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錕 趙宇南
摘 要:室內空間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運動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認識對象,空間是靜止也是多樣的,室內空間可因其他改變而具備不同的功能和性質,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其特殊形式產生的斷斷續續的碎片會使人的記憶無所適從,連接影像藝術可以重現和回味這些歷史片段,空間是人類和外部世界之間調和與延伸的一種藝術,影像加深了這種藝術,給予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與對外界空間的不同的使用和反思。
關鍵詞:影像藝術;室內設計;延展;情感
在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下,有的人懷念過去,有的人駐守美麗,因為每個有意義的時刻都是值得留戀與記憶的,好的影像作品不但讓人感到賞心悅目還能給予人美的享受與熏陶。在當今社會大部分的空間內都不再僅僅使用傳統的繪畫與壁畫,電子屏幕、投影、VR等影像技術也充斥著空間,空間的形式不再單一,影像藝術可以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對空間進行裝飾,給予空間一定的延展性。影像藝術的視覺感、聽覺感、時空性、光影等美感方式的體現使得空間豐富活潑,為改變空間的單一結構,增強空間的體驗性,影像藝術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
一、影像藝術對室內空間具有延展性與再創造性
傳統的空間都是停留在物理性上的空間,空間的延伸與創造都必須通過對物理性空間的破壞和改變,空間內情景的不斷改變更是難以得到實現,影像藝術與空間的結合,使空間不僅僅停留在物理空間上,也可將不同空間甚至不同時空的事物在同一空間內進行展示,擴大了空間的使用功能,更使空間的情景可以千變萬化,讓空間滿足不同人群和情形下的使用。影像藝術在一定情況下改變著空間內的有限性,使空間在情感、裝飾、藝術效果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甚至更新與創造,由于空間的單一性,普通的空間不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難以給予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傳統的裝飾在一段時間后容易被時代所淘汰。影像在三維空間的展示,其本身就是一個針對空間所進行的藝術創作行為,它與所處的空間具有共生關系,影像藝術的時間性,使其有四度空間的性質,在空間的使用中打破了空間的靜止性,影像藝術依賴于空間,空間因影像而藝術化,影像的使用也強化了欣賞者的空間體驗。
影像藝術能更加簡單的改變室內空間的裝飾與空間內部情感,影像藝術對打造意識空間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意識空間是對感知、抽象與具象的融合,是對理想空間的向往與追求,影像藝術從視覺上增大了意向空間,給予人對室內空間的無限的深思與遐想,藝術從生活中提煉,影像藝術為這些提煉的藝術提供了載體,是這些情感與藝術在空間內得到充分的展示,為空間的延伸提供了新的道路,影像藝術的運用也是對室內空間改造的新手段,影像采用3D投影等科技手段對空間進行多樣化裝飾,為室內空間的改變提供了多種創造性的選擇,使得空間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室內空間,從多方面對室內空間進行延伸與改變,更加契合空間與人的親密感,讓人與空間的聯系性、趣味性、緊密性和依賴性得到更好的展現。
二、影像藝術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效果與情感體驗
空間內部使用不同的材質所構造的空間功能也有所不同,影像藝術對光線顏色的改變,使光與影既能體現空間內部的材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材質,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效果與情感體驗。強弱不同的光營造的空間氛圍也不同,強光下空間給人以明快、開闊的感受,光線暗沉時讓人感到舒適、休閑,光線過暗則會使人感到孤獨悲傷,影像對光線的顏色強弱都能隨心改變,無論在白晝還是夜晚都能以不同的光影營造健康舒適的空間與環境。
無法產生情感交流的空間是封閉的空間,不能滿足人們與空間的情感交流,空間的所有裝飾就失去了意義,空間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運動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認識對象,空間是靜止也是多樣的,空間可因其他改變而具備不同的功能和性質,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其特殊形式產生的斷斷續續的碎片會使人的記憶無所適從,連接影像藝術可以重現和回味這些歷史片段,空間是人類和外部世界之間調和的一種藝術,影像加深了這種藝術,給予人們不同的感受與對外界空間的不同的使用和反思。人們在室內空間中生活與交流,室內空間或多或少的影響著人們表達喜怒哀樂,影像藝術在室內空間的使用甚至可以將人們的這些情緒以光影、實物、顏色等形式實際的表達出來,影像便能從更多方面反映生活情感中深層次的東西,將情感與空間聯系在一起,通過意境表達自身的情緒。由于設計的延伸性,室內空間留給人們許多的可塑性,所以室內空間的展現與表達也是對屋主自身的修養、閱歷、愛好、情感的詮釋,影像藝術以不同的視覺效果表達不同的情感體驗,展現不同時間情景中的情感體驗,打破空間情感的單一性。
三、結語
影像藝術包含范疇有流動影像,圖片新媒體等,通過攝像技術和藝術手段進行視覺藝術的創作,作品包含攝像者的主觀意識的體現,豐富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有傳播性和教育價值。在空間內形成獨特的藝術展現形式,如全息影像投影等更使得空間真假難辨。綜上所述,通過影像的技術和設備的提升,可以從不同視角、空間的轉變,為我們傳達出不受時間、空間局限的意義。影像藝術在室內空間的使用無論是對創新亦或是情感體驗的改變都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任雪梅.住居中的意象空間——影像空間與室內裝飾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5):83-85
[2]張牧欣.小議光影效果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8):109.
作者簡介
袁智錕(1995.08—),男,云南麗江人,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
趙宇南(1980.05-)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講師,研究方向為室內設計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