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多 萬亞輝

萬叔是我的本家,今年六十歲,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孫子,家住在黃沙鋪鎮晨光村二組黃沙中學旁的萬家灣。
萬叔非常勤勞,其妻也十分賢惠,是黃沙鋪鎮遠近聞名的殷實人家。原育有一女,當時可謂是膝下兒女雙全有“龍”有“鳳”,讓人羨慕得不行。而讓萬叔這個當時全灣僅只有一個人高中畢業的他萬分喜愛和愜意的是:一雙兒女小時候伏在他膝蓋上,一邊靜靜地翻看著“小人書”,過后又紛紛鬧著要錢買糖吃的情景……
大女兒在2000年21歲時,終沒負萬叔的期望,考上了湖北省美術學院,這無疑在本灣還沒出過大學生的當時,確實是一個爆炸性新聞。灣里人奔走相告:萬霞考上大學啦!萬霞考上我省最高美術學府啦!萬叔聞訊,高興程度可想而知,亦如女兒的名字——似萬道霞光瀉在臉上,成天紅彤彤的。
然而,這道令人羨慕的霞光,在萬叔臉上沒停留兩年,就驟然變成了令人心寒的烏云。2003年萬霞上大三時,不幸患了急性“白血病”,這無疑似個晴天大霹雷,突然響在了萬叔的頭上。萬叔慌了,全灣人都急了,焦灼和痛苦,寫在了人們的臉上,烙進了家人的心底……
縣委、縣政府及時伸出了援手,并號召全社會捐款施救。然而急性“白血病”的治愈率極低,終沒能挽救其女兒的性命……出殯那天,萬叔則滿臉鐵色,站在女兒棺前一動不動,儼然象一尊哀傷透了的雕像。他沒拜女兒,而是匍匐、深跪下去,叩謝父老鄉親這些年對女兒的教育和關愛之恩;再起身,雙手抱握,深跪下去,對著空方,叩謝全社會對他家的真情救助……他重重的磕呀,額頭磕出了血,嵌著泥沙,黑紅、黑紅……
沒流淚的萬叔無比堅強。而再當他接下鎮黨委、政府領導給予的撫慰金時,“親……人……”沙啞的喉嚨一聲哽咽,便號啕大哭起來……淚水濺灑、大滴大滴地滴在緊握著的恩人的手背上……萬叔當時心里痛啊,百感交集啊,有許多話要說啊,但他除了“親人”這兩個字外,卻再一個字也說不出了?。 ?/p>
后幾年,再沒人見萬叔笑過了,見到的多半是他麻木地在街上走著,眼神呆泄……萬叔的天空灰了??!
黨和政府的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猶如強勁的春風吹暖了神州大地,也慢慢點亮了他那顆黯然神傷的心。2008年,他聽說有農家書屋建設項目,馬上找到村委會申請,當上了農家書屋的管理員。書屋選址村里沒房屋,他就私人出資租下本灣的“萬氏祖堂”,把五個標準書柜一字排開列在神龕前,讓族人對知識敬畏,欲拜祖人也拜書,以這種方式熱情為村民提供免費借閱服務。次年,他又買下街道旁五十余平米地,自籌資金建起了一棟四層單體農家書屋,考慮到書屋所藏圖書的數量少,他又迅速來到縣城找新華書店及街上的書攤,陸陸續續購進了兩千余冊適合當地學生和農民群眾閱讀的圖書,成了當時鎮里的標志性建筑。出入書屋借閱圖書的人頭攢動、絡繹不絕,成為了一道亮麗風景,黃沙鋪鎮沸騰了!
開始我跟許多人一樣,很不懂萬叔,這么好的三岔路口黃金地段,做這么好的房子不做生意卻搞公益農家書屋?更有人在房屋還沒做好就出高價要攬下它,多次上門做他的工作他都不干。然而,我們都不懂萬叔,不懂他感恩決意要回報社會的心。更因他要在到書屋里來借閱圖書學生們的臉上,渴望找到逝去女兒的那雙求知而親切的眼睛,在滿意離開的背影里,細細體味和欣賞那份難得的快意……夏天,他有時會信手在兼營的貨架上取下一瓶礦泉水或飲料給在翻書頭上還直冒汗的小朋友,有時見學生潛心看書把書包扔在一旁忘記了回家吃飯,他也會把一包方便面或一包餅干悄悄塞進學生的書包……萬叔的妻子桂嫂善解人意感同身受,站在一旁注視到這一切,轉過身去默默地抹著淚……原來,萬叔把所有來他書屋看書的學生,都當成了自已親生的孩子了呀!
為與時俱進,把農家書屋做大做強做優,他后來又有了新的想法,暫把書屋移到了村街道旁自家一層樓90平米、兩個檔的房子內,讓前面書屋開展多種經營活動,蓄勢待發。他想與縣圖書館連網,朝規?;⒄幓l展,更好地服務于當地學生和人民群眾。
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到農家書屋看書,萬叔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萬叔,我現在懂你了!你太善良、太無私、太念想自已的親人和幫助過你的人,想用這種方式來回報社會!你播撒陽光,收獲的卻是一輪溫暖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