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相如 羅冰玲 羅國嫻 尤彧聰 易露霞
摘 要:本文剖析了廣東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現狀發展環境情況,對廣東中小外貿企業的新舊模式進行分析,并進行可行性分析,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廣東中小外貿企業融資創新模式提出創新的發展模式方案。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融資;創新;發展
1.前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報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強調創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我國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將激勵全社會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擦亮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閃亮名片。
2.廣東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現狀發展環境分析
從整體來看,廣東省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優于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平均水平。中小企業仍然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根據《2005中國成長型中小工業企業發展報告》.全國“成長型中小工業企業500強”中,廣東省占1477%.成為成長型中小工業企業最多的省份。隨著廣東省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中小外貿企業在對外貿易發展中的作用日趨重要,其對資金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從而導致其對銀行貿易融資的需求加大并日益多樣化。作為改革開放窗口的廣東,40年來,在對外貿易領域取得的高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而遍布珠三角及省內其他各地的中小企業則是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自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爆發以來,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的上升及國外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等難題,給廣東中小外貿企業帶來巨大沖擊。基于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廣東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融資的創新發展刻不容緩。
而近年來,我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出口企業普遍面臨融資困難加劇,融資成本大幅提高。廣東省中小外貿企業以中小出口企業為主,普遍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對海外信息和買家了解不足,經營策略保守,長期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經營;二是缺乏銀行認可的抵押物,難以從銀行獲得融資;三是僅憑有限的自有資金較難投入企業經營和產品升級。這三個困難卻是阻礙了那些有一定實力、具備一定產品優勢、誠信經營中小外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轉型升級。應該怎么辦呢?
3.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發展前景可行性分析
(1)行業發展——廣東金融體系發展的要求
從目前形勢看,廣東商業銀行是在經歷了激烈市場競爭的市場洗禮,絕大部分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廣東金融機構中最具有活力的群體,它為中小外貿企業服務的空間巨大。而在多元化的經營性金融組織體系中,商業銀行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對于活躍整個廣東經濟和促進各地區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競爭優勢已日益凸顯。
(2)市場需求——中小外貿企業的選擇
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民營經濟步入快車軌道,企業融資需求急劇增加。如,2016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9512.05億元,增長7.5%,比全國高0.8個百分點,經濟持續發展。同時,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科技類民企迅速崛起,民營企業發展步入快車軌道。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紛紛改變戰略,弱化其在縣域及農村金融領域中功能,逐步調整縣域機構網點并向城市中心發展。很多商行借此機會填補縣域金融空缺、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務、信貸產品,不但是充分發揮對地方經濟、尤其是縣域經濟支持作用的直接體現,也是獲得自身新的盈利、發展空間的有益嘗試。
(3)政策支持——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
大力發展和支持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也就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發展商業銀行是廣東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環節。金融體系發展的這一現象是基于市場規律所產生的必然選擇。金融領域的任何創新,都是適應事務經濟的要求而發生的。在廣東,勞動密集型的中小外貿企業是最能充分利用比較優勢的企業組織形態,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中小外貿企業是加快廣東經濟發展,解決勞動就業壓力,縮小城鄉距離的最佳途徑。而能夠真正解決勞動密集型中小外貿企業發展需要的金融組織形態是商業銀行。
4.廣東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創新發展方案
廣東省毗鄰港澳,得改革開放風氣的熏陶,40年以來,始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利用宏觀調控等措施,經過一系列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在經濟發展上連上新臺階,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從廣東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現狀可以看出雖然廣東的發展現狀一直在提高但并不是很樂觀,而前景卻很高遠。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大力發展經濟,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而發展經濟則要提升國內的中小外貿企業的融資發展。
依據廣東省中小外貿企業貿易融資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在借鑒發達國家中小外貿企業貿易融資成功經驗基礎上,對原有的廣東省中小外貿企業貿易融資做法加以創新,應提出了“政府宏觀引導與完善環境相結合、銀行業務開展與市場定位相結合、企業主動出擊與自身完善相結合,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共力協作”的中小外貿企業貿易融資創新模式及其配套措施。而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小外貿企業貿易融資現狀,需銀行、企業、政府三方共同努力:銀行需轉變觀念、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風險防控能力;企業應充分認識貿易融資的重要性,并根據自身條件和貿易背景正確選擇貿易融資方式,節省融資成本;而政府則要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制定完善的貿易融資法律法規和寬松的政策,為銀企貿易融資合作提供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和貿易融資的信用環境,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外貿企業貿易融資困難問題,推動廣東省中小外貿企業和銀行實現融資方式多元化、融資效益最大化,全面促進廣東省中小外貿企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尤彧聰.供給側改革視閾下的廣州外貿企業創新驅動資源配置與外貿轉型升級的相關性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2017.20:64-67
[2]尤彧聰,易露霞.基于“供給側改革”與創新驅動的廣東出口貿易模型研究[J].中國市場.2017.16:29-30
[3]尤彧聰,易露霞.基于創新驅動五因素模型的廣東對外貿易創新驅動路徑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22:53-55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