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監察制度改革后,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獨立行使監察權,即監督、調查和處置,監察委員會的調查權行使范圍包括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因此,為保證職務犯罪調查權的行使遵守正當法律程序的基本原則,需要將職務犯罪調查程序與刑事訴訟法進行銜接。
關鍵詞:刑事立案;補充調查;非法證據排除;審判權
2018年3月11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以下簡稱《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各級監察委員會是國家的監察機關,依照法律獨立行使監察權。2018年3月20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以下簡稱《監察法》)明確了監察委員會的監督、調查和處置的職責,監察委員會對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進行調查,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將調查結果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監察委員會的職務犯罪調查終結后要移交司法機關審查起訴、定罪量刑,這就要求建立完善調查程序與司法程序的銜接問題。
一、職務犯罪調查程序與刑事立案
立案是我國刑事訴訟一個獨立、必經的階段,是刑事訴訟活動開始的標志。立案的任務在于決定是否啟動刑事訴訟,即通過對案件線索和有關材料的審查,確定有無犯罪事實、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是法律賦予公檢法三機關特有的權力,其他機關和個人均無立案權。
首先,根據憲法規定,監察委員會是獨立于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監察機關,因此,監察委員會無權就職務犯罪進行刑事立案。其次,《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經過初步核實,對涉嫌職務違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辦理立案手續。這里的立案調查包括職務違法和犯罪兩種情形,并不必然涉及刑事訴訟。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比較贊同陳衛東教授的觀點,即在審查起訴之前,檢察機關必須依職權對監察機關移送的監察案件予以轉化,按照管轄范圍進行刑事立案。
二、職務犯罪監察案件的審查起訴
《監察法》規定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將調查結果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這就明確了檢察機關擁有獨立的審查起訴權。檢察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程序規定對監察機關調查終結的案件審查起訴既要審查實體問題、證據問題,也要審查程序合法性。檢察機關依法對監察機關認定的犯罪事實和證據以及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如果認為達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依法提起公訴,如果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也可以自行調查。嚴把證明標準關可以確保公訴質量,因此,檢察機關對于檢察機關移送的案件既要講配合又要嚴格制約。
同時,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對整個刑事訴訟活動實施法律監督,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時要注意監察機關的調查活動是否合法以及是否有非法收集證據的情形,如果存在該種情形就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從而保證職務犯罪調查活動在正當程序下進行。
三、職務犯罪監察案件的審判
證據裁判原則是刑事訴訟的基石,該原則要求認定案件事實只能以具備證據資格并經法庭調查核實的證據作為裁判的根據。
《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在職務調查活動中收集的證據材料可以在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這就明確了該類證據材料具有證明力。同時《監察法》規定,以非法方式收集的證據應當依法予排除,不得作為案件處置的依據。該規定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相契合,體現出人權保障和程序正義的基本理念。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貫穿整個刑事訴訟程序中,但在法院審理階段,非法證據排除有更為完備的程序規則。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第56條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可以依職權或依當事人及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的調查程序。法院啟動對證據合法性的法庭調查程序后,檢察院應當對職務犯罪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承擔證明責任,在現有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合法性時,啟動讓有關調查人員出庭的程序。職務犯罪調查具有秘密性和自主性,且律師無法按照規定《刑事訴訟法》規定介入調查,因此嚴格貫徹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以及讓監察機關調查人員出庭有利于保障被調查人的合法權利,倒逼調查程序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審判權的實質在于法官依照法定程序公正地認定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我國《刑事訴訟法》也確立了人民法院的專屬定罪權。我國監察體制改革旨在實現對國家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其監察范圍之廣泛、監察權力之集中使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面臨巨大考驗,同時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背景下也強調法院堅守證據裁判原則、守住獨立審判這條底線。因此,為防止監察權干擾審判活動,汪海燕教授提出了將監察機關移送檢察機關提起訴訟的案件,審判案件的法院可以提高一級的觀點。筆者比較認同這種做法,這無疑保證了審判權最大程度地獨立運行。
監察機關的職務犯罪調查程序與刑事訴訟程序進行有效銜接的同時,還要與《刑事訴訟法》的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則保持一致,因此,調查權的行使還需要遵循以下原則:(1)遵守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職務犯罪調查程序要遵守法定程序,在法律授權范圍內行使調查權;(2)遵守保障人權原則,憲法明確規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監察機關行使調查權時應該將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有機結合;(3)遵守比例原則,監察委員會在調查職務犯罪時可以采取一系列調查措施以保證收集案件偵破,但是有些調查措施如留置限制了被調查人的人身自由,因此應該考慮法益權衡,遵循比例原則。
參考文獻
[1]陳衛東 職務犯罪檢察調查程序若干問題研究 [J] 政治與法律,2018(1)
[2]龍宗智 監察體制改革中職務犯罪調查制度完善[J] 政治與法律,2018(1)
[3]汪海燕 監察制度與刑事訴訟法的銜接[J] 政法論壇,2017(11)
[4]汪海燕 監察制度與刑事訴訟法的銜接[J] 政法論壇,2017(11)
作者簡介
唐亞男,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1992.10.09,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