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倫
摘要:《明星大偵探》是國內第一檔互聯網自制的明星角色扮演推理類網絡綜藝節目。節目創意源自韓國JTBC臺的《犯罪現場》,節目具有綜藝IP與懸疑劇情交叉融合,芒果TV“直播與點播”雙線并行,娛樂性和嚴肅性并存的特色,引發了觀眾對節目的深度關注和良好的收視效果。
關鍵詞:《明星大偵探》 制作亮點 傳播營銷 價值引領
《明星大偵探》是2016年引進韓國JTBC電視臺制作的《犯罪現場》制作的一檔明星推理綜藝秀,節目內容包括“30%跌宕劇情+40%綜藝搞笑+30%智能推理”,可謂綜藝版的《唐人街探案》。該節目每期以當下社會中的熱點或熱播的電影、電視劇為題材內容,每期錄制中都有6位明星進行角色扮演,需要在現場找到證據,并推理出真正的兇手,節目中有“燒腦”的懸疑故事、有趣的人物設定及明星的閃亮出場。《明星大偵探》在網絡環境下開播三季以來,豆瓣評分從第一季8.8分、第二季8.9分,直到第三季的9.5分,可以說是長期吸睛,口碑節節升高。《明星大偵探》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其節目制作有多個亮點。
內容創新
網絡節目的創作核心還是圍繞在“內容”這一版塊,始終堅持著“內容為王”這一原則。所以節目在內容上秉持精心策劃的原則,《明星大偵探》雖然節目創意來源于《犯罪現場》,但是節目摒棄了韓版中的陰森與恐怖的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將節目本土化、娛樂化,內容上進行了修改與創新。
《明星大偵探》有效填補了我國法制探案推理網絡節目形態與市場的空白。嘉賓每一期都身處一個不同的故事中,每一個故事的嫌疑人角色也都是不同的,他們的身份、年齡與死者NPC之間的關系是確定的,但是需要嘉賓通過搜證、說明來講述整個故事。人們可以看到游戲的內容豐富多彩、富有變化,另外,一般節目中有大量梗是存在限制性的,而在網絡節目中,這種尺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節目第一季的07期“請回答1998”中,游戲內容的年代設置為1998年,觀眾看到節目呈現的場景成功還原了1998年的時代背景,其中的服裝也忠實還原到了那個年代,和人們現在所處的年代擁有不同的景象。該節目的內容設置是不受限制的,可以是魔幻、復古、未來等。
《明星大偵探》不是通過說教式的方法來說服觀眾,而是通過嘉賓的精彩展現來說明道理,是通過侵入式的氛圍、旁觀式的視角、沙盤式的推理來完成整個故事的表達與展現。因此,《明星大偵探》是在固定場景內,借助虛擬角色的個體視角,給觀者提供各種細節,吸引觀眾一步一步參與到案件的偵破中,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參與的快感。
明星陣容
《明星大偵探》的明星陣容團隊是吸引觀眾的一大亮點。許多流量小生、小花非常具有吸引力,嘉賓的展現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節目的效果。該節目中有常駐嘉賓與飛行嘉賓,每一期必不可少的是何炅、撒貝寧,這兩位優秀的主持人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節目還有“搜證犬”鬼鬼、“注孤生”白敬亭、“女神”王鷗等嘉賓組成。嘉賓團隊盡管不是專業偵探,但每個人都各具特色。
不僅如此,觀眾可以看到撒貝寧作為央視主持人,在具備法律知識的同時還具有綜藝感,更在第一季中獲得了“明燈”稱號。何炅更是蟬聯了兩季的金條王;王鷗作為直覺系女神,基本保持著90%以上的正確率;小白作為“吃道具狂魔”一直被道具組嫌棄;鬼鬼作為“搜證犬”,一直以找鑰匙為目標。可以看出,節目中人物形象的建立非常徹底,所有的案情推動全部依靠明星玩家之間的個人反應,主持更具難度。節目的嘉賓團隊配合默契,總是給觀眾帶來別樣笑料,共同對案件抽絲剝繭,直至真相大白,為節目帶來了流量和話題。
主題獨特
