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是由于器質性或非器質性因素導致的睡眠質、量或時序的變化,以睡眠時間縮短、夜間覺醒頻繁、睡眠習慣改變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綜合征[1]。我國中老年人睡眠障礙的發生率約為49.9%,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睡眠障礙是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輕度睡眠障礙可引發白天極度困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健康問題,長期睡眠障礙則會導致抑郁,增加跌倒風險,損害認知功能,甚至誘發腦卒中等疾病[2-3]。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緩解老年人睡眠障礙,但存在日間鎮靜、藥物耐受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4]。八段錦運動是傳統功法之一,屬于中低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通過肢體運動和心理調節相結合的方式,穩定血壓,改善神經體液調節,緩解焦慮,可能對改善睡眠有一定的幫助[5]。本研究采用規律性八段錦運動對社區腦卒中高危人群進行干預,在改善睡眠質量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來源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福州市五鳳蘭庭社區、楓丹白鷺社區和春天社區招募的腦卒中高危人群,共170例。采用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方法,利用統計軟件SAS 9.1程序產生隨機分配序列,按照1∶1的比例將170例合格的參與者隨機分配在八段錦組和一般活動組,每組各85例。
納入標準:符合《2012年度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及干預項目工作手冊》中高危人群的判斷標準;年齡在55~70歲之間;近1年內未進行規律性的體育鍛煉(每周鍛煉≥3 次、每次≥30 min、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知情同意,自愿參加。
排除標準:既往有腦卒中病史者;患有嚴重的臟器衰竭、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以及其他運動禁忌證者;交流障礙者。
1.2 干預方法 一般活動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進行額外的運動干預。八段錦組:集中進行八段錦訓練,每周5次,每次60 min,持續12周。八段錦訓練由福建中醫藥大學體育部專業教練指導,以國家體育總局2003年頒布的“健身氣功·八段錦”為訓練標準。
干預結束后隨訪12周,所有參與者恢復之前的生活方式。每2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主要詢問受試者日常生活及身體狀況。隨訪結束后進行相關指標的復查。
1.3 評價指標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隨訪12周后對2組受試者進行睡眠質量評定。PSQI量表由19個自評問題和5個他評問題組成,包含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睡眠持續性、習慣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亂、使用睡眠藥物、白天功能紊亂7個因子,每個因子按0~3分等級計分,累積各因子得分即為PSQI總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4 設盲與揭盲 采用二級設盲,一級盲底由字母A、B組成,代表受試者分配到的組別;二級盲底代表A、B的干預方式(即八段錦或一般活動)。試驗結束后,按研究對象編碼將數據錄入數據庫,數據核對無誤后,關閉數據庫,進行第一次揭盲,明確受試者被分配到的組別;在完成所有的數據分析后,進行二級揭盲,明確受試者的干預方式。

2.1 一般情況 八段錦運動組男31例,女54例,平均(60.53±6.29)歲;一般活動組男30例,女55例,平均(59.75±6.34)歲。在研究過程中,八段錦組脫落6例,一般活動組脫落16例。見圖1。2組在年齡、性別、腦卒中高危因素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均衡可比。見表1。
2.2 2組干預后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及隨訪12周后,八段錦組PSQI評分中各因子得分及總分較一般活動組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干預前、干預后和隨訪后三個測量時間點綜合起來采用混合線性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PSQI評分中各因子得分及總分均具有顯著的組效應和組與時間交互效應,提示八段錦運動可改善睡眠質量,且有明顯的時間協同效應。見表2。

圖1 研究流程圖

項目一般活動組八段錦組年齡(x±s,歲)60.53±6.2959.75±6.34性別(男/女,n)31/5430/55高血壓(無/有,n)39/4642/43高血脂(無/有,n)18/6723/62糖尿病(無/有,n)68/1768/17超重(無/有,n)29/5635/50房顫(無/有,n)84/181/4吸煙(無/有,n)70/1577/8腦卒中家族史(無/有,n)53/3255/30TIA病史(無/有,n)67/1867/18
注:TIA: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2.3 不良事件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一般活動組和八段錦組均未發生不良事件。
睡眠是調節和維持機體健康的重要生理過程,中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已經成為衡量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6]。長期睡眠障礙可使中老年人機體免疫力及軀體運動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腦卒中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7]。研究表明,睡眠在生物周期節律、激素分泌、代謝變化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睡眠紊亂會對機體產生負面影響,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發病風險,而這些也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8]。也有研究發現睡眠紊亂可直接增加腦卒中發病風險[9]。目前臨床上治療睡眠障礙的藥物較多,但大多存在依賴性,長期服用會出現耐藥性及多種不良反應[10]。在非藥物治療方面,經顱磁刺激、針刺、穴位埋線等也廣泛用于臨床,但需要專業設備或專業人員進行治療,難以在社區大范圍推廣[11-13]。有氧運動能夠有效改善睡眠質量[14],但不同強度的有氧運動效果有較大差異,且對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大部分有氧運動負荷過大,容易造成跌倒或關節運動損傷。八段錦運動具有簡單易學,強度適中,適合人群廣泛,環境限制小等優勢,練習時要求保持“細、長、勻、緩、深”有節奏的腹式呼吸,心率基本保持在120~140次/min,屬于中等及以下強度的有氧運動形式[15]。本研究以社區腦卒中高危人群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對照試驗設計,觀察12周規律性的八段錦訓練對腦卒中高危人群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中應用信效度較高的PSQI[16]分別于干預前、12周干預結束后和12周隨訪后盲法評價2組睡眠質量。結果顯示,在干預后及隨訪后,八段錦組在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睡眠持續性、習慣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亂、使用睡眠藥物、白天功能紊亂及睡眠總分等方面的得分均明顯低于一般活動組?;旌暇€性模型分析結果顯示,PSQI評分中各因子得分及總分具有顯著的組效應及組與時間交互效應,說明規律性八段錦運動可改善社區腦卒中高危人群的睡眠質量,并具有明顯的時間協同效應。

