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梅
(江蘇省射陽縣蠶桑生產服務站,江蘇 射陽 224300)
蠶病是蠶桑生產面臨的最大威脅,尤其是血液型膿病的發生蔓延,已嚴重威脅到蠶業的穩定。抗病毒蠶品種“菁松N×皓月N”的成功選育,從蠶種源頭解決了病毒病的發生。優質高產蠶品種是提高蠶桑綜合效益的關鍵。為了盡快篩選出適合射陽秋季飼養的抗血液型膿病家蠶品種,加快我縣家蠶品種更新步伐,推動蠶業向優質、高效、省力方向發展,持續保障蠶農增產增收。2017年晚秋蠶在射陽縣特庸鎮對家蠶新品種“菁松N×皓月N”(以下簡稱為“菁松N”)和“蘇菊×明虎”(以下簡稱“蘇菊”)進行農村對比試養。
2017年晚蠶期,在射陽縣特庸鎮王村三組孫萬如和陳書培二個養蠶戶家,對“菁松N”和“蘇菊”二對品種進行對比飼養。試養品種分別為山東廣通蠶種集團公司生產的抗病毒病家蠶品種“菁松N”正反交雜交種和江蘇射陽蠶種場生產的“蘇菊”正反交雜交種。分戶飼養情況見表1。
9月12日晚上領種,領回后進行攤種補催青。 13日、14日早上8點收蟻,10點結束。10月9日上蔟,10月13日售繭。
小蠶每日3回育,大蠶每日2回育。兩對蠶品種在采葉、給桑、眠起處理、消毒防病等技術措施均按常規飼養進行。

表1 分戶試養情況(單位:張,%,%,%)
“菁松N”蟻蠶黑褐色,孵化齊一,有逸散性,稚蠶趨光性強,應提前勻座擴座。各齡眠起齊一,眠性快。壯蠶體大而結實,體色表白,普斑。壯蠶期有趨光性、趨密性,易結集成堆,應注意及時勻座、擴座。各齡蠶食桑活潑,壯蠶期食桑快而旺盛,蠶室溫度低時有踏葉,體質強健,容易好養。
“蘇菊”孵化齊,蟻蠶黑褐色,正交蟻蠶安靜趨密,反交蟻蠶活潑略逸散。各齡生長發育快,食桑旺盛。壯蠶體色青白,體態結實,普斑上蔟齊涌,結上層繭,營繭快,繭色白,繭長橢圓形。該品種對葉質適應性強,但食桑不足時,繭層率下降明顯;蔟中通風差時,多發生死籠繭。
兩個品種齡期經過無明顯差異,整個齡期為28天。齡期偏長的原因在于:五齡大蠶期陰雨多濕,蠶室溫度達不到飼育目的溫濕度。
1、2眠“菁松N”就眠比“蘇菊”快1個小時左右,3、4眠兩個品種就眠時間與餉食時間都較為一致。
“菁松N”每個齡期食桑都比“蘇菊”慢,有少量殘桑。張種用桑量1-3齡兩個品種差不多;4齡“菁松N”為55kg,比“蘇菊”少4.5kg;五齡食桑量481.5kg,比“蘇菊”少45kg。
由于“菁松N”具有抗病毒基因,晚秋期間有個別膿病發生,長勝村飼養常規品種“菁松×皓月”的農戶90%發生血液型膿病,損失慘重;孫萬如戶試養的“蘇菊”血液型膿病發病率16%,其鄰居孫萬貴戶“蘇菊”血液型膿病發病率50%,陳書培家“蘇菊”血液型膿病發病率為4%。“菁松N”僅有少量弱小蠶。
今年晚秋期,低溫陰雨天較多,桑葉嫩、含水量較高,兩個飼養戶品種不同程度的發生了少量的細菌病和僵病。兩個品種抗細菌病和僵病表現較為一致。
“菁松N”正反交均先見熟蠶,老熟齊一,上蔟整齊,營繭速度快。
廣通集團裝盒30000粒蠶種,射陽蠶種場裝盒27500粒蠶種,這兩戶孵化率差不多,以蠶種單張標準25000粒折合成標準張單產。孫萬如家桑葉不足,7天后桑葉就不太夠,8天上蔟,張種單產較低。陳書培家桑葉充足,張種單產較高。調查發現兩個品種在同戶飼養張單產差別不大。

表2 試養農戶蠶繭質量調查表
通過今年晚秋期在射陽對比試養兩對品種發現:“菁松N”和“蘇菊”二個品種齡期相近,習性、產量都沒有明顯差別。
由于今年晚秋期連續陰雨,桑葉嫩、含水量高,兩對品種不同程度的發生了細菌病和僵病。孫萬如戶“蘇菊”大蠶期間和上蔟期間都有病毒病發生。抗血液型膿病“菁松N”明顯高于“蘇菊”。我縣秋蠶期血液型膿病發生嚴重,引進抗病毒病的蠶品種符合本地區的需要。抗病毒病家蠶品種“菁松N”(正反交)可以逐步引進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