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累計播放量為454億次,《擇天記》收官網播量破257億次,收視率穩居周播劇第一,《獵場》以170億次點擊收官……諸如此類的“爆款”劇,均為天量點擊量,令人為之咂舌,國產劇的春天真來了嗎?
可事實并非如此,不僅業內人士發出質疑之聲,“假設TOP3上所有用戶只看劇集和綜藝的話,平均每天觀看的時長要達到5.09個小時。一天要用20%的時間來看長視頻,5、6億網民真的都能做到嗎?”連視頻網站都看不下去了,集體站出來呼吁行業規范,期待有更精準、純凈的數據。
從記者暗訪調查的情況看,花錢刷劇的現象非常普遍,已然是行業的“潛規則”。價格也不高,1000萬次點擊量只需3.3萬元,如果上億點擊的話價格還有優惠,市場上的“爆款”劇都被刷量公司刷過。由此可見,這些“爆款”劇的天量點擊都摻雜了水分,播放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網民實際的觀看行為。點擊量增長太快,透支網民增量紅利,呈現出虛假繁榮景象。
刷劇的參與者主要有制作方、推廣方等,目的是靠刷量將其迅速打造成“爆款”,進入排行榜,形成話題效應,吸引更多人觀看。刷量公司透露,平臺也知道刷量的事,默認它們的存在,并未加以打擊,顯然也是跟利益有關系,“爆款”劇流量大,平臺的廣告收入也會增加。此前據愛奇藝反映,2015年之后,刷劇現象開始慢慢變多,主要出現在一些熱門劇和自制劇上。有個別劇的刷量相當高,甚至有一部劇超過90%的數據都是刷量產生的,行業亂象可見一斑。
刷劇行為危害行業健康發展,也傷害到觀眾、廣告主的利益,不可坐視不理。監管部門應制定網絡點擊認定標準,嚴厲處罰違規刷量行為,以涉嫌虛假宣傳、商業欺詐等為由,對刷量公司、刷量買主等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建立第三方網絡點擊統計體系,以規范點擊行為,實現公平公正透明的播放評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