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豪 康莉
摘 要:“國富則歌舞升平,國衰則舞步凋零”,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反應出一個國家的歷史演變過程,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的藝術再現。中國的舞蹈從原始社會以來一直與時代同步經歷著形式與內容的演變。從最原始的彩陶盆上的拉手踏歌舞蹈,到西周開始的宮廷樂舞,再到后來交匯的民族民間舞,無不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兼收并蓄的特點。民族與現代舞蹈賞析的課程讓我從更細致的方面了解了舞蹈所包含的豐富內涵。在這里以具體的舞蹈為例來淺談一下我對中國舞蹈的感受。
關鍵詞:腰鼓舞;孔雀舞;祭祀舞蹈
“腰鼓舞”是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多在節日集會時表演。原流行于中國陜北地區,以安塞等地腰鼓最為著名。舞者腰掛橢圓形小鼓,雙手各持鼓槌邊敲邊舞。節奏強烈粗獷,動作奔放有力。后在許多地區流行。正如培根所說“舞蹈是有節拍的步調,就像詩歌是有韻律的文體一樣”。安塞腰鼓很有力的表現了一種高原人民的磅礴與霸氣,黃土高原上的厚重的節奏感在腰鼓表演者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舞蹈皆含情。安塞腰鼓通過打鼓者快節奏的韻律感與灑脫奔放的舞姿展現了高原人民對于生活深沉的愛。高原的生活沒有平原的精耕細作,沒有平原的幾乎年年豐收的安穩保障,高原是靠天吃飯的,在貧瘠的土地上他們用自己的汗水辛勤的操作著自己的生活,卻得不到足夠的收獲的成果,但他們毫不悲觀,他們以舞蹈抒寫著生命的熱情。安塞腰鼓流暢飄逸,快收猛放,對節奏的張弛有度恰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樂觀,不在乎生活的跌宕起伏,而是適應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每一分變化。安塞腰鼓在技術上也是一流的水平。它融舞蹈、武術、體操、打擊樂、吹奏樂、民歌為一體。歡快激烈、粗獷奔放,并有較大的踢打、跳躍和旋轉動作,尤其是鼓手的騰空飛躍技巧,給人們以英武、激越的感覺。他們前進、后退、踢腿、轉身,展轉騰挪如入無人之境,勇猛如虎,翻卷如龍,酣暢淋漓,飛揚激越。將陜北人民的敦厚樂觀與舞蹈的技藝渾然天成的結合起來,是中國民間舞蹈非常精彩的組成部分。
“孔雀舞”是傣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傣族聚居地區。孔雀為傣族人民吉祥的象征。舞姿多模仿孔雀形象,動作優美。有的經過加工成為專業演員的表演舞蹈。漢朝的傅毅曾經說過“論其詩不如聽其聲,聽其聲不如察其形”,孔雀舞從形上可以說體現了一種絕對自然而不加任何人工雕琢的美。傣族人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對孔雀舞的詮釋也格外的慎重??兹肝栌袊栏竦某淌胶鸵螅幸幏痘牡匚粓D和步法,每個動作有相應的鼓語伴奏。是對孔雀生活方式的一種人性化的詮釋。在孔雀舞表演之中,雖然嚴格遵循著規范的程式,但其內在的人性化感情卻是批判舞者表演力的一個重要標準??兹革w跑下山,漫步森林的自得悠然的情態都是通過舞蹈者手足之間的柔軟剛韌、細膩變換展現出來的。舞蹈者小腿動作的快速、敏捷、眼睛的靈活運用將孔雀的神態以人性化的方式非常優雅的表現了出來,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相結合的舞蹈之美。神態的抒發在孔雀舞之中達到了一個非常完美的境地,雖然是對孔雀日常生活的藝術化再現,卻在表現之時與自己的想象相結合,將自己的感情融化到了舞蹈的表現之中,讓觀眾感到仿佛是一只有著豐富感情的孔雀在向大家展示著自己的生活。靈動之感讓人心靈頓時非常清澈。
