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人大機關舉行“公益人大”精準扶貧平臺使用培訓暨產品宣傳推介會議。“公益人大”精準扶貧平臺的建立,是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做好精準扶貧工作進行的有益探索。機關依托中國銀行“公益中國”精準扶貧平臺,推動成立“公益人大”精準扶貧子平臺,加大對定點幫扶地區特色農產品推廣宣傳力度,積極推進對貧困戶的精準幫扶,引導機關干部職工通過平臺積極參與到購買定點扶貧旗農副產品、結對幫扶、捐款捐物等活動中來,將公益扶貧作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在機關營造公益氛圍。
2017年以來,蕪湖市自主研發推廣“愛黨建”平臺,借助大數據手段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實落細。一是“黨員+”理念,覆蓋有廣度。在黨員“第一身份”之外,為其所承擔角色人 物,專題開發模塊、專項考核。黨組織和黨員整體激活率超過96%。二是積分制管理,評價有尺度。建立“立體量化”積分評價體系。三是全景化呈現,激勵有力度。實時公開積分狀態和排名情況,促進良性競爭,形成有效激勵。四是互動式評價,數據有準度。黨員實名制激活、登錄,黨建活動接受“失真”問題“置疑”。五是大數據分析,指導有精度。負責人從“大數據”的視角實現靶向監督,精準指導。
佛山市直機關工委運用“互聯網+科技”,針對機關黨建風險防控問題,建成并啟動“黨建風險防控監 督系統”。把握風險脈搏,科學設計要素防控系統。與 技術開發公司直接對接,實地調研,將實際工作流程轉化為系統線上可監控的電子化流程。制定職責清單,明確系統使用權責。填報錄入人員、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三級管理,工委書記、紀委書記兩崗監督。規范權力運行,實現在線監督常態化。對于非信息化事項的風險要素,實現在線提醒和審核確認,為非信息化事項工作成效難以統計、復雜事項容易出現差錯等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
青海省海北州各級黨組織堅持以上率下,精心設計活動主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和富有成效的主題黨日活動,確保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落實落地。一是堅持以上率下,在講好專題黨課上下功夫。二是精心設計主題,在豐富活動內容上下功夫。三是注重提升實效,在聯系服務群眾上下功夫。
廣饒縣牢牢把握“機關黨建走在前、作表率”要求,采取“一體兩域”模式,深入推進縣直機關黨建“三化”建設。以駐樂安大廈單位為主體,實行縣委常委包樓層制度。縣委常委帶頭做示范,牽頭抓推進,重點促落實。以樂安大廈之外單位密集的東南、西北“兩大區域”為重點,打造“黨建示范點”。以機關“兩規范一創建”為抓手,深入開展以基礎工作規范化、黨員活動制度化、黨建工作品牌化為主要內容的機關黨建“三化”建設。
為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德化縣通過開設聯合黨課學堂,探索創新黨員教育模式。一是分類設點,搭好聯合黨課平臺。按領域劃分區域設立聯合黨課學堂,建章立制。二是整合資源,豐富聯合黨課內容。招才納賢組建師資隊伍,分門別類確定教育主題。三是主動對接,提供點單式服務。分階段公布黨課教學主題,菜單選學,按需施教。
2017年以來,泰和縣針對流動黨員流動去向難掌握、組織生活難開展、教育管理難落實、黨費收繳難規范、黨員作用難發揮等“五大問題”,利用“微信+”構建了“實體支部網絡化,網絡支部實體化”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新模式。一是搭建“微”支部,架起指尖上的“連心橋”。二是健全“微”機制,把 黨員聯在“朋友圈”。三是開設“微”課堂,互動交流頻 “點贊”。四是實施“微”服務,傳溫暖“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