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一格
摘要:兒童齲齒由于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并且大幅降低兒童的生活質量,所以兒童齲齒防治工作有很高的重要性。基于對兒童齲齒防治工作重要性的探討,結合對其發病原因的研究與分析,本文提出了兒童齲齒防治的方法,讓兒童免受齲齒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兒童;齲齒防治;窩溝封閉
引言
兒童通常不具備牙齒保護思想,對飲食和口腔清潔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齲齒發病率逐年上升。另外當前的一些家長對齲齒的危害了解程度不足,未采取齲齒防治措施,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兒童的齲齒發病率。齲齒不但會影響兒童的咬合力,也會對兒童的心理狀況造成一定影響,需要全面深入開展齲齒防治工作。
一、兒童齲齒引發因素
齲齒病變過程緩慢,初始階段都發生在牙釉質表面,影響齲齒色澤和光滑性,若此時不開展齲齒防治工作,齲洞會逐漸加深,導致咬合面破壞,此時兒童能夠感受到齲洞引發的疼痛,尤其是在進食過程,此時不處理齲齒,會導致牙齒斷裂,只余留牙根,導致兒童牙齒缺失。引發兒童齲齒的因素如下:
(一)細菌因素
人體口腔中含有大量細菌,一些細菌活動中會分泌有機酸,由于牙釉質的主要成分為磷鈣,長期處于酸性環境牙釉質必然會受到損壞,另外這類有機酸成為乳酸菌的溫床,進一步破壞牙釉質[1]。當存在外源性糖物質時,口腔中有機酸量大幅上升,破壞牙釉質,產生脫礦問題,在不存在外部能量物質時,口腔中一些細菌以牙釉質為能量來源,但是這一破壞過程速度緩慢,所以從細菌角度來看,引發齲齒的最重要原因為外源性糖。
(二)口腔環境因素
口腔環境要從兩個方面分析,其一為食物殘渣,尤其是殘渣中包含大量可水解糖分,在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同時細菌大量繁殖,提高了齲齒的發病率和發病速度。其二為唾液,唾液對牙齒的防護作用體現在對牙齒的沖刷效果,能夠降低牙齒上積聚細菌的數量,另一方面唾液本身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唾液健康情況下能夠有效清除細菌,降低齲齒發病幾率。當兒童由于一些原因唾液分泌量下降,或者不注重口腔清潔時,口腔環境失衡會引發齲齒。
(三)宿主因素
齲齒的靶器官為牙齒,在兒童成長階段,靶器官的生長情況受很多因素影響,常見的包括唾液分泌量等,由于兒童抵抗力通常較差,容易由于一些原因導致口腔環境失衡,發生齲齒問題。另外牙齒的形態、礦化情況與齲齒的發病情況有深入聯系,尤其是對于牙齒窩溝來說,該區域封閉效果較差時也容易引發齲齒病變,若存在恒齒窩溝未封閉情況,對兒童的負面影響極大。
二、兒童齲齒防治重要性
齲齒防治的重要性需要從齲齒引發問題的角度分析,可確定齲齒防治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生理層面
兒童牙齒有兩種,一種為乳齒,另一種為恒齒,乳齒出現齲齒病變時,牙齦中殘留的牙根會壓迫恒齒,導致兒童恒齒之間縫隙較大,降低了兒童的咬合力,同時恒齒上更容易附著食物殘渣,對兒童的后續成長不利。
兒童存在齲齒病變時,通常意味著兒童的口腔環境較差,兒童口腔細菌超標。當齲齒病變產生齲洞時,兒童進食后齲洞中的食物殘渣數量過多,在細菌的作用下,兒童的齲齒發病速度大幅上升,構成齲齒發病的正反饋過程,導致兒童牙齒碎裂。
另外當兒童牙齒出現齲齒問題時,除了牙齒的強度下降,產生的齲洞會深入到牙齦中,牙齦中存在神經、血管和肌肉組織,在酸性物質的刺激下,兒童會產生痛感,降低兒童的生活質量[2]。
當開展兒童齲齒防治工作時,會在乳牙期間全面推行該項工作,這種方式能夠提高乳牙的質量,由于恒牙成長期間受力均衡,能夠提升恒牙的整潔性和平整性,降低牙縫尺寸,降低食物殘渣量。另外齲齒防治工作開展中,能夠防止產生齲洞,讓兒童免受齲洞帶來的痛楚困擾,提高兒童的生活質量。
(二)心理層面
心理層面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為兒童牙齒的外觀,其二為兒童口腔氣味,這兩方面因素都會造成兒童心理層面的影響。
