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弘幸是日本著名醫生。他所著的《自主神經決定你的健康》被翻譯成《每天淡定五分鐘你能多活十幾年》。小林弘幸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人的健康是由自主神經決定的,而淡定能夠讓你的自主神經達到平衡。自主神經保持平衡,人就會長壽。所以,每天淡定5分鐘,你能多活十幾年!
小林弘幸提倡的不花錢也不花時間的最佳健康法—慢活!
以前的小林弘幸是個“急驚風”,他的聯絡簿上總是寫著“性急而惶惶不安”;當上醫師之后,也總是不顧旁人,兀自忙得團團轉。
大大地改變小林弘幸的契機,是他在35歲之前留學英國的時候。留學的5年期間,小林弘幸有幸認識外科的前輩,也就是小林弘幸的上司,他們都是值得小林弘幸尊敬的優秀教授。
在他們的手下工作,最讓小林弘幸印象深刻的是,愈是擁有強大的能力、可在瞬間改變現場氣氛的頂尖教授,其一舉—動就愈是“不急不徐、沉著穩定”。
他們那優雅的舉手投足,至今依然深深地烙印在小林弘幸的腦海中。譬如,在診療室寫病歷的姿態、在研究室專注寫論文的身影、讓患者安心的沉穩說話方式、手術中不急不徐的動作、外出用餐的著衣風格、喝紅茶的方式……
當然,在平日面對急迫的場面時,他們也不會粗著嗓子說話或有驚慌失措的舉措。
更讓人驚訝的是,他們隨時隨地保持著緩慢而沉穩的語氣和舉止,卻同時可以在質和量方面完成水平極高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說,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不慌不忙且快”的。為什么可以達到這種程度呢?對當時的小林弘幸來說,這簡直是一個“謎”。
但是,和他們接觸后,小林弘幸總算了解到“真正能做事的人,絕對不會手忙腳亂”“只有行事不急不徐的人,才能散發出吸引他人的氛圍”。在那當下,小林弘幸強烈感受到“必須改變十分急躁的自己”。
所謂的自律神經,一言以蔽之,就是控制內臟器官所有運作的神經,特別是血管部分。此外,人體為維持生命所不可欠缺的“呼吸”,其實也由自律神經控制。因此我們可以說,自律神經是支撐^、類生命活動的主干=生命線。
說得更詳盡些,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兩種神經所構成。如果拿車子做比喻,那么交感神經就像是油門。一旦交感神經的功能提高,身體就會進入活動狀態。血管倏地緊縮,血壓上升,情緒高揚,朝著所謂的飛躍的、具活動性的、積極的方向前進。
而副交感神經就等于是車子的剎車。所以,當副交感神經的功能提升時,身體就會漸漸地進入放松,即弛緩的狀態。血管會放松到適度的狀態,血壓下降,情緒也朝著沉穩、冷靜而平靜的方向發展。
最理想的狀況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狀態都處于高水平,而且雙方取得平衡。此時,人體才會處于最佳狀態。
也就是說,要讓自己的心靈和身體處于最佳狀態,讓人生各方面都順遂發展,最重要的是“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雙方都維持在高水平的穩定狀態=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
要調整這個重要的自律神經的平衡,關鍵在于從事所有的動作時,要“不慌不忙”。
小林弘幸建議各位從早上早起30分鐘開始做起,做任何事情都保有“30分鐘前”的意識來行動。因為只要短短的30分鐘,讓自己保有時間上的余地,不急不徐地采取行動,不論是身體上或是精神上都可以帶來超乎各位想象的良好效果。
成功地安排一天一次“悠閑的時間”之后,接下來就試著每個星期安排一天不要有任何預定計劃的日子提早回家。
除了假日之外另外找一天,也就是找一個平常日的夜晚,不要安排任何預定計劃。因為如此一來,我們的自律神經就可以重新設定成高度的平衡狀態。
自己刻意安排屬于自己的時間,不但可以調整自律神經,也是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時間。
所以,每個星期或者每個月安排這樣的一天,也可以讓所有其他的時間變得更豐富、更充實。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