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韓國特派記者 趙覺珵 本報特約記者 王偉 陳欣
韓朝領導人峰會26日進入倒計時最后一天。當天,韓朝會談韓方籌委會委員長、青瓦臺總統秘書室室長任鐘皙在京畿道高陽市的韓國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公布27日會談的日程。
“文金會”這樣進行
韓聯社稱,韓國總統文在寅與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將于27日上午9時30分(北京時間10時30分)在韓朝邊境板門店會面,屆時金正恩將跨過軍事分界線南下,文在寅在那里迎接。隨后,兩位領導人步行到舉行歡迎儀式的板門店廣場,檢閱身著多彩民族盛裝、演奏民謠《阿里郎》的韓軍儀仗隊。
在“和平之家”一樓芳名錄上簽名留言后,金正恩將與文在寅合影留念。接著在接見室進行事前交談,然后移步二樓首腦會晤大廳。10時30分,會晤正式開始。上午的會晤結束后,雙方另外進行午餐并休息。下午,兩位領導人將進行祈愿和平繁榮的共同紀念植樹儀式,將在軍事分界線鄰近的“牛群路”上栽植象征“和平繁榮”的松樹,“牛群路”得名于已故韓國現代集團創始人鄭周永曾在此趕著牛群訪朝。樹苗是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時發芽的松樹。植樹培土則由韓方漢拿山與朝方白頭山(即長白山,編者注)的土混合而成,金正恩給樹苗澆灌漢江(流經首爾)水,文在寅則澆灌大同江(流經平壤)水。植樹標志石上將雕刻“栽植和平與繁榮”字句并署以韓朝領導人簽名。
共同植樹后,兩位領導人走向位于軍事分界線標志物的“徒步橋”交談。當天的會談全部結束后,韓朝雙方將簽署和發表協議。在晚宴結束后的歡送儀式上,兩位領導人一起觀看以“一個春天”為主題的視頻,會談正式落下帷幕。當晚,金正恩將返回朝鮮。
兩國重量級人物悉數登場
“韓朝首腦特使團悉數助陣文金會”,韓聯社26日稱,他們在此前的互訪中形成的互信有望給“文金會”帶來積極影響。朝方正式隨行人員共計9人,包括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金英哲、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崔輝、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李洙墉、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金與正、總參謀長李明洙、人民武力相樸英植、外務相李勇浩及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韓方隨行人員共7人,包括青瓦臺總統秘書室室長任鐘晳、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國家情報院院長徐薰、統一部長官趙明均、外長康京和、國防部長宋永武、韓軍聯合參謀本部議長鄭景斗。
韓聯社稱,這將是韓朝時隔11年再次舉行首腦會談。不同于2000年、2007年的前兩次旨在改善雙邊關系的會談,此次會談以實現半島無核化為目標。此外,會談地點位于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屆時朝鮮最高領導人將首次踏上韓國領土。11年前時任韓國總統盧武鉉訪朝時,作為總統秘書室長的文在寅曾負責籌備工作。11年后,文在寅為他與金正恩的這次會晤提出口號——“和平,新的開始”。
“和平”是這場南北首腦歷史性會晤的最重要主題。在會談籌備委員會發給《環球時報》記者的材料中,將此次朝韓會談稱為“半島和平的新基石”。韓聯社分析稱,本次會談的結果將給半島無核化談判的重頭戲——朝美領導人會談帶來一定影響,朝美對話的結果又將直接體現在韓朝關系方面,在三者之間形成有機互動。
韓國《世界日報》稱,韓朝此次首腦會談的三大關鍵點分別是:能否實現朝鮮棄核明文化、能否宣布建立永久和平體制、能否繼續改善韓朝關系。會談韓方籌委會委員長任鐘晳26日表示,如果朝鮮明確的無核化意志能寫入協議文本,且可確認這意味著實現半島完全無核化,此次會談就是非常成功的會談。
樂觀情緒在半島南北蔓延
對于27日的韓朝首腦會談,不少韓國學者持樂觀態度。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韓國統一部和平體制顧問李熙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會談有很大可能取得“圓滿成功”,而韓國慶南大學教授李相萬更加篤定,稱“一定會成功”。
法新社26日稱,在韓國,因政治立場和代際差異,不同韓國人對朝鮮的看法迥異。退休英語教授柳哲邦(音)在朝鮮戰爭時還是少年,依舊保持警惕的他提醒韓國不要被對朝鮮玩弄,“他們是不會放棄核武器的”。韓國商人李廷鎮(音)稱在聽到文金會的消息后高興得大叫。52歲的他曾在開城工業園區與朝鮮工人朝夕相處,他說:“我們是一個民族,分裂了70年了,雙方都愿意探討和平,化解分歧,這是巨大的一步。”44歲的首爾市民金女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對會談持樂觀態度。兩國存在很多矛盾,韓國夾在美朝中間也很為難。期待雙方通過此次機會,實現和平。”
“慎重的談判家文在寅對大膽的決策者金正恩”,韓國《首爾新聞》這樣形容此次韓朝峰會,稱文在寅是那種決策前非常慎重,但決定后就會干到底的“黃牛性格”。而金正恩年紀輕輕就迅速掌握黨政軍大權,有實現朝鮮穩定的卓越領導力。韓國統一研究院朝鮮研究中心主任洪敏表示,文在寅和金正恩的共同點都是果敢和實用主義,如果能揚長避短,此次會談的結果或將超出預期。
朝鮮《勞動新聞》26日評論稱,此次首腦會談是肩負祖國和民族未來之重任的金正恩委員長果斷作出的決斷和對同胞的深愛,以及朝鮮為對話、和平所作的努力而實現的“歷史性民族變革”。為了完成祖國統一偉大任務,必須要改善北南關系。只要依據同一民族原則解決北南之間的問題,就不會有不能渡過的難關。▲
環球時報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