表2 2組PSQI評分比較分)
注:與一般活動組比較,*P<0.05,**P<0.01
傳統醫學將睡眠障礙的病因分為虛實兩端,虛者多見心脾兩虛、心腎不交;實者多由肝火擾心、痰火擾心所致。治療上遵循“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之原則,旨在通過調節臟腑、平衡陰陽、調達氣血,使陰平陽秘、營衛合和、氣血順達,進而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八段錦要求練習者“心神寧靜,意守丹田”,以達到身心放松的最佳狀態,緩解緊張焦慮情緒,與《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理念相契合;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模擬脾升胃降的龍虎回環,以形導氣,調理脾胃氣機,以助脾之運化、胃之受納;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通過首尾相對運動,導心火從上下兩端而去,對于因心火旺盛出現的失眠、多夢等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通過兩手按摩督脈、膀胱經,循經導氣,使腎水上濟心火,交通心腎;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通過怒目外放,泄去肝經郁火,調暢氣機,使肝臟的疏泄功能正常,對失眠有較好的調理作用。先前國內有不少學者探討了八段錦運動對伴有睡眠障礙的不同類型人群睡眠質量的影響,結果均顯示具有較為明顯的改善效果[17-19]。Chen等[20]研究也發現12周八段錦運動可明顯改善無明顯睡眠障礙的社區中老年人的睡眠質量,本研究的干預對象是無明顯睡眠障礙的社區腦卒中高危人群,也得到相同的結果,并且發現具有較好的遠期效應和時間協同效應。
八段錦運動是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傳統功法之一,具有簡便易學、強度適中的優勢,是一項適合中老年人群鍛煉的有氧運動方式。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規律性的八段錦運動可改善社區腦卒中高危人群的睡眠質量,并且具有時間協同效應,長期練習可能有利于腦卒中的一級預防,值得在社區中老年人群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清風, 崔紅. 睡眠障礙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J].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15, 17(2):157-159.
[2] 呂紅霞. 睡眠障礙與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現代醫藥衛生, 2013, 29(17):2620-2622.
[3] 劉軍永,劉娜,馬躍華. 睡眠與腦卒中的關系[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 13(19):2630-2632.
[4] 于東華, 王秀麗. 老年患者睡眠障礙的治療[J]. 臨床薈萃, 2004, 19(24):1426-1427.
[5] 熊桂華, 張展. 八段錦治療失眠癥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藥科學, 2016, 6(5):37-39.
[6] 曾靜,劉淼,吳蕾,等. 中國社區老年人睡眠質量影響因素的系統評價[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6, 37(12): 1670-1677.
[7] 周際. 卒中患者睡眠障礙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05, 2(4):173-174.
[8] 吳洪軍, 徐麗萍, 張偉娟. 有氧運動聯合森田療法治療老年失眠患者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35(9):2542-2543.
[9] 武海濱, 王浩, 胡如英,等. 成年人睡眠時間與腦卒中患病關系的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5, 36(11):1210-1215.
[10] 陳貴海. 失眠的藥物治療[J].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12, 10(2): 50-54.
[11] 張春華,劉繼明. 針刺四神聰對失眠患者睡眠功能的影響[J]. 中國針灸, 2005, 25(12): 847-849.
[12] 孫元鋒,李哲,李韻,等. 超低頻經顱磁刺激治療失眠癥患者的療效[J].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13): 2168-2169.
[13] 石月杰,李恒駿,張海峰. 頭穴埋線治療失眠癥療效觀察[J]. 上海針灸雜志, 2011, 30(11): 738-740.
[14] 郭佳寶,游進,張文毅,等. 不同強度有氧運動對腦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3, 10(5): 226-227.
[15] Li R, Jin L, Hong P, et al. The effect of Baduanjin on promot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of adults[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 2014: 784059.
[16] 劉賢臣,唐茂芹.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中華精神科雜志, 1996, 29(2): 103-107.
[17] 柳愛蓮, 陸碧瓊, 鄭英英. 八段錦對大學生睡眠和體質干預的探討[J]. 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 31(4): 286-289.
[18] 陳玉卿, 劉瑞珠, 何蕊. 八段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 湖南中醫雜志, 2015, 31(4):52-54.
[19] 李莉,王寧玫. 八段錦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癥的研究進展[J]. 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27): 86-87.
[20] Chen MC, Liu HE, Huang HY, et al. The effect of a simple traditional exercise programme (Baduanjin exercise) on sleep quality of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 J Nurs Stud, 2011, 49(3): 26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