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暢,傅曼琴,唐道邦,余元善,肖更生,王治同
(1.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農業部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610;2.吉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柚子(Cirtus grandis L.Osbeck)屬于蕓香科柑橘屬植物,又名文旦。我國柚樹栽培歷史悠久,柚子資源豐富,主要產區為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其中廣東省梅州市環境、氣候、土壤等特別適宜柚子種植,為柚子的主要產區之一。柚子味道甘酸,口感清爽,且具有化痰止咳、健脾消食、消炎理氣等功效。柚子果皮占總果實重量的40%~50%,分為海綿狀白色中果皮和具有油胞的黃色外果皮,具有獨特的柚子芳香,含有精油、色素、果膠、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活性成分,其中柚皮精油不僅具有抑菌、殺蟲等性能,還具備多種保健功能,常用于食品香味劑、化妝品和香水制備劑等[1]。
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柚子精油,其揮發性成分存在一定差異。臧燕燕等[2]對5種中國柚的外果皮揮發性組分進行分析發現,烯萜類物質含量最高,且不同品種柚子的外果皮揮發性物質差異明顯,所含獨特揮發性物質種類及數量相差較大;楊舜娟等[3]對梅縣沙田柚精油進行GC-MS分析,鑒定出檸檬烯、香葉烯、石竹烯、松油醇等22種組分;楊榮華[4]對柚子精油特征性香氣成分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沉香醇、(E)2-癸烯醛、(E,E)2,4-癸二烯醛、(E)2-十二烯醛以及一些飽和脂肪族醛等14種成分是形成柚子果皮香氣的重要香氣成分。
水蒸氣蒸餾法是一種提取精油的傳統方法,由于精油具有低沸點、密度低于水等特點,在加熱時可隨著水蒸氣一同揮發出來,便于分離,此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提取率高等特點[5]。改進型Clevenger裝置則是在Clevenger裝置的揮發油收集管處增加了冷凝裝置,可顯著提高精油的提取率[6]。本試驗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分別提取梅州市金柚、沙田柚、奧蘭柚、蜜柚4種柚子的果皮精油,通過氣質聯用(GC-MS)分析對其揮發性物質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為梅州柚子的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金柚、沙田柚、奧蘭柚、蜜柚果實均采摘于廣東省梅州市嘉豐果園,成熟度統一、大小適中、顏色相近,取黃色帶油胞果皮部分備用。
儀器與設備:改進型Clevenger裝置,廣州精科儀器有限公司;GC-MS 6980N/5975B氣質聯用儀,美國Agilent公司;ME204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98-1-B電子調溫加熱套,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主要試劑:甲醇(色譜純),美國TEDIA公司;無水硫酸鈉,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
1.2.1 精油的制備 分別選取成熟度一致的金柚、沙田柚、奧蘭柚、蜜柚,取黃色帶油胞部分的果皮,適當剪碎,與蒸餾水以1∶2的比例混合,放入改進型Clevenger裝置燒瓶內,加熱至沸騰。從沸騰起計時2 h后關閉電源,待冷卻后收集精油,無水硫酸鈉脫水后備用。重復3次。計算精油提取率:

式中,E為精油提取率(%),m為柚皮精油質量(g),M為柚皮質量(g)
