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3月15日,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于《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作為國家經濟調整的重要項目,自貿試驗區的知識產權制度適用問題值得關注。本文選取了陜西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創新制度這一視角,通過對陜西自由貿易區內有關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創新的分析,進一步探討自貿試驗區多元爭端解決機制的構建,比較和總結了國外自貿區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創新的經驗,對陜西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創新提供參考,提出建議。
關鍵詞:陜西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創新制度
我國每個自貿試驗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戰略定位。陜西是聯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樞紐和“向西開放”的戰略前沿,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中國幾何中心和西北地區門戶城市,在西安設立自貿試驗區是把我國具有時代特征的開放戰略與區域戰略聯系起來的重要舉措,它將有利于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推動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從而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一、陜西自貿試驗區現狀及可能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
(一)陜西自貿試驗區發展現狀
自2017年4月1日掛牌以來陜西自貿試驗區的發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是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各綜合服務大廳都建立了“一口受理、多證合一、多項聯辦”的聯辦平臺。西安市將聯辦事項擴展到19項;楊凌示范區實現了53項聯辦。
二是省(市)級管理事項下放委托加快推進。省政府、西安市政府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的原則,分別向自貿試驗區下放(委托)213項省級管理事項和103項市級管理事項,原來企業需要到省市相關部門辦理的經營許可事項不出咱們的自貿試驗區,在綜合服務大廳就可以得到盡快辦理。
(二)可能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
從陜西自貿試驗區目前取得的成果來看,現代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技術給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好的平臺。然而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才剛剛開始,各方面都不太成熟,在知識產權的保護方面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問題,結合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來看,其可能存在的問題表現在:
第一,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服務不足。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的建設中,最為重要的是能否吸引企業入駐并進一步集聚知識產權資源。而吸引企業入駐的關鍵在于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提供的服務是否具有高附加值,能夠真正解決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而臨的問題。
第二,海關監管問題。
過境貨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過境貨物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各國保護的重點,貨物在過境和轉運中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時間越長,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大,為假冒、盜版商品侵權行為提供了機會。掩蓋非法物品來源的手段包括重新貼標簽進行虛假包裝、篡改或偽裝產品等。過境貨物在自貿區內的侵權情況主要包括以下3種:(1)過境貨物在出口國不侵犯知識產權但在貨物進口國侵犯知識產權;(2)過境貨物在出口國侵犯知識產權但在貨物的進口國不一定侵權;(3)過境貨物在出口國和進口國都侵犯知識產權。
二、國外自由貿易區知識產權保護經驗研究
(一)美韓自由貿易區知識產權保護經驗研究
2007年6月30日,《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其體現了目前各國最先進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對知識產權執法條款有更有力的規定。
(1)加強對盜版和假冒行為的懲處力度,包括網絡盜版和最終用戶盜版軟件。此外,海關被允許使用更加強硬的手段從根源上掐斷侵權行為,震懾違法者。
(2)嚴謹的邊境執法措施。一旦貨物在進口、出口、過境等環節中涉嫌假冒或盜版,每一成員應報主管機關采取必要的邊境措施。此外,明確規定主管機關的權力不是來自私有方及權利人的正式申訴而是法律本身所賦予的。
(二)美國一新加坡自貿區知識產權保護經驗研究
(1)《美新自由貿易協定》在知識產權的執法環節中作了更為詳細的規定,包括:強化知識產權執法力度,有權扣押、沒收并銷毀假冒、盜版商品以及用于生產該商品的設備。知知識產權法規定,商商品運轉應實行嚴格監控,侵權行為輕者處以罰金,重者加大賠償力度并追究其法律責任。
(2)完善知識產權邊境執法措施。締約方規定海關當局應對涉嫌假冒的商標或盜版貨物啟動暫停程序,阻止進入自由流通渠道并保留足夠的證據以便有關主管機關采取措施。
三、陜西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保護對策和建議
(一)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
通過完善統一、高效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登記、查詢、交易、托管、融資、運營等多樣化服務。在平臺建立后,不斷拓展該平臺的相關功能和服務,形成一個以知識產權交易為核心,知識產權運營咨詢、分析咨詢、司法鑒定及物聯網服務為重要輔助功能的綜合性區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
(二)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統一過境貨物執法措施
通過研究國外自貿區知識產權保護經驗,自貿試驗區可以借鑒美韓和美新自由貿易區的經驗,要要求海關統一采用“進口國法律”,對盜版、假冒或者帶有混淆性、相似性商標的懷疑產品依據其本國職權主動采取措施,把過境貨物視為進口國貨物進行執法。
(三)加強海關執法,完善海關監管措施
借鑒上海自貿區的發展措施,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海關監管和執法可從以下方面著手:(1)明確海關在自貿區執法的地位。在我國的《海關法》、(海關保稅港區管理的暫行辦法》等中必須明確規定海關在知識產權執法上的重要性,統一規定,明確具體執法細節。(2)改變海關監管方式。陜西自貿試驗區應借鑒國外自貿區的保護經驗,結合自貿區雖小但全面開放的特點,在海關監管上應更主動,擴大海關執法范圍。(3)擴大海關職能。擴大海關的監管范圍甚至擴大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前期的檢查可能會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在后期的工作中就會大大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防止侵權行為泛濫,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主體。
參考文獻
[1]肖廣嶺.隱性知識、隱性認識和科學研究田.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18一21
[2]朱秋沉:《中國自貿區海關法律地位及其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問題的四點建議》,《電子知識產權》2014年第02期
[3]上海市浦東新區法院“自貿區建設司法保障”課題組:《自貿區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影響與司法對策》,《人民法院報》2014年1月8日第7版;張偉君前引注。
[4]戴小鵬,黃磺,張引瓊.基于隱性知識獲取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吝養研究[丁].高等理科教育,2011(4):16一18
作者簡介
丁英健(1991.8-),男,漢族,山西臨汾人,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非法學專業,研究方向:知識產權。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