當兒童出現齲齒問題時,通常意味著兒童口腔中酸性物質量過多,這一影響效果不但體現在臼齒,也包括犬齒、切齒等,導致牙齒的顏色暗淡,影響牙齒的觀感,另外兒童乳牙期間存在齲齒問題時,容易出現牙齒斷裂問題,牙齦中殘留的齒根壓迫生長中的恒牙,導致兒童恒牙的平整性下降。這兩個問題會導致一些兒童產生自卑心理。
兒童口腔中存在齲齒時,標志著兒童口腔中的菌群數量超標,同時齲洞中更容易積累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兒童的口腔會產生異味,兒童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對兒童的心理建設不利。
在齲齒防治中,能夠通過一些方式降低兒童口腔中酸性物質和菌群數量,在防治齲齒的同時,也能夠防止這類物質和生物對其余牙齒的影響效果,提高牙齒的清潔程度。另外在乳牙期間開展該項工作時,能夠提高兒童恒牙的平整度,輔助兒童開展心理建設工作。在齲齒防治過程中,能夠逐漸消除兒童的口腔異味,提高兒童的自信程度。
三、兒童齲齒防治方法
兒童牙齒防治要從口腔環境改善、靶器官處理兩個方面開展工作,具體的防治方法如下:
(一)口腔環境改善
口腔環境改善包括三個方面,即唾液分泌量保持、食物殘渣去除和菌落控制,不同內容的防治工作開展方式不同。
唾液分泌量與兒童的身體情況有很大聯系,當兒童身體健康時,自然能夠正常分泌唾液,所以預防齲齒的一個重要方法為保證兒童營養均衡。兒童在成長中,家長需要按照科學比例搭配兒童食物,攝入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糖、油脂、水、鹽分、維生素和纖維素,家長不可完全按照兒童的喜好提供食物,提高兒童身體素質。
食物殘渣去除為培養兒童的正確刷牙習慣,需要在進食后刷牙,降低兒童口腔中外源性糖的殘留量,破壞細菌的生長環境[3]。兒童入學后,午餐后通常無法刷牙,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要求兒童漱口,另外這種方式也能夠有效降低牙齒表面的細菌數量,有效防止出現齲齒問題。
菌落控制工作主要方式為,選用具備除菌性能的牙膏,比如可選用含氟牙膏,這種牙膏能夠降低兒童口腔中的細菌含量,同時含有的氟元素也能夠提高牙齒的強度,從兩個層面降低齲齒問題的發生幾率。
(二)靶器官處理
齲齒病變的靶器官為牙齒,靶器官的自身結構會從根本上決定齲齒發病率,靶器官處理要從日常處理和專業處理兩個層面開展。
專業護理是指在口腔醫院中開展靶器官處理工作,該項工作一方面為窩溝封閉處理,另一種為定期齲齒檢查。前者的應用原理為,在兒童窩溝表面覆蓋一層封堵性物質,這種物質能夠有效防止細菌和糖分進入牙齒窩溝,當牙齒中最脆弱的區域被全面防護時,自然能夠達到降低齲齒發病率的效果。后者為口腔醫生根據專業知識,確定是否存在發生齲齒的危險,做到齲齒問題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日常護理主要為養成兒童的正確護理牙齒習慣,除了要求兒童定期刷牙,還要應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正確的方法為巴氏刷牙法,這種方法能夠順應齒縫去除食物殘渣,提高對牙齒的清潔效果,另外需要全面重視臼齒區域的清潔,全面清除口腔中殘渣。
結論
綜上所述,兒童齲齒的發病原因包括細菌因素、口腔環境因素和宿主因素,當兒童存在齲齒時,不但牙齒強度下降,也會導致兒童的牙齒顏色暗淡,同時數量更多的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導致兒童面對口腔異味問題,這些問題不但造成了兒童生理上的困擾,也降低了兒童的心理建設質量。要達到齲齒防治效果,可通過改善口腔環境和靶器官處理兩種方式達成目的,降低齲齒發病幾率。
參考文獻
[1]蔡晶.探究兒童齲齒的發病原因與防治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7):76+78.
[2]王陽.科學分析兒童齲齒病因及防治研究[J].科技風,2017(18):252.
[3]陳宇.兒童齲齒病因及防治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3):64.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松雷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