1.2.2 GC-MS分析 金柚精油、沙田柚精油、奧蘭柚精油、蜜柚精油分別通過甲醇(色譜純)稀釋20倍后進行GC-MS分析。
色譜條件:色譜柱為安捷倫DB-5MS石英毛細柱(30 m×0.25 mm,0.25 μm);分流比為20:1;載氣(99.999%氦氣)流速1.0 mL/min;升溫程序:起始柱溫40℃,以10℃/min的速率升到70℃,保持3 min,然后以3℃/min的速率升到190℃,保持2 min,再以10℃/min的速率升到250℃,保持3 min;壓力2.5 kPa;進樣量1.0 μL。
質譜條件:電子轟擊電子源,電子能量70eV,傳輸線溫度275℃,離子源溫度230℃,激活電壓1.5V,質量掃描范圍50~500 m/z,溶劑延遲時間5 min。
1.2.3 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應用GCMS聯用儀進行分析鑒定,運用計算機譜庫(NIST06/WILEY7.0)進行初步檢索及資料分析,同時結合文獻的保留指數進行比對,確認揮發性物質名稱。
定量分析:采用總離子流圖峰面積歸一化法求取各成分相對含量。
從圖1可以看出,沙田柚果皮精油提取率最高為1.68%,其次是奧蘭柚1.33%,金柚為0.50%,蜜柚提取率最低僅為0.2%。4種精油提取率差異明顯,這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種柚皮中油胞含量不同所致。

圖1 4種柚子果皮精油提取率
在金柚、沙田柚、奧蘭柚、蜜柚4種柚子精油中分別分離出62個主要色譜峰,采用Nist06譜庫分別對各色譜峰進行檢索比較,選擇較高匹配度的結果,用面積歸一法計算他們的相對含量,結合分析結果,參照文獻[7-9]進行對比整理,得到其可揮發性成分及含量見表1。
由表1可知,4種柚子精油共檢測出62種不同揮發性成分,其中烯烴類31種,醇類12種,醛類7種,烷烴類3種,酯類4種,酮類3種,其他2種(表2)。從表2可以看出,4種精油的揮發性成分種類及數量存在明顯差異,金柚精油共檢測出24種揮發性化合物,沙田柚35種,奧蘭柚38種,蜜柚34種,其中烯烴類化合物的數量及相對含量最高,均占揮發性總成分的87%以上,其次為醇類、酮類、酯類等,與其他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10]。
從表1可以看出,4種柚子精油共有的揮發性組分為12種,分別為蒎烯、β-水芹烯、β-蒎烯、β-月桂烯、D-檸檬烯、環己烯,1-甲基-5-(1-甲基乙烯基)、松油烯、石竹烯、(E,E)-1-甲基-5-亞甲基-8-異丙基-1,6-環癸二烯、β-欖香烯、萜品醇、乙酸香葉酯。蒎烯具有松節油的氣味[11],在金柚精油中相對含量最高為1.06%,蜜柚中最低為0.42%;β-水芹烯具有辛香味[12],在蜜柚精油中相對含量最高為1.54%,在其他3種精油中相對含量均為0.2%左右;奧蘭柚精油中β-蒎烯相對含量最高為2.11%,其次是蜜柚0.54%,其他兩種分別為0.15%、0.14%;β-月桂烯是柚子精油中重要的呈香部分,具有令人愉快的甜香脂氣味[13],在蜜柚精油中相對含量高達23.67%,在其他3種精油中均在4%左右;D-檸檬烯是柚子精油中相對含量最高的物質,具有類似檸檬的香味[14],在金柚和沙田柚中均超過90%,奧蘭柚中相對含量為73.73%,蜜柚最低為55.46%;石竹烯具有淡的丁香似香味[15],在蜜柚精油中相對含量最高為1.77%,奧蘭柚0.86%、沙田柚0.25%、金柚0.22%;β-欖香烯具有辛辣的茴香氣味[16],在4種精油中相對含量均低于0.7%;帖品醇具有丁香香氣[17],奧蘭柚精油中相對含量最高為0.54%,其次為蜜柚0.24%,其他兩種均小于0.05%;乙酸香葉酯具有玫瑰和薰衣草香味[18],奧蘭柚精油中相對含量最高1.04%,其次是蜜柚0.89%,其他兩種小于0.05%。