“祭祀舞蹈”指祭祀天地神鬼或祖先儀式的舞蹈。源于原始宗教儀式,有以歌舞娛神之意。后漸成為娛神亦娛人的民間舞蹈形式。如中國古代的“巫舞”、“六舞”等。祭祀舞蹈在現在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耙晕柰ㄉ瘛笔瞧渲匾沫h節和其重要作用所在,它常使教徒和舞者進入顛狂狀態,也使舞蹈藝術得到了不斷地發展。這是一項傳統的舞蹈形式,與宗教相聯系。是“巫”與“舞”的一種過渡。但祭祀舞蹈是具有感情的,人們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向不同的神靈祈求庇佑,如祈求風調雨順或避免洪水侵襲等。我認為這是一種以宗教為形式,以舞蹈為載體,以人的內心感情為依托的藝術表達。這種舞蹈不單純的是宗教,因為它承載著人們的感情,承載著人們對風調雨順、安康幸福的期待與渴望。同時,舞蹈者通過不同的動作向觀看者傳遞著不同的信息,可以說是一種神的交流,觀看者觀看舞蹈者的表演同時心里一起祈求著所渴望的美好生活。這種祭祀舞蹈有著規范的程式化步奏,雖然技術含量不是非常大,但亦是需要認真排練與規范化表演。而且,不同的祭祀舞蹈也需要不同的樂器相互配合??梢哉f,是情、技、戲的一種最原始、最粗略。最簡單的結合。它連接著民族舞蹈與宗教儀式,也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
現代的中國舞蹈結合了中國傳統的舞蹈形式,吸收了外來舞蹈的演繹技巧與方式,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舞蹈表達。課堂上老師給我們看的關于農民工的舞蹈表演很好的展示了中國現代舞蹈的特點。首先,從情感表達上來看,這部舞蹈作品通過農民工來爭相面試的場景展現了當代農民工生活的不易,為了一份工作而攜家帶口、背井離鄉,一位婦女因為化妝而遲到被訓斥,實在很是辛苦。以舞蹈為載體,把當代農民工的辛酸通過藝術手法表現出來,引人深思。其中,農民工對工作的爭搶渴望的場景令我印象很是深刻。當代農民工是社會上一個非常廣大又常常得不到足夠重視的群體,他們的生活境況幾乎得不到社會的關心,然而這部舞蹈卻讓人發自內心的為他們的不易感到心疼。這就是舞蹈的成功之處?!罢f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可以通過藝術的再現激起人們內心的共鳴。從技藝上來看,這部作品是傳統與現代的一種結合,通過現代舞蹈的節奏感與自由的動作達到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對節奏松弛有度的把持展現了現代都市的快節奏與人們安定穩當的生活的一種很好的結合。同時,整個舞臺的背景,燈光,音樂的配合非常到位,展現了農民工的生活境況的暗淡與辛苦。是現代中國舞蹈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聞一多在《說舞》中說道:“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舞蹈源于生活,而又遠遠高于生活,它是舞蹈者對生活感悟的一種個人詮釋,是觀舞者對舞蹈者所傳達思想的一種再加工。舞蹈的藝術是博大精深的。中國舞蹈是世界舞蹈的一部分,是中國時代和歷史傳承的縮影。這里的幾個例子只是簡單的對中國舞蹈的一種解釋,其更深遠的文化內涵還需要去細細發掘。
參考文獻
[1]試論舞蹈表演中情感的運用[J].武巍峰.舞蹈.2011(12)
[2]舞界胡楊——我所知的劉震[J].門文元.舞蹈.20
作者簡介
張俊豪(1996-),男,漢族,江西吉安人,邵陽學院本科在讀,專業方向:舞蹈學
康莉,指導老師,當前任職邵陽學院
(作者單位:邵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