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伊


摘要:流行性感染屬于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發的,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預防疫苗的接種可以對流行性感冒進行有效預防,本文就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選取了100例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根據疫苗接種依從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半年內流感發生次數的情況,判斷疫苗接種的效果。
關鍵詞:流感;疫苗接種;預防效果;接種依從率
引言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而且傳染性高、傳播速度快,而且這種疾病多發生于春冬兩季,在嬰幼兒、老年群眾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從實際情況來看,流行性感冒的發病時間較快,會在短時間內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流行性感冒的發生提前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資料方法
(一)實驗信息和操作步驟
本次實驗一共選擇了100名兒童,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有50名兒童,兒童的平均年齡為4.5歲,通過實際對比,兩組數據比較P>0.05,沒有統計學差異,因此研究數據具有可比性。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排除患有重大疾病和體制條件較弱的兒童,保證整體調查結果。
具體操作步驟為:第一,對兒童進行常規管理,掌握兒童的身體狀況、用藥情況、過敏史、禁忌證等,并和兒童家長進行夠溝通,讓家長閱讀疫苗接種知情同意書并且簽字。第二,檢查疫苗性狀,核對接種信息,對兒童給予相應的針對性心理干預,讓兒童可以更好的配合接種工作。第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完成疫苗注射0.5ml。第四,接種后,對兒童進行30min的觀察,確認兒童身體沒有異樣后,才可以允許其離開。第五,對參加實驗的100名兒童進行長達半年的跟蹤觀察。
(二)觀察指標和數據處理
對半年內,兩組兒童發生的流感次數、兒童接種依從性、家長對疫苗接種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采用SPSS 18.0處理數據,組間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二、觀察結果
(一)依從率、不良反應、流感發生次數
從表1兒童接種的依從率、不良反應與流感發生情況中數據可知,實驗組兒童的接種依從率明顯高于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流感發生次數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
(二)家長滿意度
從表2兒童家屬的滿意度分析可知,實驗組兒童家屬的滿意度相比常規組更具優勢性,P<0.05。
(三)流感發病次數統計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對流感發病次數進行統計,以此觀察疫苗接種對疾病的預防意義進行探究。在對半年內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兒童進行統計,觀察組內的50名兒童,半年內發生流感為(2.4±1.1)次,相比之下,對照組內的50兒童,半年內發生流感為(5.1±1.6)次。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發生感冒的次數明顯高于接種疫苗兒童發生感冒的次數,差異性極為顯著,t=10.398,P<0.05[1]。
三、結果討論
(一)疫苗接種現狀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會持續的時間很長,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還會引發肺炎、心肌炎等癥狀,是春季、冬季高發性疾病。主要是因為一部分人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弱,流感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的損失始終位列傳染病之首,而防治流感的主要預防措施就是在流感高峰期前兩個月左右接種流感疫苗。根據上文的研究結果以及其他數據顯示,接種疫苗后,可以降低30%-40%的發病率,在流感爆發季節減少住院天數4天,因為肺炎和流感住院率也降低了33%。不僅如此,疫苗的接種還可以有效減少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和復發率,在防治呼吸系統的疾病上效果最為顯著,此外,疫苗接種還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復發率,但是在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肝病上,流感疫苗的作用則相對較低。但是很多人因為年齡、經濟等多種原因對接種疫苗存在強烈的抵抗情緒,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兒童,對疫苗接種的抵觸性極強,給疫苗接種、推廣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方位的推廣疫苗接種的作用,讓兒童家長認識到疫苗接種的重要性,降低兒童對疫苗接種的抵抗情緒。
(二)加強健康教育
目前,常規的疫苗接種干預機械化,即便是成年人,對接種知識、接種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項也不清晰,因此必須要在接種前加強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口頭、視頻、圖畫等方式進行。比如在接種前,給兒童播放動畫片,讓兒童通過動畫片,對疫苗接種有一定的認識,了解到疫苗接種的必要性,從而降低對接種疫苗的抵觸心理[2]。同時,也要告知兒童家長疫苗接種的意義、流程、注意事項,讓家屬可以配合兒童完成疫苗接種。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心理疏導的方式,讓穩定年齡較小的兒童情緒,如:和兒童做游戲、聊天等方式,在接種時,利用玩具轉移兒童注意力。對于老年人、成年人等接種人群,可以采用科普、舉例論證等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其認識到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從而積極的投入到疫苗接種活動中。
(三)提高疫苗安全
在接種前,必須要全面收集接種人信息以及產品信息,接種前仔細核對疫苗產品,確認疫苗產品是否合格,保證接種人在接種疫苗后不會出現負作用,以此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僅如此,作為疫苗接種人員,必須要具有較高的接種技術,提高一次性接種成功率。在接種后,還要對飲食方面進行指導,以此有效預防不良反應,提高人體免疫力。如:要叮囑接種人注意對接種皮膚部位的保護,及時攝入熱量、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成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
(四)疫苗接種的注意事項
雖然疫苗接種對大部分人而言,可以有效的預防疾病,但是有一部分人的身體機制并不適合接種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雞蛋過敏或者嚴重過敏體質;第二,患有急性臨床癥;第三,晚期癌癥病人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第四,患有疫苗生產廠家說明書中明確指出的禁忌癥;第五,健康狀況不佳或者禁忌癥不易掌握人員。此外,還有一部分人員在注射疫苗后,接種皮膚部位會出現紅腫、疼痛、紅斑、硬結等反應,或者出現發熱、不適、寒戰、疲勞、出汗、肌肉疼痛、關節痛等全身反應。這樣的反應一般會在1-2天內消失,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醫務工作者在接種前必須要告知接種人,讓其認識到接種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如果異常反應較為嚴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3]。
總結
綜上所述,在進行流感疫苗接種后,兒童的依從性、疾病預防效果都得到了顯著提升。不僅如此,接種疫苗后,兒童流行性感冒的發生次數的到大幅度降低,因此可以采用疫苗接種的干預方式對流行性感冒進行預防。作為一項極有效果的操作方式,應該得到更好的推廣,從而讓其更好的發揮出內在價值。
參考文獻
[1]宋曉航. 兒童流感疫苗接種對疾病的預防意義探究[J]. 農家參謀,2017(16):249.
[2]鄺西金,朱衛嫻,羅衛強. 兒童流感疫苗接種干預的疾病預防的效果探討[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4):2560-2561.
[3]姜一夢,張巖. 流感及其疫苗接種與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的關系[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6,50(2):110.
(作者單位:大慶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