從表1還可以看出,4種柚子精油特有的揮發性成分為金柚1種、沙田柚9種、奧蘭柚7種、蜜柚3種。其中3,7,7-三甲基雙環[4.1.0]庚-2-烯只在金柚中被檢測出,金合歡烯、3-亞甲基-1,5,5-三甲基環己烯、3-甲基-4-亞甲基-雙環[3.2.1]辛-2-烯、7-內-乙烯基-雙環[4.2.0]辛-1-烯、α-金合歡烯、2-異丙基-5-甲基-9-甲基-雙環[4.4.0]癸-1-烯、4-(1-甲基乙烯基)-1-環己烯-1-甲醛、十二甲基-環己硅氧烷、異戊酸香葉酯只在沙田柚中被檢出,[3aS-(3aα,3bβ,4β,7α,7aS*),[1,3]八氫-7-甲基-3-亞甲基-4-(1-甲基乙基)1H-環戊二烯、α-石竹烯、3,7-二甲基-6-辛烯-3-醇、反式-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環己烯-1-醇、欖香醇、壬醛、辛烷只在奧蘭柚中被檢出,乙烯基-環己烷、(E)-2,6,11,15-四甲基-十六碳 -2,6,8,10,14-五烯、(E,E,E)3,7,11,16-四甲基 -十六碳 -2,6,10,14-四烯-1-醇只在蜜柚中被檢出。

表1 4種柚子精油的可揮發性成分及相對含量

(續表1)
沙田柚精油中特有揮發性成分數量最多,其中α-金合歡烯具有新鮮蔬菜風味,帶有芹菜和干草的香調[19];異戊酸香葉酯具有類似玫瑰、蘋果和菠蘿底香的香氣[20];右旋香芹酮具有香芹、蒔蘿籽和黑面包香味[21]。奧蘭柚中的壬醛具有強烈的油脂氣味和甜橙氣息[22]。γ-欖香烯具有辛辣的茴香氣味[23],存在于沙田柚、奧蘭柚與蜜柚中。芳樟醇具有鈴蘭香氣[24],存在于金柚、沙田柚中。圓柚酮具有持久而強烈的柑橘樣果香[25],在金柚和沙田柚中存在,相對含量分別為0.54%與1.54%。奧蘭柚和蜜柚均存在的呈香物質包括:異蒲勒醇具有樟腦和薄荷香氣[26],在奧蘭柚、蜜柚中相對含量分別為0.82%和1.51%;香葉醇具有有溫和、甜的玫瑰花氣息[27],在奧蘭柚、蜜柚中相對含量分別為0.19%、0.4%;辛醛具有很強的水果香氣[28],在奧蘭柚、蜜柚中相對含量為2.15%、0.33%;癸醛有似甜橙油與檸檬油以及玫瑰的氣味[29],在奧蘭柚、蜜柚中相對含量為1.57%、0.22%;檸檬醛呈濃郁檸檬香味[30],在奧蘭柚、蜜柚中相對含量分別為0.55%、0.98%。
本試驗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梅州4種柚子果皮精油,精油提取率分別為沙田柚1.68%、奧蘭柚1.33%、金柚0.50%、蜜柚0.20%。經GC-MS分析,4種柚子精油所含揮發性物質的種類及相對含量都存在顯著差異。從金柚、沙田柚、奧蘭柚、蜜柚果皮精油中共檢測出62種不同揮發性化學成分,分別為烯烴類31種、醇類12種、醛類7種、烷烴類3種、酯類4種、酮類3種和其他2種。其中奧蘭柚果皮精油中揮發性物質種類最多,達38種,其次為沙田柚35種、蜜柚34種,金柚最少為24種。金柚中呈香物質為12種,相對含量為98.34%;沙田柚中呈香物質17種,相對含量為97.63%;奧蘭柚中呈香物質為17種,相對含量為88.49%;蜜柚中呈香物質為17種,相對含量為89.41%。4種柚子精油共有的呈香物質為蒎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D-檸檬烯、松油烯、石竹烯、β-欖香烯、帖品醇、乙酸香葉酯,這些呈香物質在4種柚子精油中具有不同的量比,使其呈現出不同的味道。其中奧蘭柚與蜜柚具有玫瑰香氣與檸檬香氣的揮發性物質,沙田柚具有水果與蔬菜香氣的揮發性物質,金柚具有花香的揮發性物質,奧蘭柚精油中醛類與醇類物質相對含量高于其他3種精油,因此呈現出的香味最豐富。本研究結果表明,梅州柚子精油4個品種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各有特點,可為梅州柚子精油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于文峰. 琯溪蜜柚皮中精油提取及色素分離工藝研究[D]. 無錫:江南大學,2011.
[2]臧燕燕,張明霞,劉國杰,等. 不同品種中國柚果皮中揮發性物質的組成及質量分數比較[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1,16(6):52-57.
[3]楊舜娟,溫漢輝. GC-MS法分析柑桔屬果皮精油:Ⅲ. 梅縣沙田柚精油分析[J]. 分析測試學報,1994(6):56-59.
[4]楊榮華. 柚果皮油特征香氣成分的分析[J]. 浙江農業科學,2003(3):109-111.
[5]瞿新華. 植物精油的提取與分離技術[J]. 安徽農業科學,2007(32):10194-10195,10198.