《明星大偵探》的每一期節目的主題都是當下人們關注的熱點,或者與當下熱播的電影或電視有關。節目傳達的內容是與時俱進的,包括網絡暴力、虐童事件、盜墓問題、AI會不會稱霸人類等。如《恐怖童謠》就是一直存在的社會問題。孤兒的成長需要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里成長,這期節目中一遍一遍播放的恐怖童謠和對一個一個孤兒慘死過程的揭露,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主題卻是社會中真實存在的。這期節目向人們揭示了孤兒在一個黑暗的環境下成長會受到怎樣的迫害,從而呼吁社會多關注這樣的孩子,還給這個世界一份美好與溫暖。《周五見》是譴責網絡暴力的,當時的嘉賓兇手正是處在網絡風口浪尖上的王鷗,就連一向讓人尊敬的何老師都陷入了當年北外事件的網絡暴力影響。在這期節目中,每個人臉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無奈,網絡暴力也是可以殺人的,節目通過這期內容呼吁人們少些網絡暴力。《請回答1988》來源是根據很火的同名韓劇,但是內容有很多修改。因此說每期的節目內容的故事和情節都是全新的,貼近社會,打動觀者,這也是節目的獨特之處。
劇情巧妙
在劇情設置上,《明星大偵探》把深受人們喜歡的懸疑推理和搞笑娛樂相結合,讓明星玩家帶領觀眾一步一步偵破案件,找出兇手。這樣既不失懸疑推理的嚴肅和緊張氛圍,又加上讓觀眾幽默風趣的綜藝元素,是制作者的一個創新。在每一期節目中,都有一個充滿懸疑的殺人故事,有完整且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有與案件緊密聯系的5名嫌疑人。5名嫌疑人都有殺人動機,不像一般的懸疑推理電影,設置復雜的情節,指向一位嫌疑人。雖然節目不會像一部真正的懸疑推理電影,在情節設置上完美無瑕,但情節設置有自己的巧妙性。隨著5名嫌疑人殺人動機的出現,會讓觀眾感到很疑惑,到底誰是兇手,情節會變得越來越有意思。在節目有些案情中還設置了案中案,使得情節撲朔迷離又不失精彩,讓人不禁贊嘆創作者的“燒腦”。
敘事懸念
在虛構的敘事藝術作品中,懸念的設置是普遍存在的。對于故事的懸念,威·路特在其《論懸念》中這樣闡述:“戲劇性故事的講述者運用更有誘惑力的技巧,他埋下一顆炸彈,這顆炸彈可能是物質的,也可能是感情的,把它留到最后爆炸。就這樣,把戲劇中的能量釋放出來,這種能量就是懸念。”在以角色扮演推理游戲的《明星大偵探》中,每一節目流程都環環相扣,在緊密相扣的環節中用充滿著懸念。節目主要有5個環節,在節目開始,先是交代環境,接著偵探進場,偵探發現死者,鏡頭將案發現場死者呈現在觀眾眼前,第一個懸念出現。這個懸念將觀眾代入節目之中,接著偵探會召集所有的嫌疑人進行第一個環節,不在場的證明闡述,而嫌疑人會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身份出場。在第一環節中,嫌疑人主要交代自己的時間線,兇手可以說謊。在這一環節中,又一懸念出現,觀眾會猜測,到底誰在說謊,誰的時間線很值得讓人懷疑,以致于在第二環節現場搜證,第三環節集中推理,第四環節玩家投票中“誰是兇手”一直貫穿于整個節目。隨著一個一個環節的進行,從“誰是兇手”將引出更多的懸念,尤其是在現場搜證的時候,明星玩家們搜出的每一證據都會指向不同的玩家,并且隨著每一證據的出現都會引出一段構成整個故事的必要情節,這個環節也是節目的亮點所在。用懸念對未知情境進行沖突或抑制型表現,將引起受眾對即將發生的未知情境的期待,謎底一旦揭開,就會帶來審美主體的欣賞快感。?譹?訛
《明星大偵探》雖然贏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但節目也并非十全十美,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后續節目中得以改進。如出于節目的新意和明星的檔期等考慮,綜藝節目既要有常駐嘉賓,也要有新鮮面孔加入。因此,節目播出過程需要不斷選擇與節目相匹配的邏輯推理能力強的新人加入作為亮點。再如現代化高科技的斷案手段在節目中體現較少也是一個問題。此外,在編劇中,編導是否可以考慮選取多題材的犯罪案例,如珠寶翡翠失竊案、高檔消費品造假案等來進行偵破,而不是僅局限于清一色的兇殺案件,可以更加豐富節目的題材選擇。?譺?訛
總之,網絡節目要有自己獨到的特色,在節目內容、節目風格、主題設置、還是節目包裝、節目宣傳和營銷中,都要有一定創新。《明星大偵探》有與時代契合的熱點話題,巧妙的情節設置,充滿懸念的敘事方式,獨特嘉賓形象和年輕人喜愛的多樣表情包的運用,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是節目成功的主要要素。在當下自制綜藝節目百花齊放的環境下,構建節目品牌,提升價值引領功能,讓節目熱點升華出更為深刻的生活哲理,這也是網絡綜藝節目需要思考的。
注釋:1.劉建萍:《推理類綜藝節目敘事話語分析——以〈明星大偵探〉為例》,《西部廣播電視》,2016(10)。
2.朱 燁:《本土推理綜藝節目的網絡首秀——淺析〈明星大偵探〉制作特色與不足》.《南方電視學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