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瑤
摘 要:本文主要以經濟新常態下電子商務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經濟新常態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為主要依據,從互聯網思維的普及、擴大網商規模、物流體系的完善、專業化人才培養的加強這幾個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電子商務;農村經濟;運行機制
引言:基于新常態背景下,電商對提升農村經濟具有重要作用,電商不但要有效掌握市場環境、技術創新以及政策發布的發展契機,還需識別與優化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問題,提升發展速度,增強經濟收益。本文主要分析經濟新常態下電子商務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具體如下。
1.經濟新常態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1互聯網理念滯后。隨著我國信息設施建設的大力完善,我國互聯網普及量差異越來越小,但各區域間的互聯網普及量差異依舊很大。農村區域互聯網普及量盡管有在不斷上漲,并帶動了網絡購物與支付占比增加,但同城市區域相比依舊有很大差異。而出現此種差距的主要因素為農村地區的居民對互聯網認識不足,依賴性較小,依舊采用傳統的實體店交易方式,這對拓增網購規模與傳播互聯網思維十分不利。
1.2服務業發展落后。電商的發展同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務是脫離不開的,因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地域廣闊,使電商應用速度要快于配套服務設施完善速度。致使電商配套服務無法滿足電商應用中日益變更的需求,當前電商服務體系的滯后變為了阻礙農村電商規模拓展的主要因素。配套服務滯后具體體現在服務成本高這方面,比如配送成本高、支付成本高等。嚴重制約網購規模擴增,加大了電商發展成本,阻礙了電商的發展腳步【1】。
1.3欠缺專業人才。行業發展同人的主觀能動性息息相關。人才屬于一種軟實力,對行業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前,農村電商發展中普遍面臨的問題就是人才缺乏,特別是專業人才的缺失,無法滿足行業實際發展需求。因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數量的增多,剩下的居民主要以老人和小孩為主,并且,農村還未構建人才培訓活動,導致把現有的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的難度變大,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備,經濟水平較低,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對人才引入的能力較弱,進而無法保證電商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得到滿足。
2.經濟新常態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策略
2.1普及互聯網思維,激發網購需求,提升農村經濟。普及互聯網思維有利于拓展互聯網應用規模與領域,其能夠產生溢出效應,帶動消費者應用電商進行網購。當前農村地區能夠通過拓展移動終端覆蓋面與應用多元化APP,把互聯網思維切實融入到農村居民的實際生活中,突破傳統的消費模式,讓網購變為居民日常消費方式,拓增網絡人群。除了普及互聯網思維意外,與線下實體店相比,豐富的網購商品,優質的服務,都是激增居民網購需求的因素。所以,需積極鼓勵電商企業深入農村,加設服務網點,在加大電商宣傳力度的同時,確保產品質量以及售后服務,加大網絡回購率,提高網絡消費數量,不斷增加網購需求,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2.2推進大眾創業,擴增網購規模,提升農村經濟。基于此新常態下,推進大眾創業有利于挖掘農村經濟增長點,所以,若想提升農村經濟需大力鼓勵農村居民創業,轉變為線上銷售的新農人,利用電商發展地域特色,進而帶動線下服務行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這對提升農村整體經濟具有積極作用【2】。而大眾創業還需有當地政府的支撐,對農村區域電商發展不穩定的問題,當地政府通過制定有關政策來鼓勵經濟落后的地區積極創業,一些相對較先進的區域需要發揮帶頭效用,通過派遣企業家或是政府領導到先進地區學習有關經驗,增強鄰村間合作與交流,實現我國農村電商水平同步增長。
2.3完善物流體系,優化流動路徑,保證農村經濟。網絡交易的實現,同線下物流構成有莫大聯系,物流成本、服務以及效率對網購規模擴增與網購全面開展有直接影響。特別是密集度較低的農村地區,物流體系構建的不全面,物流存儲與配送皆會成為阻礙電商應用與發展的核心因素。所以,需構建城鄉雙向物流存儲與配送的管理體系,通過對存儲點的合理布設,提升干線運輸速度、拓寬支線運輸范圍、加強服務質量,進而拓寬農村地區物流配送面積【3】。疏通城鄉流動路徑,減小網絡交易的物流費用,提升網絡交易配送速度,加強服務水平,讓電商應用的日益變更所導致的多元化物流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2.4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提升農村經濟軟實力。對于一個行業來講人才為其內在動力,還是經濟持續提高的軟實力,而當前農村地區十分缺乏專業人才,并且引進專業人才的難度較大,導致農村電商應用受影響,若想切實改變此種情況,需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各個農村地區構建本地化電商培訓組織,同本地區實際狀況相結合對本地網民網售進行動態指導,通過理論指導實踐的方式,來增強農村人才培養力度,另外擴大當前人才培訓規模,發揮其溢出效應,引導農村網名互相溝通和指導,提升現有人力資源轉換人才資本的速度。第二,當地政府將電商歸類到經濟發展的主要工程,推動農村構建電商協會,增強農村電商影響力,另外,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村電商園投資力度,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或是外出務工的居民入駐創業【4】。在對人才進行培養時還需注重將非正式的溝通與正式的培訓結合起來,減少培訓費用,加強培訓效率,培養優質人才。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常態背景下,若想利用電商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普及互聯網思維、擴大網商規模、完善物流體系、加強專業化人才培養,如此才會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提升到新高度,這對保證我國社會經濟和諧穩定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曹玲玲,姜麗麗,仝愛華.經濟新常態下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基于宿遷市農村電商的調查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8):347-349.
[2]李赫,冉恒恒.經濟政策視角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及對策探析[J].銅陵學院學報,2016,15(6):17-20.
[3]李赫,支經緯.經濟新常態下電子商務提升農村經濟的機制和策略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4):176-181.
[4]趙美玲,李小靜.經濟新常態下大學生農村創業前景及實現路徑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6,40(9):103-108.
(作者單位: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