[6]傅曼琴,肖更生,陳于隴,等. 改進型Clevenger裝置提取檸檬果皮精油及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學,2017,38(2):170-175.
[7]徐慧,呂金順,沈茜茜,等. 柚子皮精油提取分離方法及其成分分析[J].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43-47.
[8]Cheong M W,Chong Z S,Liu S Q,et al.Characterisation of calamansi(Citrus microcarpa)Part I:Volatiles,aromatic profiles and phenolic acids in the peel[J]. Food Chemistry,2012,134(2):686-695.
[9]Liu C,Cheng Y,Zhang H,et al. 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wild citrus Mangshanyegan(Citrus nobilis Lauriro)peel oil[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Food Chemistry,2012,60(10):2617-2645.
[10]李脈,楊繼國,寧正祥,等. 亞臨界流體提取梅州金柚柚皮精油的研究[J]. 現代食品科技,2013(5):1068-1071.
[11]郭剛軍,李海泉,徐榮,等. 超臨界CO2萃取柚子葉、花精油的GC-MS分析[J]. 食品與發酵工業,2013,39(3):192-195.
[12]陸凌霄,李明,趙梨,等. 水芹烯的來源、合成及應用[J]. 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6):14361-14363.
[13]王金娥,朱岳麟,熊常健. 月桂烯的來源及其在香料化學中的應用[J]. 山東化工,2011,40(3):47-50.
[14]宋平,宋元德. 不同方法提取沙田柚柚皮精油成分的研究[J]. 保鮮與加工,2014(1):41-46.
[15]楊曉東,肖珊美,徐友生,等. 烏飯樹葉揮發油的GC-MS分析[J]. 生物質化學工程,2008,42(2):23-26.
[16]Vaio C D,Graziani G,Gaspari A,et al. Essential oils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peel ethanol extract in 18 lemon cultivars[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0,126(1):50-55.
[17]朱岳麟,常增花,鄭曉梅,等. 蒸餾法與溶劑萃取法提取金柚果皮精油成分的比較分析[J].植物科學學報,2011,29(1):130-133.
[18]喬宇,范剛,程薇,等. 固相微萃取結合GC-O分析兩種葡萄柚汁香氣成分[J]. 食品科學,2012,33(2):194-198.
[19]陳玲娟,趙良忠,林親錄,等. 超臨界CO2萃取雪峰蜜橘橘皮精油的中試條件研究[J]. 食品科學,2011,32(2):120-123.
[20]余方林,郭麗,朱蔭,等. 顆粒型綠茶香氣成分在加工過程中的變化[J]. 食品科技,2015(10):45-50.
[21]李敏杰,陸兆新,趙海珍. 超聲波輔助-鹽析-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葛縷子精油的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2013,34(11):99-103.
[22]楊穎,施迎春,陳劍兵,等. 分子蒸餾精制對葡萄柚精油理化性質及賦香性能的影響[J]. 中國食品學報,2013,13(3):208-213.
[23]李瀅,陶海燕,楊秀偉. 生白術和炒白術揮發油成分的GC-MS分析[J]. 藥物分析雜志,2013(7):1210-1217.
[24]楊停,朱蔭,呂海鵬,等. 茶葉香氣成分中芳樟醇旋光異構體的分析[J]. 茶葉科學,2015(2):137-144.
[25]牛云蔚,肖作兵,郭佳琳,等. 橙汁香氣物質及其風味在儲藏過程中的變化規律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2015,36(4):305-309.
[26]魏維偉,楊華武,楊亞坤. 全自動頂空固相微萃取分析湖南江永香柚皮中的揮發性成分[J].食品與發酵工業,2014,40(8):201-204.
[27]陳虹霞,王成章,孫燕. 不同品種桂花揮發油成分的GC-MS分析[J]. 生物質化學工程,2012,46(4):37-41.
[28]龍奇志,黃永輝,鐘海雁,等. 茶油揮發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分析[J]. 中國食品學報,2009,9(3):187-194.
[29]秦秋菊,高希武. 昆蟲取食誘導的植物防御反應[J]. 昆蟲學報,2005,48(1):125-134.
[30]歐陽婷,楊瓊梁,顏紅,等. 不同產地香茅揮發油的化學成分比較研究[J]. 林產化學與工業,2017,37(1):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