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綠葉
摘 要:近年來,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為了讓教學質量獲得更好的提高,教師開始試著將數學形象化教學的方式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之中,使教學的效果漸漸變得好了起來。接下來,我們就對小學數學低年級數學形象化教學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形象化;小學生
數學是一門極富魅力的自然學科,是一門極為實用的工具學科,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對數學的系統化和抽象化特征予以重點考慮,再兼顧學生還未完全具備抽象思維能力的事實,從而讓低年級數學教師能自行采取多種不同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所以,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對學生進數學教學的時候,要能夠將形象化的教學手段予以靈活運用,使抽象化的數學公式、原理、表達式等開始逐漸向形象過渡,以便能夠引導小學生通過形象感知來進行更為深入的數學學習。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形象化教學的必要性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的思維大多還停留在形象思維的階段,更易對直觀上的形象予以理解,不能抽象出其中所蘊含的規律性知識,特別低年級的學生表現得更為明顯。具體而言,在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中,數學課本中會有大量的公式、定理和概念,學生要能夠將這些公式、定理和概念完全掌握,但教材中并不去對公式、定理和概念的來龍去脈進行交代,而是要讓教師先教會學生去運用這些公式、定理和概念,然后借由所產生的結果來進行逆向推證,以此來讓學生能夠清楚的知道所學知識的正確性。這樣,小學生的記憶負擔必定會變得更重,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情緒,無法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使后續學習中的知識吸收變得更為困難。
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形象化教學的有效運用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將形象化教學手段予以有效運用,以便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邏輯嚴密和高度抽象的數學知識,令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夠變得更為容易,使教學能夠得以更為順利的進行。
(一)學生動手操作
小學生大多都是靜不下來的,往往表現出活潑好動的顯著特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顯著特點,讓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在教學中得以更好的發揮,令小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得以有效培養。同時,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格外注重學生所具有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將多種感官應用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以此來讓學生的思考獲得有效啟迪,進而使學生開始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例如,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對“角的大小與邊的長度無關”這一數學定理進行驗證,可以讓學生直接動手繪制90°的角,并且不去限制學生所繪制角的邊長,只要是繪制出了對應角度的角即可,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將自己繪制的角和其他同學繪制的角進行比對。此時學生將會驚奇的發現,自己繪制的90°角和同學90°角的角度可以完全重合,而且彼此所繪制角的邊長并不一致。這樣,學生就通過自己繪制角完成了定理的驗證,從而明白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的道理。
(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
多媒體具備多種表現形式,能利用聲音、色彩、視頻、圖片、動畫等來完成信息和知識的傳遞,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表現手段,也是一種運用極為廣泛的表現手段,更是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內容的有利表現手段。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要真正做到形象化教學,就必須要對多媒體技術予以充分的利用,將多媒體技術中的多種形象因素運用起來,以便能構建起適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更為直觀、形象、準確的將教材內容予以把握。
例如,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教學生進行“連加運算”的時候,針對練習題“2+1+4”的運算,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更為形象的呈現。第一遍:教師先用幻燈片為學生呈現2個蘋果,然再多呈現1個蘋果,隨后再多呈現4個蘋果,這個時候學生可以很直觀的看見開始出現2個蘋果,后面變成了3個蘋果,最后又變成了7個蘋果。第二遍:教師開始講運算過程融入到幻燈片中,當出現2個蘋果的時候,同時出現一個數字“2”;等一會兒變成“2+1”,同時蘋果變為3個;最后變為“2+1+4”,同時蘋果變為7個,這樣原本靜態的運算過程就變為動態的了。正是這樣,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了形象化的數學教學,讓抽象的數字連續性變化轉化成了動態的形象實物展示,即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把握了“連加”的運算規律,又避免了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所需時間較長的問題。
(三)教學道具的使用
小學生在接觸到高度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候,多會表現得有些無所適從,僅憑教材中的文字性描述或圖形輔助根本沒有辦法將相關知識予以順利掌握。
例如,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進行“圖形認識”的教學時,要想讓學生更好的對正方形和長方形進行認識,教師就可以準備一些長短一致的磁性小棍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先用六根木棍在黑板上拼出一個長方形,再用一根小木棍在中間一隔,得到了兩個正方形,然后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來找正方形和長方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此時,學生會在課堂上說出各種各樣的答案:“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個角”、“正方形四邊邊長一致,而長方形僅對邊邊長一致”、“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等等,而教師僅需對學生給出的答案僅需更正、補充和綜合,就可輕松的完成教學。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的相關特點,努力嘗試著將形象化教學手段融入其中,借由形象化的圖片、實物、場景等來輔助學生進行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讓小學生能夠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有形象的感知,令小學生能夠逐漸完成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使小學生能夠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好的去對數學進行學習,從而逐漸將數學知識內化成為自己所具有的一種能力。