區沉積物中pH、石油類等要素圍堤內高于臨近海域;有機碳含量圍堤內低于臨近海域。所有站位沉積物均符合功能區環境保護要求。
(2)與施工前相比,運營期工程鄰近海域COD、砷含量有所升高,溶解氧、活性磷酸鹽、石油類、銅、鉛、鋅含量有所降低,其它要素變化不大;沉積物中有機碳、硫化物、汞、銅、鉛、鎘、鉻、鋅含量有所降低,其它要素變化不大。
4.2建議
(1)工程近岸海域水深正逐年加深,海底遭受沖刷現象較為顯著,海底和海岸侵蝕區域已逐漸逼近工程前沿,從長遠來看應該引起工程方和相關部門的重視,有關保灘護壩工作的相關論證工作應及時開展。
(2)建議工程運行期對水上活動區內部水體以及外海臨近海域水質進行持續監測,根據環評要求,工程運營后應至少連續跟蹤監測2年,鑒于目前水上活動區水質并未達到理想的預期目標,跟蹤監測時間應當予以適當延長,以保障游客的身心健康,并為運行管理提供依據,尤其是應對水質突變等情況下的引排水調度等工作。
參考文獻
[1]《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2007)
[2]《海洋調查規范》(GB/T 12763-2007)
(作者單位: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