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對房屋建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同時對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房屋施工過程中所需的環(huán)節(jié)較多,地基處理技術在其中則扮演了較為關鍵的一環(huán),對房屋建筑中的地基處理技術加以重視,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的質量,增強其承載能力和密實性,解決房屋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沉降問題?;诖?,文章對地基處理技術展開了探討,結合房屋建筑的具體操作過程對碎石樁和強夯法綜合使用等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和借鑒。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地基處理技術;探討
房屋建筑對地基的處理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地基對整個房屋的施工過程來說屬于基礎部分,同時也對整個房屋的建設質量起到關鍵作用,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差錯,則會產生安全事故,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也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重視地基處理技術。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應提前了解當地的施工條件,掌握了詳細的信息后采用與之相符的施工技術,確保施工質量。為了給人們建造一個安全的居住環(huán)境,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了探討。
一、地基處理技術
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地基在其中扮演者基礎作用,同時也是房屋建筑的開始階段。在房屋建筑中采用地基技術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其變形和滲透,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質量。此外房屋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具有復雜、嚴重、多發(fā)等特點。復雜性主要體現在我國疆土面積較為寬闊,地形條件較為復雜,每個地方常年受各種天氣的影響,形成了不同的地質條件,比如西藏的天氣比較惡劣,較為寒冷,且有凍土層,所以在地基處理的過程中,應注意到土層、季節(jié)和氣候的變化,如果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極有可能埋下安全隱患,耽誤施工進程,引發(fā)事故。此外萬一在后期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不僅會增加補救成本,還會帶來一系列繁瑣的補救過程[1]。
二、地基處理技術探析
(一)CFG和粉噴樁綜合使用技術
CFG和粉噴樁綜合使用技術主要是借助樁體固有的固結能力,借助天然地基連接在一起,不僅可以增加粉噴樁的承受能力,還可以加強該樁的側限約束能力。在具體實踐操作過程中,對上層地基處理過程中先使用粉噴樁,降低地基發(fā)生變形的幾率,加強土體的抗剪能力,之后在完成過程中加入CFG,可以更好的加強地基能力。
(二)碎石樁和強夯法綜合使用技術
碎石樁和強夯法綜合使用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先用碎石樁對地基加以處理,可以很好的加強擠密和排水的固結能力,在此基礎上,借助強夯法繼續(xù)加以處理,借助其強大的擠壓力和沖擊力可以對石樁進行打擊,將碎石順著樁徑進到周邊的土層中,進而和天然地基形成緊密的碎石,加強地基的強度,符合上部地基對土層的要求。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強夯法在其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要清楚夯沉量的大小,了解加固過程中的深度大小以及將夯實需要的次數,保證夯實的成品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夯實量的大小主要和土壤的性質、地基能夠承載的量大小有關,而加固深度大小主要和濕陷狀況和土層的厚度大小緊密相關。夯實過程中的次數多少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決定,和土層的性質緊密相關[2]。
(三)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技術
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減少地基的沉降量大小,提高柱體自身的承載力,在此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掌握相應的澆筑技術,在未開始澆筑時,工作人員應提前清理地基內部和水泵里面留下的積水,防止由于疏忽而產生的各種問題,使強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時在操作的過程中也應提高混凝土的緊密度,采用分層振搗等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樁身澆灌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加強其重量,防止水下滲,進而保證工程質量,使施工可以正常的開展[3]。
三、應用實踐分析
(一)工程介紹
該房屋建筑的結構為單層雙跨鋼,跨度47米,高度12米,受差異沉降的影響較大,安全等級較高,為II級,樁底部的面積為15平方米,基礎埋的深度為-3米,在深部土層的處理過程中主要成分為紅粘土,處理之后承載力的大小大約在160KPA,壓縮模量在6.3MPa以上。
(二)碎石樁和強夯法的具體應用
在此次房屋建筑中結構主要為單層雙跨鋼,受差異沉降的影響較大,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將差異沉降納入應該考慮的范圍之中,權衡各種經濟技術條件,選用碎石樁和強夯法對其進行處理可取得預期效果。具體操作過程體現如下:地基除去8米以下的部位可采用強夯法加以操作,深度加固的具體數值為8米,夯擊打的次數保持在14到15次之間;對于地下超過8米的部位采用碎石樁對其進行處理,可以很好的加強地基的承載能力,控制好變形參數,可以彌補人工在填土過程中的沉降量大小,將沉降速率控制在合理范圍,便于控制差異沉降。
(三)強夯法施工技術
在此次的房屋建筑中需要借助25平方米的梅花型圖案建立夯點,每個夯點的此次數為16,照這樣的速度進行三次。第一次夯實的沉量保持在5米以上,之后兩次的沉量保持在5米以下,如果填料的過程中水分偏少,可以連續(xù)對其夯擊。
(四)碎石樁法施工技術
在碎石樁的操作過程中,布置按照正方形的形狀進行布置,樁與樁之間的距離為1.6米,樁位應超過寬度保持在1排,在實施碎石樁之前,根據相關要求,置入碎石樁,用料的具體條件為:粒徑應在50毫米以下,若粒徑在0.005毫米以下則應在用料的5%以下。若要對碎石樁進行擊打時,則應將樁經的保持在1米范圍以內。這樣操作之后,地基的緊密度會增大,孔縫隙和含水的比率會逐漸降低,壓縮率也會保持在一定范圍,和之前相比,壓縮模量也會擴大好多,符合上部地基對承載量的要求。
綜上所述,通過探討施工地基處理技術可以發(fā)現房屋建筑對地基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施工的過程中應注意將施工的實際條件、施工要求和技術結合起來,確保房屋建筑的質量,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降低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于曰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門窗,2016(8).
[2]彭景文.關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6).
作者簡介
王昌榮(1963.05-),男,漢族,學歷:大專,職稱:工程師。
(作者單位:江蘇拓科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